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王寶強鬧離婚商家蹭熱度 借網絡熱點營銷別丟底線

2016年08月18日07:11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借熱點營銷別沒了底線

  熱點話題總能引爆網絡流量,還能順路為蹭熱點的商家帶來真金白銀。這幾天,影視明星王寶強離婚事件繼續發酵,商家也紛紛借勢營銷,兜售自家產品。但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商家借負面熱點事件營銷,不僅銷量沒上去,還引來了消費者的反感和爭議。

  王寶強同款軍鞋、宋喆同款黑框眼鏡、馬蓉同款衣服……身處輿論漩渦中的這幾位焦點人物都成了淘寶熱搜詞。一張宋喆戴著眼鏡的照片成為眾多淘寶商家的“賣家秀”,眼鏡價格從12元到398元不等,甚至是賣拖鞋、床單、土雞蛋的商家也打著“寶寶不哭”的廣告語,蹭著事件熱度賣產品。

  飯店也來湊熱鬧,借“王寶強”搞起了營銷。有網友在微博透露,燕郊某烤鴨店就在門口豎了個大紅牌子:“身份証名字裡帶有‘寶’字的就餐享受8.8折,帶有‘強’字的就餐享受8.5折,帶‘寶’‘強’倆字的8折,帶‘王寶強’的白吃白喝!寶寶不哭,寶寶挺住!”記者昨日撥打該飯店電話詢問,對方表示“活動確實是有,還會持續幾天”。網絡搜索結果顯示,全國打出這樣廣告語的飯店還不少。

  不過,這類借勢營銷效果並不明顯。拿“宋喆同款眼鏡”為例,在綜合排名前28位的眼鏡中,成交量為零的商家共22家,最多的一家隻顯示“11人付款”。記者咨詢發現,很多商品都是自王寶強發離婚聲明后立即挂到網上的,但銷量慘淡。一家訂制王寶強動漫頭像T恤的商家說:“以為會賣得不錯,但幾乎沒人買。”

  噱頭商品在網上被大量轉載,成了網民們調侃的談資之一,但沒有多少人為此買賬。“要說淘寶上春晚演員的‘明星同款’還能讓人有購買欲,那‘馬蓉宋喆同款’我是真提不起興趣。”“網購黨”孫女士昨天發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引來不少朋友點贊。“人家離婚本是傷心事,店家卻用來炒作,表面上是支持,實際上是為了利益,太不厚道了!”一名網友的微博評論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

  對商家們搭車營銷的行為,淘寶相關負責人昨日回應記者說:“在不觸犯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且不危害社會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平台方面願意以最大的善意尊重並為想象力創造空間。同時平台方面也在密切關注,確保想象力不被濫用,避免消費者正當權益受到損害,影響健康有序的交易環境。”

  記者手記

  熱點不是想借就借

  互聯網時代,借熱點營銷已經成為企業宣傳推廣的“新姿勢”,其中不乏成功案例。

  裡約奧運會讓游泳運動員傅園慧火了起來,“洪荒之力”成為產品促銷熱詞﹔“葛優躺”紅了之后,碎花T恤成了電商“網紅”單品,賣得不錯﹔再之前,“小李子”捧得奧斯卡小金人,商家營銷創意應接不暇,引得網友叫好。

  但王寶強離婚、優衣庫不雅視頻等熱點事件的營銷案例,不僅促銷效果有限,還會引發爭議。另一方面,熱點事件升溫快降溫也快,很難維持銷量的穩定增長。曾有淘寶商家貼出“不賣日本產品”“停售菲律賓芒果干”的標語,但幾天之后,營銷標語撤掉,生意照樣做。

  同是借熱點營銷,為何效果迥然不同?

  “熱點,不是你想借就能借的!”品牌營銷專家魏家東表示,“時政類、災難類、負面類”熱點如借勢需謹小慎微,商家應提前預判事件的性質、影響等多方面因素。

  從情感角度來看,負面新聞已經傷害到了當事人,靠這個熱點給自己商品貼金,雖說不觸及法律底線,但落井下石的姿態令人反感。至於那些“審丑”、“互噴”、“揭傷疤”式的營銷鬧劇,違背的是社會公序良俗,挑戰的是社會公德。這類“毀三觀”的營銷案例,還是別再出現為好。(潘福達)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