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創電視節目模式初露頭角 如何開辟更大市場
新的標志、新的片頭,相同的導師,轉椅不在,“戰車”登場……本應是第五季《中國好聲音》播出的時間,《中國新歌聲》以新面貌與觀眾見面了。更名的背后是一場引進節目模式的版權變更,以及從模式引進向原創的進發。
就中國電視節目來說,2010年7月《中國達人秀》的播出,將電視節目模式的概念帶到大眾面前,為業界樹立了“正版”的概念。模式引進已經是電視屏幕上司空見慣的情形。與此同時,當時的國家廣電總局自2011年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文件后,又於2013年、今年6月分別出台文件不斷對原創節目進行政策扶持。《開講啦》《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好歌曲》等一批由我國電視台、制作公司自主研發、獨立制作的原創節目相繼面世。現在我國電視節目業界生態如何,各大電視台、影視制作公司如何發力原創,又遭遇了哪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引進模式火爆熒屏
2010年以來,中國電視節目的形態越來越多樣化,然而不難發現,收視率居高的往往是通過引進國外節目模式再進行本土化改造的節目。2013年更是被業界稱為模式引進的“井噴年”。火爆熒屏的《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都是從更具有文化相近性的韓國購買的節目模式。
引進模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據參加了多檔引進模式節目制作的工作人員分析,首先節約了產品的創新成本,可以將大量的研發成本分配到電視節目生產和市場推廣的環節。其次則降低了市場風險。購買的電視節目在研發國家已經經過了市場檢驗,証明行之有效。
同時,在大量引進版權,與國外團隊的密切合作中,我國的節目制作團隊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一點不論是電視台還是制作公司都深有體會。在引進版權制作方面經驗頗豐的上海燦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宣傳總監陸偉認為,引進模式最重要的是給從業者帶來的思考方式的變化。這些符合國際文化潮流的節目帶來的是完全不同以往的經驗。比如接觸海量錄制、密集剪輯、沒有台本的制作方式,以及高度專業化的分工,舞美、音樂、燈光、后期剪輯等,國外的制作團隊通常會有300到400人,保証最高的水准品質。經過幾年的引進學習,現在國內有些衛視已經達到了國際制作水准。
生存空間觸底,多方尋求出路
經過了應有的學習階段,依賴國外節目模式引進的現象依然存在。陸偉坦言,一個海外的模式,即使已經被驗証過不適合進行本土化改造,仍然能夠迅速得到充足的融資,在一線平台播出。而本土的創意則經歷著平台與投資方的雙重不信任。
據了解,在引進韓國節目模式的同時,韓國的制作團隊也隨之而來。中國的團隊隻能做一些配合工作,做節目的空間一再縮減。
而綜觀業界,節目模式的銷售已取代成品節目的銷售而成為主流。在今年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模式日”論壇中,有數據顯示,全球節目模式產業每年產值高達50億美元。我國在此貿易上長期處於逆差的劣勢。同時,向其他國家售賣電視節目獲得的不僅僅是經濟收益,而且有效地傳播了本國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長期依賴國外模式的引進,將會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造成雙重危害。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3年“加強版限娛令”發布,規定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每年播出的新引進境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得超過1個,且不能在黃金檔播出。這一政策給眾多有志於研發原創電視節目的機構帶來了重大利好。
在2016年法國戛納春季電視節模式日上,中國的《音樂大師課》作為國際收視潮流的代表性節目,受到歐洲全球電視數據公司的特別推薦,被稱作少兒類節目的成功案例。制作方世熙傳媒總裁劉熙晨介紹,節目從創意到與觀眾見面歷時一年半。最耗時的正是如何改變競賽模式,試錯成本很高。最初看到國外相關的節目后,也想要讓孩子分組,導師進行評比、選擇,競賽、淘汰這樣的元素可以增加節目張力。但糾結過后,仍然認為,對未成年人來說競賽機制是不理想的,所以進行了大量的調整修改。
而江蘇衛視的《全能星戰》、浙江衛視的《中國夢想秀》等節目相繼被知名公司購買版權,輸出到歐美主流市場。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根植於我國獨有背景的、專業性強的原創節目。2016年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上,與大多攜帶新老電視劇參展的機構相比,中國教育電視台是為數不多攜4檔原創節目而來的。其研發中心主任劉婷說,從2015年開始,教育台集中發力推出原創節目。教育台的定位決定了它人文關懷的理念。比如預計將於明年與觀眾見面的《中國藝考》正是基於中國藝考生特有的需求進行服務的節目。困難在於面對市場空缺,沒有可以照搬的模式。
如何在國外同行無法觸及的領域,做出關切中國現實的節目,值得我們探索。
期待更成熟的市場
制作出符合國際文化潮流的中國原創電視節目,離不開各方的努力。
近年來,電視台成立研發部門已是主流趨勢,制播分離制度的成熟也催生了一批獨立影視制作公司。但應該清晰地看到,和國外同行相比,我們還有很大差距。
一位參與過原創節目制作的工作人員直言,現在各大衛視的研發部門與實際制作團隊的合作還是不成熟的。有的研發部門作用尚處於為各部門介紹國外最新的節目模式的階段,與實際的節目制作團隊的銜接脫節。從國外的節目中找靈感,然后進行修改仍然是最通行的做法。
各方不約而同談到的一個問題則是市場化程度不夠。
劉熙晨說,國外電視制作機構在市場化的機制中已經運行了幾十年,因而產生了有制作手冊的工業化生產方式,而我們的市場化程度還遠遠不足,現在要迎頭趕上,需要有耐心,要允許孵化模式的制作方試錯。
陸偉則具體解釋了市場化不足的幾個表現:首先是分工還不夠專業,國外的產業鏈上有點子公司、模式公司、制作公司、播出平台。點子公司隻負責頭腦風暴出創意,模式公司將創意變為可以拍攝的模式。這個產業鏈保証了每年都會有新的成功模式。而我國現在還隻有制作公司和播出平台。
其次制作水平雖然已經跟上來了,但是節目包裝等周邊的環節沒有跟上。比如一檔節目用什麼樣的logo、宣傳片、片頭,對於新節目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是現在國內相關工作的質量堪憂。道具方面也是如此,現在節目制作對於硬件要求很高,但是在國內找不到合格的生產商。這些因素都制約著原創節目的發展。(本報記者 陳慧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