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溫儒敏:關注普通國民的文學生活

堂主 研究事兒
2016年09月01日15: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人民講堂又和各位小伙伴見面了,這一期還是以“文化自信”為主題。堂主這次請來的腕兒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先生。溫先生師從朱自清先生的高徒——王瑤先生,曾擔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9個年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多年,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和中國語文教育做出了很大貢獻。年已古稀的他人如其名,儒雅聰敏,在如今普遍浮躁功利的文學界淡定從容。不過一談到普通國民的“文學生活”這個話題,他卻充滿激情。他說,這是文學的“民生”,也是提升我們文化自信的一條路徑。

文學生活是指社會生活中的文學閱讀、文學接受、文學消費等活動,也牽扯到文學生產、傳播、讀者群、閱讀風尚等等,包括文學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滲透情況,范圍很廣。事實上,每一個普通人都有文學生活,每天看報紙、上網、看電視,裡面就有文學作品或者有文學因素的材料,每個人輔導自己的孩子學習,讀一些古詩或者童話也是文學生活。歷來的文學研究,多在作家作品、批評家、文學史家這三個點上“兜圈子”,很少把目光放到普通讀者身上,而文學研究一旦走進普通讀者中,就會豁然開朗、別有天地。

一、看看大家愛讀什麼書?

溫先生4年多來一直在進行“文學生活”的研究,其基礎是對文學閱讀的調查。我們來看一些現象和數字,它們綜合起來也許能展現當下中國國民文學閱讀的全貌。比如中國的農民工雖然隻有8%的人在閑暇時選擇閱讀,但他們的文學閱讀量要高於一般國民普通的水平,尤其是建筑工地的農民工。

很吃驚吧?堂主也很吃驚。不過聽溫先生一解釋您就明白了。農民工特別是建筑工地的農民工,沒有電視沒有網,就隻能看看書刊嘍。但是他們最喜歡讀《故事會》,並不喜歡描寫自己生活的打工文學。溫先生他們的調查表明,由於應試教育的壓力,中國人讀書最好的是在小學,到了初二就一路走下坡路,年紀越大讀書越少。那初二的讀書“黃金期”又讀的是什麼書呢?現在的初中生有90%以上都讀過郭敬明的書,小四兒看起來明媚仿佛又很憂傷的文字打動了不少青少年,談論他成為一種時尚,不知道郭敬明,您不圖樣但就圖森破(too young too simple)了。

二、文學生產和傳播有什麼“法寶”?

另一個有意思的調查是文學生產和傳播情況。為什麼《知音》《讀者》這些雜志能有比較固定的讀者群?因為他們滿足了一些特定人群的需要,有自己的風格“知音體”或“讀者體”。40歲以下的年輕女孩愛讀《知音》,高中生在家長和老師的支持下酷愛《讀者》。家長和老師支持孩子們看讀者,這又是什麼鬼?深知中國語文教育的溫先生解題:為了寫作文!目前中國中學生的作文已經被“讀者體”給同化了。話又說回來,這些雜志抓住了特殊受眾的“軟肋”,在文學生產和傳播方面就有了自己的“法寶”。

三、網絡文學離你有多遠? 

溫先生雖然年過古稀,但對網絡文學的了解確實要甩堂主幾條街,什麼“紅袖添香”、《極品家丁》、“腦補CP”,這些潮語估計很多年輕人也沒全聽過。溫老師介紹了網絡文學運行的規律,詳細談了網絡文學創作的特點、網絡文學和讀者的關系、網絡文學的通病、網絡文學的運營、網絡文學的監管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有幾個例子讓堂主記憶深刻。一個是為了體驗網絡作家的生活,北大中文系一些碩士博士化名為網絡寫手,上網體驗,但沒幾個月就紛紛敗下陣來,幾乎每天不停筆,壓力大、文字量大,他們的感覺就是太苦了。還有一個例子就是網絡文學題材太豐富了,從“耽美”到“玻璃小說”,從“高干文”到“總裁文”,總有合適你的那一款。 

新媒體時代的文學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呢?溫先生自己也在不斷試圖找到答案。在當下,讀者不是被動的受眾,而是主動的創作者,新的載體讓“文學生活”無處不在,讓它也變得有趣。還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就是現代的“文學生活”更多地與文化產業和資本結合在一起,傳統的“文學生活”似乎變了味道,這是進步還是倒退呢?

“普通國民的文化生活包括‘文學生活’,需要媒體從業者更多了解和關注,我們的文化生產也需要引導,更好地釋放文化改革發展的活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隻有這樣才能切實加強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對當代文學發展的前景不悲觀,年輕人就更不必悲觀了。”溫儒敏先生最后如是說。 

(本次講座部分內容來自溫儒敏先生擔任首席專家的“當前社會文學生活調查”項目。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撰稿:劉燁 編輯:張天培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