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8期

淺析德國表現主義的藝術特征

劉奕彤
2016年08月30日10:3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德國表現主義是在一股反傳統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創作方法上它摒棄了在歐洲長期佔統治地位的模仿論或反映論,推崇極具個人色彩的表現論的美學。藝術家們在繪畫創作中不再只是客觀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據自己內心內在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觀情感、意象與幻想進行創作。與此同時,這一傾向與尼採的悲劇美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形成交匯,產生了一種奇詭新穎的審美形態與藝術特征。

關鍵詞:德國﹔表現主義﹔主觀情感﹔個人色彩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8-0166-02

一、德國表現主義的先驅人物

代表先驅:“蒙克”、“康定斯基”等。表現主義的先驅: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代表作《鬼魂奏鳴曲》。他把夢魘鬼魂搬上銀幕,將人、亡魂幻影同時登場,被稱為表現主義文學。在20世紀初的歐洲文藝運動與思潮中,表現主義以其鮮明的外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典型代表人物:凱爾希納(1880∼1938),是德國表現主義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凱爾希納早期從事繪畫與木刻,在慕尼黑藝術學校進行深造學習。他先后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飽受戰爭、疾病與窮苦的煎熬。他深受高更和梵高創作畫風的影響,強烈崇拜反自然主義色彩的表現方式。1901年他前往德累斯頓學習建筑,受新藝術運動的影響於1905年與海克爾、洛特魯夫等成員成立橋派。他們期望如巴黎野獸派一樣能在當地產生巨大的影響[1]。凱爾希納1911年定居柏林,開辦現代繪畫研習所。在1933年受到法西斯迫害,作品被從美術館移出、沒收搗毀。納粹上台后遷居瑞士,然而這次的遷徙並沒有使凱爾希納看到希望,德軍進入奧地利,邊境距離凱爾希納的家25公裡。這一次他徹底感到絕望,在長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中開槍自殺身亡。他的主要作品有:《街道》《街頭五個女人》《橋社畫家肖像》《馬戲團的騎士》等。凱爾希納作為橋社的重要一員,他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在繪畫風格上,凱爾希納以叛逆、抽象躁動、狂放不羈驚世,他崇拜梵高與塞尚,但在作品的表達氣質上並不具備歡快的靈動感,取而代之的則是德意志民族的堅韌奮發的風格。凱爾希納的作品融於生活,給人以慵懶頹廢的諷刺意味。這位狂野不羈極富激情的畫家在藝術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特征

德國表現主義從人性所共有的特征出發,隨人物內心情緒變化而塑造事物的外部形態。表現主義將丑陋與怪咖搬上銀幕,在內容上反對客觀模仿,要求一切從主觀感受出發,並力求突破傳統的束縛[2]。雖然表現主義畫家對繪畫的創作主張與表現方式各有不同,但從主觀層次來看卻是相同的。與此同時,這一傾向與尼採的悲劇美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形成交匯,產生了一種奇詭新穎的審美形態與藝術特征。總體來說,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暴力的激情。德國表現主義繪畫充滿著對客觀真實的暴力,整個畫面都具有粗放狂野的激情,表現主義畫家面對往往表現出偏激的感情色彩,比如憂郁痛苦愁苦等,這同時也在畫面中反映出一種比較“幽暗”的美感。最為代表的是梵高與蒙克的作品。如蒙克《吶喊》(如圖1所示),蒙克,挪威畫家,是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其艷麗鮮明快活的色彩給我們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通過夸張的手法把原本安靜祥和的雲彩和潺潺的小溪表現為纏繞、扭動、狂亂的色線,從而與橋的粗壯挺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蒙克又通過對主人公夸張的動勢傳達出波的流動和刺耳的聽覺感受,將畫面的表現形式推到了高潮。刺眼的橘黃背景色使整個畫面充斥著動蕩與極度焦慮的情緒感。這種簡練而又細膩的人物變形表達出了對社會的政治諷刺和批判意味。由此圖我們可以看出表現主義者大多以主觀是唯一事實依據,著力表達出藝術家們自己內心情感而非順應外界市場的潮流。不再將和作品的真實視覺感作為衡量藝術品優劣的基礎,而是把個人情感由內向外表達出去。他們把對社會的不滿通過畫紙表現出來,所呈現出來的情感主題具有孤獨、恐懼瘋狂與死亡的感情色彩[3]。

圖1 《吶喊》1893 愛德華·蒙克 奧斯陸國家畫廊藏

表現主義繪畫在對待社會和自我的關系上是相互對立的。表現主義畫家採用的語言往往是變形、寓意和抽象的。在對作品的欣賞中,我們也可以深刻感受到整個畫面充斥的格調。這種壓抑窒息苦悶迎面而來。瘋狂、壓抑黑暗這種看似“消極”的情感渲染,在表現主義畫家面前,所有的不公平都是對自由的枷鎖,他們渴望用自己的畫筆去沖破世俗的框架,渴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去喚醒當代人們的思想。這種強烈的激情被生動的表現在作品之中。

