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與愛奇藝展開深度合作 進軍內地能否保持"港味"

決賽選手
“加油大使”大張偉
《城寨英雄》憑真功夫打出一片天
《一屋老友記》《公公出宮》都是“合家歡”的典范
《刀下留人》被網友封為“神劇”
《EU超時任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僵》題材有突破可惜收視不佳
鄭嘉穎佘詩曼等一線小生花旦紛紛“離巢”
鄭嘉穎佘詩曼等一線小生花旦紛紛“離巢”
TVB與愛奇藝宣布展開深度合作
對香港電視圈來說,2016年是一個多事之秋:擁有59年歷史的亞洲電視在4月1日壽終正寢,新的免費電視台ViuTV帶著大尺度節目生猛出擊,而“老大”TVB,佘詩曼、楊怡、鄭嘉穎等“頂梁柱”紛紛離巢,讓“港劇式微”的話題甚囂塵上。影視人才北上發展、流行文化重心北移……種種原因讓港劇風光不再。
面臨種種困局,港劇要怎麼突圍?上周的北京電視節影視節目展,TVB宣布與愛奇藝達成深度合作協議,不僅合拍三部根據TVB經典IP改編的超級網劇,更會打通雙方的藝人、平台資源。TVB進軍內地,能否讓港劇“起死回生”?
【題材困局】
隻有“師奶劇”一種打開方式?
ViuTV創新嘗試獲好評
今年4月,ViuTV帶著一系列極具爭議性的節目殺入公眾視野,為死氣沉沉的香港電視圈投下一枚閃光彈。繼《跟著矛盾去旅行》、《晚吹》等多檔出格的綜藝節目之后,ViuTV開台自制劇《瑪嘉烈與大衛系列·綠豆》又成為本季的“網紅劇”。該劇改編自香港網絡作家南方舞廳的小說,主角是瑪嘉烈和大衛——香港的一對普通情侶。這裡沒有家長裡短,也沒有豪門爭產,就是平淡地描述一群都市男女的戀愛歷程。
在眾多狗血“師奶劇”中,《瑪嘉烈與大衛》就像一股清流。嚴謹的構圖、走心的對白和配樂,符合大部分都市年輕人的審美,豆瓣評分達到7.9分。ViuTV的創新之舉,讓觀眾看到港劇的另一種可能,有觀眾因此質問:“TVB為什麼還這麼守舊?”
TVB的目標是家庭觀眾
無線電視制作部總監曾勵珍對《瑪嘉烈與大衛》的成功有另一種看法,她說:“它的收視率隻有幾個百分點,而我們的收視率是30多點。”無論對手是曾經的亞視還是如今的ViuTV,TVB在收視上始終呈現碾壓的姿態,關鍵就在於抓住了家庭觀眾這個最大的受眾群體。曾勵珍很明確TVB的定位:“全世界的電視都是給家庭觀眾看的,我們想宣揚‘家庭才是我們的生活’。我們是大眾的媒介,不是小眾的媒介。”
曾勵珍舉了一個例子:為什麼TVB很少拍偶像劇?明年就踏入50周歲的TVB,拍過的偶像劇屈指可數,能夠叫得上名字的,隻有多年前的《當四葉草碰上劍尖時》、《戀愛自由式》。曾勵珍說:“我們制作的劇是要讓全家人一起看的。年輕人想看偶像,可以在手機裡看﹔但如果你跟家裡人一起看電視,你媽媽就不一定喜歡看偶像。”曾勵珍認為,TVB的每一部劇都需要容納不同的元素:“我們在策劃一部劇的時候,要考慮到既適合媽媽看,又適合年輕人看。”
創新不易但正在嘗試
曾勵珍坦言:“要拍以前沒拍過的東西,確實是很難的。”《公公出宮》、《一屋老友記》等口碑收視雙豐收的劇,實際上只是重復了TVB最擅長的家庭喜劇套路。不過,今年TVB在劇集題材上還是做了不少新嘗試,比如僵尸題材劇集《僵》,可惜口碑和收視都不盡如人意。
雖然《僵》這一仗打輸了,但是今年一些劇集也讓港劇迷看到了TVB的曙光。比如,以劊子手和接生婆為主角的《刀下留人》充滿“生與死”的禪意,被網友奉為新一代“神劇”﹔人物不斷穿越的《EU超時任務》邏輯緊密、環環相扣﹔以九龍城寨為背景的《城寨英雄》,讓觀眾再次看到TVB久違的功夫動作片。曾勵珍說:“我們每部劇都會考慮加入新意和變化,比如《城寨英雄》。之前我們拍了一些CG合成的動作片,監制覺得很久沒有拍實打實的功夫動作片了,就拍了《城寨英雄》,現在觀眾都說好看。”
【人才困局】
台前幕后有沒有“青黃不接”?
