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8期

《水澆園丁》的喜劇片類型開創價值探略

任嬿如
2016年08月12日10:47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早期電影《水澆園丁》初步形成了風趣幽默的電影風格,由此成為喜劇電影的開山之作。與其它初期電影不同的是,《水澆園丁》不是單純對於生活狀態的原始記錄,而是一個蘊涵著情節、表演、噱頭這些戲劇化元素的萌芽狀態的喜劇片,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拍攝的技巧都為后來的喜劇片發展開創了先河。《水澆園丁》通過制造人物間的矛盾沖突引發喜劇效果,后來的喜劇電影無論怎樣變化與創新,都繼承了這一特點,那就是在人物的矛盾中推動情節,在情節的發展中制造笑點。可以說,《水澆園丁》是后來一切喜劇片的胚胎和原形,為以后的電影藝術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早期電影﹔水澆園丁﹔喜劇片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上,奧古斯特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進行了歷史上最著名的電影放映,①《火車進站》(The train pulled into the station)、《嬰孩喝湯》(Baby eating his soup)、《工廠大門》(Exiting the Factory)、《大牆爆破》(Demolition of a wall)、《水澆園丁》(The Sprayer Sprayed)等12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悉數閃亮公映。所有影片加起來總共不到20分鐘,卻贏得了震驚世界的轟動效應。這一天被世界各國公認為電影的“生日”,向全世界宣布了電影時代的開始。

這一世界電影史上開天辟地的創舉,至今已過去了120年,電影藝術也迎來了120年誕辰。120年后回觀電影開創初期的這些短片,其中特別生動有趣的,要數《水澆園丁》了。

一、《水澆園丁》的開創性意義

《水澆園丁》不僅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批電影,而且對電影藝術的初創、電影手法的建立和電影語言的探索都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水澆園丁》也是電影初創期的諸多影片中的首部情節電影,為電影劇情片的進一步拓展畫好了坐標原點。

早期電影,尤其是萌芽期的電影,大多是一些非虛構的對於生活場景或者新聞事件的實況記錄,或是提供異地風光景物的旅游短片,如盧米埃爾兄弟的《工廠大門》(Exiting the Factory)、《出港的船》(Boat Leaving the Port),艾克斯的《多佛的海嘯》(Rough Sea at Dover)、Alexandre Promio的《乘火車離開耶路撒冷》(Leaving Jerusalem by Railway)等。而《水澆園丁》作為故事片的雛形,為觀眾營造了一個戲劇化的場景,講述了一個生動有趣的簡短故事,注定對於之后電影藝術的發展與繁榮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在大眾傳媒高度發達的今天,基於互聯網的手機終端媒體的迅速發展,激勵了微電影這一影視表達樣式的熱鬧與繁榮。《水澆園丁》對當前熱鬧異常的微電影創作,特別是手機電影創作無疑具有多方面的參考與借鑒價值。《水澆園丁》更是喜劇電影的開山之作,是電影喜劇片120年的光影長河中風格樣式的源泉。電影誕生於短片,被稱作電影鼻祖的《火車進站》等屬於短紀錄片。《水澆園丁》則可算作短故事片,它的故事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初具人物形象的刻畫和風趣幽默的風格,時長不到一分鐘,堪稱早期短片的典范。②從上述意義來講,對《水澆園丁》進行全面而專門的研究會折射出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文化藝術價值。

二、喜劇片敘事雛形及喜劇色彩

與其它初期電影不同的是,《水澆園丁》不是單純對於生活狀態的原始記錄,而是一個蘊涵著情節、表演、噱頭這些戲劇化元素的萌芽狀態的喜劇片。影片雖然內容簡單、體量短小、規模不大,但包含著許多喜劇因素,無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拍攝的技巧都為后來的喜劇片發展開創了先河,堪稱喜劇電影的開山之作。

雖然《水澆園丁》沒有什麼太多的電影技巧可言,但它已經擁有了一個基本情節、一個喜劇噱頭和一個喜劇故事的基本模式,這是故事片最早的雛形,也是后來所有喜劇電影的最初參照。它為今后電影諸多風格流派的敘事樣式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在世界電影史上佔據著非凡的一頁。③

《水澆園丁》不是原始而消極地攝錄生活,而是用電影表現了一段現實生活中發生過的或者可能發生的喜劇性片斷。影片首次運用了戲劇式手法——由演員表演故事,因而本片出現了史上最早的電影演員,盡管都是非職業性演員。如片中園丁的扮演者克萊克,雖說其身份就是拍攝現場——裡昂•盧米埃爾家的園丁,但在本片中他的身份卻是一個敘述性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片中淘氣男孩與現實生活構成的也是一種戲劇化關系。可以說,《水澆園丁》是后來一切喜劇片的胚胎和原形,為以后的電影藝術奠定了基礎。④