2.抒情與和諧。表現主義繪畫是歐洲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以后產生的。它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明顯地反映出資本主義國家在這種危機下所面臨的問題與機遇。映射出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人們所持有的思想觀點。表現主義把人們的主觀幻覺、夢境與錯覺,用夸張扭曲變形等手法來表現。他們隻能沉迷於虛擬的幻想,在自己虛擬的幻覺和夢境中對人生與生活了以安慰。正是由於表現主義所提倡的主觀感覺和內心真實。使表現主義藝術具有既粗野、狂放,又和諧抒情的個性鮮明的特點。他們把對社會的不滿通過畫紙表現出來,所呈現出來的情感主題具有孤獨、恐懼瘋狂與死亡的色彩[4]。瘋狂、壓抑黑暗這種看似“消極”的情感渲染,其實具有很強的抒情色彩,從自身內心體驗與情感出發,強調藝術家內心的感受。他們把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社會問題、家庭災難以及個人遭遇直接表現於架上繪畫中去。 把自己的特殊感受與怨恨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以作為他們內心彷徨、恐懼焦慮的精神流露。表現主義畫家不僅具有抽象的大筆觸,他們在處理構圖的時候往往注重整體的和諧性。把色與線作為精神現象的基礎,忽視客觀的表象,具有和諧神秘抒情的感情色彩。在麥克繪畫的《動物園》(如圖2所示)中,畫面描繪了一些神態可掬的動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畫面中的人、樹木以及房屋都做了抽象化的表述,整個畫面以白、黃為主,又賦予高純度的紅、藍色。整個畫面顏色絢麗豐富,就猶如一幅水彩畫,整幅作品保持了自然主義的繪畫風格。溫暖明快的色調為我們展現出了一種悠閑歡快的格調,人與動物大自然和諧融為一體,宛如深在世外桃源之中。整體上形成了一種自然抒情的畫面感,這幅畫體現了閑適與歡快之情。在另一幅《樹叢的姑娘們》作品之中,麥克同樣奏響了一曲抒情的樂章。

圖2 動物園 1912奧古斯特•麥克德國多特蒙特·奧斯特瓦爾德博物館藏

3.抽象的概括。表現主義藝術作品通常以詭異的造型出現揭示出人們內心的掙扎與沖突,折射出人與自然的關系。藝術家摒棄事物的客觀表面主動去探索事物中精神本質的內在形式,去渲染人們對生活的難。這是因為表現主義藝術家們大多數都經歷了20世紀初的社會危機,在到處彌漫著社會異化和墮落的氛圍中,人們的精神受到重創,生活也變得一塌糊涂。整個社會充滿了憂郁和孤獨,猶如生活在夢魘之中。表現主義畫家們便拿起手中的畫筆,以表現自己的主觀感受為日常創作的宗旨,通過一些抽象的概括的創作,強烈地表現出人民對戰爭茫然無措和驚恐不安的心情[5]。表現主義繪畫作品充斥著不安、矛盾、孤獨和恐懼,這種夸張的手筆以及不從常規出牌的套路抽象的線條都給表現主義以獨特的色彩。比如康定斯基的《構圖第七號》(如圖3所示),這幅畫是一曲狂想曲,整幅畫呈現出色塊線條的無數重復與疊加,給人抽象暴躁的強烈視覺。畫家將想表達的物體進行大筆觸抽象,整個畫面到處是看似雜亂的物體構造,其實在構圖上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構造軌跡,每一個物體都在整體的畫面中發揮著強大的沖擊力。整個畫面充滿著一種整體的律動感。

圖3 構成第七號 1913康定斯基 俄國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特列季亞科夫畫廊藏

圖片來源:圖1-3均為網絡截圖

三、德國表現主義對后世的影響

德國表現主義繪畫是藝術家們通過抽象夸張的藝術表現技巧,通過對繪畫作品的著重描繪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感,忽視對客觀事物對象形式化的摹寫,整個畫面往往表現出一些為對現實較為扭曲和抽象化的表述。從而表達出對這個世界復雜的情感。表現主義繪畫是藝術家們以繪畫的形式去反抗命運和批判社會,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翻開了繪畫史上嶄新的一頁。這種不同於印象主義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藝術史上發展,給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使人民凝聚在一起,凝成一股力量對社會現狀的不滿進行吶吼,同時也給當地政府施展壓力,使他們注意到國家的現狀,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補救,使整個社會萌出新的生機。

表現主義藝術家們不僅通過夸張的表現手法表現出象征與諷刺意味,又借用抒情語言展示出極富裝飾和節奏感的主觀想象。他們從視覺感受為出發點,不僅停留在事物的第一表象,而是尋求一種方式將將色彩與事物組合起來,轉化為一種高層次的精神和諧之美[6]。這種夸張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表達出了人們精神和內心情感的驅動。從而使表現主義藝術以特有的率真向人們揭示出人性精神的光輝。德國表現主義風格奇特,既有充滿客觀血腥的暴力又有抒情和浪漫的想象的抒情更具有抽象的概括。德國表現主義用一種高尚的道德觀來評判客觀世界的方法,它不僅拓展了現代繪畫的藝術表現語言,其精神內涵更是對歐洲美術發展以及中國美術發展產生了深刻而又廣泛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德)保爾·福格特著.劉玉民譯.20世紀德國藝術[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 (俄)瓦·康定斯基著.查立譯.論藝術的精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3] (英)羅斯瑪麗·藍伯特.劍橋藝術史——二十世紀表現主義[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

[4] 世界藝術百科全書選譯[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

[5] 吳靜譯.表現主義藝術家與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6] (英)哈德羅·奧斯本.20世紀藝術中的抽象和技巧[M].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8.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