不少新人慢慢冒出頭
就在上個月,服務TVB多年的鄭嘉穎宣布離巢,跟田蕊妮合作的《迷》成為他在TVB的最后一部戲。今年,TVB再次損失多名大將。當家花旦中,佘詩曼經歷了短暫的回巢之后再度離開,決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楊怡婚后同樣選擇離開TVB,目前去向未定﹔鐘嘉欣在8月升格當媽媽,人生重心從工作轉移到家庭。在小生方面,隨著鄭嘉穎、林峰、吳卓羲等人的離巢,目前TVB的年輕一線小生僅存黃宗澤和馬國明,而黃宗澤也將在明年2月約滿TVB,暫時未知是否續約。
TVB“青黃不接”似乎成了公認的事實。但是,接受採訪的幾位TVB管理層人士均笑著否認了這種說法。曾勵珍說:“每一個監制要做的功課,就是發掘他們心目中有潛質的新人。對於新人,我們都會給機會。例如《城寨英雄》,就有不少新人慢慢上來了。也許現在不起眼,但再過一兩年,他們就會被更多人所知。”
TVB並不是血汗工廠
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談及跟TVB合作的感受:“TVB最讓我敬佩的地方,在於他們一直在培養人,一直在孵化優秀的編劇和演員。他們的創作氛圍非常好,真的像一家人。”
許多藝人和幕后工作人員離開TVB之后都北上發展,內地為他們提供了TVB無可比擬的工作環境和薪酬,同時他們也把TVB的電視工業經驗帶到內地。採訪中,無線副總經理杜之克反駁了TVB是“血汗工廠”的說法:“我們工作很辛苦,這是真的,但無論在酬勞上還是同事關系上,我們絕對不是血汗工廠。香港的市場很小,不可能提供內地的待遇。”非戲劇部總監余詠珊則表示,不介意TVB成為“少林寺”。杜之克也說:“我們很驕傲。你在TVB長大,學到一身技能,能夠在內地發揚光大,我們也很高興,希望有機會還能回來跟我們合作。這就是TVB對台前幕后同事的期望。”
許多人離開了又回來
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后,TVB都經歷過一輪“離巢潮”。杜之克認為這是正常現象:“過去幾十年來,TVB不斷有人離開,同時又有人加入。我們一直在培養新人,很多離開的藝人后來也有再合作,沒有什麼是真正的離開。”今年,陳鬆伶、陳法蓉、羅嘉良、方中信等離巢多年的演員就紛紛“回家”拍劇。杜之克很自信:“在香港娛樂圈,最好的地方就是TVB。除了藝人,很多編劇也回來了,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就編劇來說已經有超過十個人回來了。”
對於這些曾經離開的工作人員,TVB的態度也比以前寬容了不少,願意對其委以重任。今年回巢的梅小青劉家豪夫婦,就將操刀《溏心風暴3》和《深宮計》。TVB與騰訊合作的重頭網劇《使徒行者2》,也委任了曾跳槽城市電訊而現已回巢的蘇萬聰擔任監制。
【平台困局】
與內地合拍網劇會否喪失“港味”?
