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有聲閱讀借力移動互聯網發展 聽書正成為好生意

2016年08月18日14:1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聽書正成為一門好生意

2015年有聲閱讀市場規模達16.6億元,同比增長29.0%。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2億元,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正如火如荼地舉辦。8月17日開幕首日,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文藝音像電子出版社推出的重點產品——有聲繪本《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將精美插圖、經典譯文、配樂朗誦組合銷售,讓一些小讀者愛不釋手。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音頻技術高速發展,聽書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接受,有聲閱讀的市場前景也越發被看好。近日,多家內容服務商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量優質內容的制作是有聲閱讀市場快速發展的基石。在不斷探索商業模式的同時,內容制作方正在積極爭取與內容授權方的合作。

借力移動互聯網急速發展

有聲閱讀發展初期的載體是廣播與光盤,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讓有聲閱讀的受眾群體得以進一步拓展。“隨著移動設備的互聯網化,傳統音頻行業即將迎來付費用戶增長的春天,近3年歐美市場和中國市場都呈現了急速上升趨勢。”北京東方視角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權事業部總經理於琦表示。

在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有聲閱讀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中,相關數據的統計為業者增強了信心:2015年有聲閱讀市場規模達16.6億元,同比增長29.0%。《報告》預測,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2億元。

“移動互聯改變了很多人的收聽習慣,有聲讀物通過廣播、車載、手機、可穿戴設備等硬件植入到達受眾,這是一個更加精彩的世界。”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悅庫時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蓉表示,調研分析顯示,有聲書可以為喜馬拉雅、蜻蜓、考拉等音頻應用平台帶來40%—50%的流量,並能持續為這些平台帶來長尾效應的收入。

優質內容爭奪越發激烈

以有聲讀物為主要內容的音頻行業雖然正進行差異化競爭,但共同方向是對於優質內容版權的爭奪。“音頻市場曾經版權比較混亂,有聲讀物質量良莠不齊。作為主流媒體,我們希望能夠傳播優質的內容。”據張蓉觀察,音頻市場對於優質內容版權的爭奪,已經呈現出越來越激烈的情況。

據易觀智庫統計,2016年1月中國有聲書制作發行存量市場份額中,東方視角的酷聽聽書有聲內容市場總量佔比近50%。其中不僅包括《班淑傳奇》《明妃傳》等與娛樂相關的有聲書,重量級待開發的IP(知識產權)還有《鬼吹燈》《三體》等,以及偏重於用戶學習、知識獲取的社科類作品。於琦介紹說,酷聽聽書一直在打造一個“自出版”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由作者上傳文字作品,由演播者在平台上完成播音任務,然后把成品輸出到渠道方。該平台2013年5月上線,目前有近萬部作品,注冊播音員7000多名,作者3000多人,版權機構近百家,月產量近6000小時。

北京鴻達以太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也是有聲讀物總量位於行業前列的內容服務商。2015年被中文在線收購后,鴻達以太在內容制作方面有了更多優勢。“我們在網絡文學方面,具備了獲取優質內容的便利條件。此外,還可以和中文在線集團影視、游戲等部門形成聯動機制,產生1加1大於2的效果。”該公司副總經理林江發表示,鴻達以太已有20年的內容資源積累,其中很多都是獨家買斷版權。中文在線的內容戰略將圍繞IP和教育兩個方向進行建設。鴻達以太的內容團隊會根據業務市場的反饋與評估,不斷採集優質內容版權。

商業模式仍在探索

在有聲閱讀市場發展初期,熱門IP會起到比較關鍵的帶動作用。隨著版權爭奪越發激烈,內容制作方支付給授權方的版權費用也在逐漸提高。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般來說,有聲讀物的制作費少則一兩萬元,多則五六萬元。根據熱門IP改編的作品更是要有相應的制作費相匹配,制作成本不會低於版權費,總體成本會在10萬元以上。

雖然進入有聲讀物市場的“運動員”越來越多,但商業模式依然是一個課題。特別是依靠出版社、作者授權的內容服務商,仍在探索商業模式的道路上堅持著。目前主要依靠B2B2C模式進入市場的東方視角,是為數不多能夠贏利的內容服務商。在於琦看來,隨著打擊盜版力度持續加大,受眾對有聲讀物付費的條件已經日趨成熟。“我們期待有更好的作品推向用戶的同時,能給內容制作方、平台方帶來更多收益。否則,這個市場沒有收益也很難維持投入。”

鴻達以太目前主推“內容+平台+終端”模式。記者了解到,鴻達以太7月18日開始在京東眾籌的新款評書機T520,達成率超過340%,廣大用戶的接受程度和熱情大大超過了之前的預計。林江發告訴記者,購買T520評書機的用戶,將免費享受1萬小時的音頻資源。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和網站兩個平台,還可獲取更多聽書資源。

“終端只是載體,我們本質上是在賣內容和服務。未來贏利依賴於我們的用戶規模。”林江發表示,中國老年人群有2億多,哪怕隻覆蓋1%的用戶也意味著6億元的銷售收入。

與出版社合作共建市場

制作有聲讀物是在文字作品基礎上的二次創作,出版社需要付出額外成本。據《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責任編輯陳涵卿介紹,他們邀請原上海電視台兒童節目主持人陳燕華逐字逐句配樂朗誦,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在專業錄音棚錄制。這套有聲繪本的成本不低於20萬元。

對於很多缺乏相關經驗和實力的出版社來說,將手中掌握的版權資源進行梳理,授權給專業的內容服務商制作是更好的方式。在於琦看來,內容制作量是有聲閱讀市場發展的最大瓶頸。“目前,行業內正版有聲讀物的可交易資源約20萬小時,近兩萬部作品。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夠,用戶還不能想聽什麼就找到什麼。”於琦表示,希望未來能夠做到紙質書、電子書、有聲書同步呈現給用戶。

悅庫時光公司是北京人民廣播電台2015年2月成立的。在一年多時間裡,悅庫時光公司積極開展合作,合作出版機構達126家,簽約作者70多位,有聲書達到400多部、5000多個小時存量。作為專業廣播媒體,悅庫時光既掌握了精良的制作團隊,本身的媒體屬性又可以大力推廣有聲讀物,先天優勢明顯。

在與內容服務商的合作中,一些出版機構對於制作有聲讀物態度保守,擔心有聲讀物會沖擊紙質圖書的銷售。對此,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中心主任林曉芳認為,在每年新書品種數量巨大的今天,開發有聲讀物可以幫助出版社拓展宣傳渠道。張蓉也回應了這一問題:“很多出版機構把有聲讀物的制作、推廣視為全產業鏈孵化IP的一個環節。出版社未必要通過有聲讀物掙錢,而是通過有聲讀物去打造影響力,在其他領域賺錢。”

林江發表示,面對互聯網的挑戰,出版社需要改進服務模式。他建議,傳統音像出版社在內容加工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並不缺少優質聲音內容,所需要做的是盡快理清所掌握資源的版權關系。(記者 李明遠)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