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016年網絡媒體“走轉改”活動

【網絡媒體走轉改】十八洞村的特色精准扶貧路

楊淼
2016年09月05日07:45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十八洞村的特色精准扶貧路

  中國經濟網湘西9月2日訊(記者 楊淼)“通過統一村民的思想,激發內生動力,讓老百姓參與扶貧”,曾經的花垣縣十八洞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龍秀林向記者表達了他對十八洞村精准扶貧工作開展突破口的理念讓“網絡媒體走轉改 長征路上奔小康”一行人眼前一亮。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地處武陵山區,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十八洞村視察,在該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貧”的指示,讓這個寨子成為了關注的熱點。

  十八洞村村口。中國經濟網 楊淼攝

  採訪團來到了現在的十八洞村,三年過去,這裡的村風、村貌讓記者們紛紛點贊。

  聽村民介紹,從前的十八洞村基礎設施很落后,交通閉塞、耕地稀少,年輕人都去外面打工,村子裡面隻有一些留守的老人、兒童和光棍。據村裡的人說,現在建設成這樣,以前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他們說,之前這個地方太過貧窮落后,村裡的女子走出去后多數都不願回來,外面的女子又不願意嫁進來,單身漢特別多。

  近幾年,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貧工作搞得繪聲繪色,讓村裡有了很多看的間的變化。

  村中的婦女在制作苗繡。中國經濟網 楊淼攝

  苗秀、農家樂讓好多農戶都嘗到了甜頭。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之前好多游客和考察團來到十八洞村,吃飯問題很難解決,扶貧干部動員施成富開農家樂,隨著經驗的豐富,農家樂開的越來越火,旺季的時候,每天都接待50-60人的用餐,年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

  十八洞村第一家農家樂。中國經濟網 楊淼攝

  據花垣縣十八洞村扶貧工作副隊長龍志銀介紹,目前十八洞村已經開啟了8家農家樂,一天最多可以接待400-500人就餐,這為發展鄉村旅游邁出了一大步,同時也吸引了很多本地人回家鄉創業,還利於解決當地大齡青年的婚配問題。

  除此之外,他還介紹了很多對將來十八洞鄉村旅游的建設規劃,比如要沿著十八洞村建設一條全長為12公裡的自行車、越野車、徒步賽道﹔規劃開發夯街峽谷、森林公園、樹上賓館等,形成完備的旅游體系。但目前雖然規劃方案已經形成,還未進行審批。

  龍志銀介紹,目前十八洞村為精准扶貧提供了一條新路子:113工程。具體來說,就是全村每戶人家發放20棵桃樹苗:10棵冬桃、10棵黃桃,300條稻花魚,樹苗和魚苗以及相關培訓都是工作隊來提供,老百姓在自留地種植和養殖。

  龍副隊長介紹,這些桃子是不賣的,但賣的是桃樹的採摘權,外面的游客來認領桃樹,每一顆桃樹是418元,果實在認購年限中可以隨便摘取,並且還為這些認購桃樹的游客頒發十八洞村的“榮譽村民”証書,能夠享受免費停車、免費觀光、和很多旅游景區的半折優惠。這樣一來,會直接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和持續性,還會給農戶帶來相當可觀的收入。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來到了十八洞村,為其精准扶貧提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思路,十八洞村通過自我造血,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打造了一條特色的精准扶貧之路,成為了“復制推廣”的樣板。

  據了解,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長115%,減貧61戶269人。花垣縣“復制推廣”十八洞村的經驗,2013年以來實現減貧2.8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7.8%,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增加到6276元。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