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喜劇綜藝混戰再起 嚼爛的饃怎麼又成了香餑餑?

2016年09月07日10:42 | 來源:文匯報
小字號
原標題:逗笑這件事,經驗也是“犯錯”

一度,喜劇節目就像嚼爛的饃,從全國近40檔節目到人人舍棄,改變隻在半年間。可忽然間,這款節目又有了成為香餑餑的趨勢,日前,一些地方衛視紛紛宣布新推喜劇綜藝,熒屏喜劇綜藝混戰眼看就要重新熱鬧起來。

新來者的心態不難揣摩。千軍萬馬退去的2年裡,總有黑馬跑到收視榜頭名,環顧四周,怎可不見對手? 於是,郭德綱、小沈陽、沈騰、賈玲……一長串喜劇人的名字正以重新排列組合的方式霸佔熒屏,各家衛視試圖復制意外崛起的經驗。然而,喜劇的特殊功能決定了,這是門極容易讓人疲勞的文藝樣式。尤其在互聯網時代,海量段子讓人應接不暇,逗你笑這件事,經驗有時也是“犯錯”。這種錯,新近入局的幾檔節目最忌諱。要想繼續領跑,唯有先解開長久以來的“偽命題”。

真的“無套路”?隻嘆走過的人還不夠多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網絡環境下,這話遲早成為喜劇綜藝的“寶典”之一。成名已久的名家大腕也好,深藏民間的“素人”也罷,類似臉孔在網上過度刷,總有透支笑點的一天,就像復旦大學副教授蔣昌建所說“套路依舊有”。

當初,《歡樂喜劇人》 第一季面世時,開心麻花團隊的作品展示了小品電影化的格局,觀眾們頭一回瞧見“小品”不小,原來特技、聲效也是加分選項。《笑傲江湖》 第二季引入“黑光劇”時,大家驚詫於黑衣、熒光營造的反差視效。正如施嘉寧、朱慧兩位導演所言,在近3年不斷試錯的路上,出奇制勝、拒絕套路,是他們恪守始終的原則。

但互聯網的傳播環境幾何式加速“笑果”衰減,從前春晚那些“一年笑一次,一笑笑一年”的段子一去不返。當靈感這東西可遇不可求,套路就成了誰都繞不開的路。哪怕好評如潮,但是節目第一季未過半,“小電影”不僅僅是沈騰一家的追求。盡管登上收視榜首,“黑光劇”在走到第三季后也再難稱作驚奇。

時下,有更多的衛視加入了熒屏喜劇綜藝戰局,境況不會變得樂觀,因為喜劇明星不過是有限的幾十位,重復自己是他們最大的套路﹔而民間高手雖能偶爾出其不意,但一招鮮仍是“素人”甩不脫的套路。

有人統計,過去3年,僅滬上熒屏的一檔喜劇綜藝節目,就拋出了600個段子,但真正的難在於———天南海北甚至走出國門找高手之后,從頭到腳外加道具地調用一切可搞笑的元素過后,還能否繞開套路?

方言成天塹?昨天的段子撓不了今天的痒

一直以來,方言是阻隔喜劇傳播的天塹,這概念根深蒂固,甚至還有“喜劇不過江”一說,即長江為界,南北方言在喜劇界各自圈地。

上海戲劇學院吳保和教授提到,“方言成天塹”,這種偏見應該打破。可目前看來,各路嘗試勝敗各半。某檔著名喜劇綜藝節目算是有心把眼光投向南方,隨著第三季裡越來越多的海外力量涌現,導演組意圖明顯———打破語言桎梏。可也有人提出,某蘇州小伙憑魔術結合肢體,“笑果”有,但金句無﹔登台的俄羅斯小伙雖能証明東北口音不是喜劇的必然,可他同樣沒法証實,若褪去老外學中文這個天然萌點,還有多少人能笑出聲來。

轉戰明星舞台,南方笑星更無優勢可言。有網友直言,“怎麼還在說姚慕雙、周柏春的台詞? 昨天的段子怎能撓今天的痒”。

雅俗難共賞?不是做不到只是站不高

曾有人說,雅俗共賞只是個願景,要把不同文化背景、教育背景的受眾籠絡到同一審美平台,幾無可能。

但蔣昌建說:“不是做不到,而是站得還不夠高。”他以錢鍾書先生舉例:“《圍城》裡字字書面語,卻透著幽默感。國外也有相似的,王爾德之所以被叫做‘毒舌’,那些對人性鞭辟入裡的詞句是他最明顯標簽———‘沒有人富有到可以贖回自己的過去’﹔‘心是用來碎的’﹔‘我喜歡自言自語,因為這樣節約時間,而且不會有人跟我爭論’……哪句都用詞規整,哪句都有著成為段子的潛力。”

有檔喜劇綜藝有句特別暖人心的廣告詞:“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為什麼笑會成為今天的剛需? 隻因當代人在壓力中前行,需要精神的按摩、人心的撫慰。從這一層面看,俗氣的段子或能博君一笑,但按摩人心,無從談起。有人說,喜劇混戰已兵臨城下,逗你笑這件事,剛剛開始。

■本報首席記者 王彥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