港劇在內地難以同步
2014年的《使徒行者》在內地創下多個紀錄:單日內地網絡播放量突破1億和總播放量超24億,打破港劇網絡播放量紀錄﹔百度指數超110萬,創港劇歷史紀錄。
然而,2014年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限外令”生效,在“先審后播”的條件下,內地觀眾難以在視頻網站上同步觀看港劇。杜之克坦言,TVB一直很希望港劇能夠在內地同步播放,“但技術上有一些困難,簡單來說,引進的作品有一個審批的過程,會導致在時間上很難同步播放”。
合拍劇集成為新出路
TVB找到第二條與內地合作的道路。8月25日,在2016北京電視節影視節目展現場,TVB公布了與內地兩大視頻網站巨頭的合作計劃:TVB和內地視頻網站愛奇藝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達成深度合作,首先將合拍三部超級網劇,率先公布的是改編自2000年長篇劇集《創世紀》的《再創世紀》﹔此外,《使徒行者2》即將在10月開拍網劇,在騰訊視頻獨播,暫時未確定是否在TVB播放。
這次合作不僅是一次IP輸出。TVB那些准一線的小生花旦,也終於找到了打響內地知名度的有效方法。曾勵珍表示,借助發達的網絡,新人要打響名氣,反而比以往更快:“以前捧一個黃宗澤可能要幾年時間,但是現在傳媒和傳播平台很發達,渠道多了,被大眾認識的速度會更快一點。”
不刻意迎合內地口味
TVB與內地視頻網站合拍網劇的消息,讓港劇迷又喜又憂。這些合拍的超級網劇,還能夠保持“港味”嗎?杜之克大派定心丸:“內地觀眾口味不同,其中有一部分人對港劇很有興趣,我們就想認真對待這些觀眾。”
杜之克表示,合拍劇不會特地照顧內地口味:“我們的作品創作,要先想著自己能做好什麼,盡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為止,然后再根據觀眾的反應做出修改。你看電影《寒戰》,其實它的操作風格是純港式的,也沒有特地去取悅內地觀眾,但還是取得了成功。”
【鏈接】
港劇味就是……
大時代下個人成長記
《大時代》、《創世紀》、《巨輪》……這些經典港劇均以大時代洪流下的小人物為主角,講述普通人的奮斗史。一手炮制出《大太監》和《公公出宮》的監制羅永賢也頗為偏愛小人物題材。這種關照小人物的微小視角,成為港劇的一大優勢。TVB與愛奇藝合作的第一部超級網劇《再創世紀》,就改編自2000年長篇劇集《創世紀》。愛奇藝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受訪時表示,選擇改編《創世紀》的一大原因是“希望以小人物的視角來看大時代的變遷”。
毫不含糊的專業氣質
今年有幾部熱門內地劇均打著“都市”和“職業”的旗號,不過,一旦涉及職業領域,就讓人很尷尬了。號稱內地第一部反映同聲傳譯工作的《親愛的翻譯官》,男女主角跑到位於瑞士德語區的蘇黎世大學學習法語,做同傳的時候手邊連紙筆都沒有﹔《歡樂頌》的海歸金領安迪,頂著CFO(首席財務官)的頭銜卻每天操心CEO的活……有網友於是懷念起TVB來:律師題材的《壹號皇庭》、《律政新人王》,醫生題材的《妙手仁心》、《on call 36小時》,警察題材的《陀槍師姐》、《學警狙擊》、《鐵馬戰車》……想當年,有人看完《沖上雲霄》之后對飛機師職業心生向往,也有人被《法証先鋒》“安利”了法醫這個神秘的職業。監制羅永賢說,港劇很擅長拿捏都市題材,職場劇和商戰劇都是TVB的優勢劇種。
“最緊要開心”的合家歡
暑期檔劇集《城寨英雄》播出后口碑一路上揚,但上周的大結局卻被部分網友批為“爛尾”。先前被塑造得“天下無敵”的大反派楊老板竟然草草死掉,大結局剩下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交代拳佬(陳展鵬飾)和刁蘭(胡定欣飾)的感情。最后,自然是所有好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無論拍什麼題材,TVB劇集的結局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壞人難逃一死”。而有一些台詞更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出現在劇集裡:“吶,做人呢,最緊要開心。”“你餓不餓?我煮碗面你吃。”“感情的事不可以強求啊……”這些台詞一度成為TVB“不思進取”、“橋段老土”的力証,但曾勵珍則坦然回應:“做人開心一點,大家都平和一點,這個就是我們堅持想表達的思想。”(記者 胡廣欣 實習生 劉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