人民日報:中影上市,產業升級呼喚文化擔當
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電影“國家隊”進入資本市場,意味著國有電影企業正式在資本市場上面對普通投資者,背負的期望將更重
8月9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登陸A股市場,正式在上海証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個交易日,中影股份即上漲43.95%被秒停,公司總市值沖至240億元。高漲的股價背后,市場對整個中國電影行業的信心表現得牛氣沖天。
中影股份並不是國內第一家上市的影視公司。早在2009年,中國影視第一股的稱號便被華誼兄弟摘得。7年間,萬達院線、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等民營影視公司也相繼登陸資本市場。此次中影股份的上市之所以獲得非同一般的關注,原因恰恰在於,它不僅意味著又一家影視企業進入了資本市場,使得中國電影行業的市場化、金融化程度得到進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作為國有電影第一股,它代表著國有文化企業改革獲得的不菲成就,也意味著中國電影國家隊正式進入資本市場迎接更艱巨的考驗。
國有文化企業改革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尤其對於“國”字頭的大型文化企業來說,改革的推進更是難上加難——企業歷史積累越深厚,遺留問題就越多﹔規模越大,涉及方方面面的顧慮和負擔就越多。而電影行業與其他文化行業的不同則在於,自2003年電影產業化改革啟動以來,中國電影的市場化程度和自我更新能力空前提升。可以說,電影已經成為國內產業化、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文化行業。2003年,全國票房還不足10億元,2015年,全國票房就已經突破了440億元,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也是全球增速第一的電影市場。
在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的過程中,一大批民營企業也在政策和市場的激勵中扶搖直上。機制活、反應快、效率高……這些國有企業不具備的特點,使民營企業在短短幾年間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主力軍。在華誼兄弟、博納影業、光線影業、樂視影業、萬達影業等民營電影企業及其出品的影片越來越為公眾所熟知的時候,部分國有電影企業卻在改革的進程中陷於困境而難以脫身,一些電影觀眾心目中的老企業、老品牌甚至已經不再葆有基本的創作力和生產力。
國有電影企業的出路到底在哪裡?改革之難,猶行於蜀道。如果就此沉淪於困頓,錯失當下市場與資本賜予的良機,中國電影的國家隊或許將在行業與歷史中徹底失去話語權,而這無疑與國有文化企業的文化使命和社會責任完全相悖。2010年,中影集團聯合央廣傳媒、江蘇廣電等7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為上市做好了准備。2012年12月,中影進入IPO初審名單,2014年發布招股書。今年7月,証監會終於發布公告,核准了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敲鐘的喜悅是在剎那間綻放的,但對於敲鐘的期待,卻凝聚了中國電影國家隊多年的砥礪與心血,也承載著中國觀眾對中國電影國家隊的深情和期望。我們無法盡知整合、剖離等改革過程中的糾結與痛楚,卻完全有理由為改革推進到完成上市而感動和歡呼。但上市並不意味著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就此安全著陸,更不意味著中國電影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終點。相反,國家隊進入資本市場,意味著國有電影企業正式在資本市場上面對普通投資者,它募集的資金越多,施展拳腳的空間越大,背負的投資者和觀眾的期望就越重。
有人說,當下的中國電影行業缺的不是錢,而是質量上乘的影片。進入資本市場的中國電影國家隊在有了更豐富的資金渠道,具備了更游刃有余的競爭基礎之后,下一步必須關注的則應當是如何提高中國電影的思想藝術水平。唯有如此,才對得起“國”字頭的榮耀,也才不負觀眾和投資者的希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