電影對“帽子”這一道具的運用猶如神來之筆,帽子滑落的細節非常生動有趣。園丁大夏天戴著帽子給花草樹木澆水,這多少就有些滑稽,當然,觀眾也可以把這頂禮帽理解為園丁的遮陽帽。當男孩把踩著水管的腳縮回去,水流猛然間涌出,園丁被水噴了一臉,與此同時,園丁戴著的那頂帽子也被水流順勢沖了一下,掉在了地上……觀眾看到這一滑稽有趣的細節時,自然地會心一笑。觀眾回過頭來意識到,園丁戴著帽子給花花草草澆水不僅是影片敘事中的一個伏筆,更是這一喜劇故事的一個笑點。故事由起初的“園丁澆水”最終演變成了“水澆園丁”,喜劇色彩油然而生。

而其它電影僅僅是對生活場景再現的初期電影,顯然不具有《水澆園丁》的戲劇張力,即運用人物間的矛盾沖突這些戲劇元素推進劇情發展。《水澆園丁》通過制造人物間的矛盾沖突引發喜劇效果,后來的喜劇電影無論怎樣變化與創新,都繼承了這一特點,那就是在人物的矛盾中推動情節,在情節的發展中制造笑點。《水澆園丁》之后,很多以這種簡單的玩笑構成主要情節的電影涌現了出來,這足以說明故事片,尤其是喜劇片,對於普羅大眾的吸引力。

三、對喜劇電影創作的啟發

《水澆園丁》的喜劇場面,至今看來仍讓人忍俊不禁。如果《火車進站》是電影首次以“雜耍蒙太奇”的手法顯示其娛樂特性的話,《水澆園丁》則完成了電影——這個被稱為20世紀最強勢的媒體的首次敘事……戲弄成人的場面,在20世紀的電影中屢見不鮮,《水澆園丁》算是肇始。⑤

許多學者認為《水澆園丁》攝影沒有特色,“焦點不清、構圖平凡、背景樹葉雜亂無章”。但是,同樣很多學者認為,影片在“搞笑”方面取得了成功,為電影藝術打開了大門。確實,不久“搞笑片”被大量仿制。例如,愛迪生的“搞笑片”中,一個老人在打盹,一個男孩在他鼻孔裡撒胡椒粉。這種影片,用今天的網絡用語來說,屬於“惡搞微電影系列”。⑥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對人自身的認識,已經深刻地影響著現代人的審美意識。喜劇片的審美觀念,更是隨著時代而推移。因此,喜劇片自電影開創期的《水澆園丁》伊始,就是一種更屬於時代的影片樣式。⑦

黑白影像,沒有對白,簡單的舞台劇式場景,更為簡單而質朴(甚至粗糙)的電影語言,《水澆園丁》卻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盡管簡約卻饒有趣味的故事。正是這樣的鏡頭呈現方式,為以后的電影藝術,尤其是喜劇電影這一類型的拓展奠定了基礎並開辟了道路。

盧米埃爾lumière在法語中大都是以“光”為核心的義項,比如光、光線、陽光、燈光、光明、光輝、知識、學問、文化﹔還有“杰出人物”“才智出眾者”的意思﹔在天文學中,還代表著“光年”。盧米埃爾lumière這束光亮穿透120年的時空,冥冥之中與我們交織在一起,難舍難分。隔著120年的時光回溯這部喜劇電影的開山之作,如夢如真,光影流年,45秒,一個鏡頭,4個情緒單元,一部電影,我們至今仍能夠因其充滿趣味和飽含電影“童年記憶”的獨特魅力,而會心一笑、輕鬆一樂。

注釋:

①路易·達更,徐昭.紀念電影誕生六十周年[J].世界電影,1955(12):1.

②宋家玲.關注“小微電影”[J].當代電影,2014(5):98.

③尹鴻,何建平.百年電影經典[M].東方出版社,2001:2.

④Gerald Mast,Bruce F.Kawin.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vies[M].Pearson Longman,2006:6.

⑤程青鬆.20世紀的童年往事[J].書城,2003(6):66.

⑥下牧建春.《一個微電影的誕生》引子[J].數碼影像時代,2013(12):109.

⑦李約拿.喜劇片意識芻論[J].電影藝術,1988(5):54.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