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6年第9期

煉意於美 化技為藝

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的審美探微

付桂生
2016年09月09日11:16 | 來源:視聽
小字號

摘要: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是探索3D技術與戲曲藝術相結合的創新實踐,是具有時代拓新意義的佳作。它承繼了大陸戲曲電影“以影就戲”的體用之道,有創新意識地將3D技術虛實統一的融入式體驗優勢,應用進戲曲電影拍攝實踐,是鏈接傳統與現代、科技與藝術於一體的新形式,是促生戲曲藝術迸發出時代審美氣質的大膽嘗試。

關鍵詞:3D技術﹔戲曲電影﹔霸王別姬﹔體用之道

京劇電影《霸王別姬》是國內首部採用3D全景聲技術拍攝的戲曲電影,京劇名家尚長榮、史依弘扮演楚霸王、虞姬在銀幕上再現了這部慷慨悲歌的百年名劇。京劇是古典藝術的“活化石”,但它從不故步自封,而是順應時代,敢於充當“弄潮兒”。自1905年戲曲聯姻電影揭開中國電影大幕之始,電影的每一次革新幾乎都有戲曲的參與,從《定軍山》(1905)到《歌女紅牡丹》(1931),從第一部彩色戲曲片《生死恨》(1948)到第一部3D戲曲電影《霸王別姬》(2014),戲曲從未脫離科技發展的軌道。

在現代傳媒藝術的沖擊下,戲曲藝術失去了曾經的“大眾性”,逐漸成為戲迷愛好的小眾藝術。倘若這樣的趨勢得不到改變,傳統藝術勢必越來越式微,振興戲曲除在舞台本體之外,需要借助現代影視技術手段,激活古典藝術精神,尋求與當代共通的審美因子。3D技術與傳統戲曲的牽手是合之雙美的創新,是對戲曲電影的一次具有重要美學意義的革新。《霸王別姬》拍攝完成后便應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邀請,在奧斯卡劇院進行了海外首映,不久又摘得了在美國素有3D電影界“奧斯卡獎”之稱的“金盧米埃爾獎”。影片藝術上的成功具有開拓意義,在其影響下上海戲曲3D電影工程計劃將在3到5年的時間,拍攝10部3D戲曲電影,陸續問世了《蕭何月下追韓信》、《勘玉釧》等片也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霸》片承繼傳統、融匯技術,實現傳統與現代共通的體用之道值得剖析。

一、京劇為體,技術為用:3D點亮國粹承繼戲曲電影拍攝傳統的體用之道

戲曲電影的拍攝長期存在爭論,主要是圍繞著戲曲與電影誰應該為主體,並由之形成了“以影就戲”與“以戲就影”兩種影片類型,各有可取之處,亦不乏經典的影片。前者以大陸拍攝的戲曲片為主,誕生了《野豬林》、《十五貫》、《紅樓夢》等經典影片。后者以香港的黃梅調電影為代表,有《梁山伯與祝英台》、《貂蟬》、《三笑》等被觀眾熟知的佳作。所謂體用之道來源於老子思想,“雖貴以無為用,不能舍無以為體。”①體與用兩者是相互關聯,不能輕易偏廢,正所謂“體用不二”的理念,影片的拍攝立意直接決定了作品最終的藝術面貌。

《霸王別姬》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名劇,取材於《西漢演義》,最初由尚長榮的父親尚小雲和楊小樓改編成《楚漢爭》,后又經梅蘭芳藝術錘煉,才成就了這出傳唱至今的經典劇目。《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下集)中記錄了梅先生表演虞姬的舞台片段,至今仍是梅派后輩遵循的模仿范本。京劇《霸》是一部傳承有序、不易隨意改編的表演典范,銀幕化的演繹應該以保存與傳承為主,側重表現京劇名家的表演唱念做打的技藝風採,採用“以影就戲”的方式更為恰當。導演滕俊杰接受採訪時坦言“我們在拍攝過程中,始終堅守京劇文化精神”,契合了拍攝時以京劇為體、電影為用的立意。對劇本的改編採取了謹慎的態度,以梅蘭芳的演出版本為底本,前后創作了五稿,沿用了楚王項羽剛愎自用、輕信李左車誤入漢軍圈套、末路英雄慷慨悲歌、虞姬為情拔劍自刎的感人故事,保留了霸王出征、虞姬勸諫、韓信出兵、出征折旗、楚漢對陣、誤中奸計、垓下被圍、虞姬悲歌、烏江自刎九場戲的情節布局,僅在節奏和情緒上做了緊湊的電影化處理。

滕俊杰認為:“京劇本身的魅力和大銀幕疊加,再加上3D技術的助力,能夠帶著京劇走得比較遠,它不屬於偶像劇,是經典的現代演繹,可以久遠地放下去。”從這段論述能夠看得出導演重視傳統的態度。和其他藝術的創新不同,戲曲藝術的每一次創新都是建立在對傳統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正如梅蘭芳先生面對京劇改革時談到“移步不換形”,任何形式的京劇革新,不能輕易更改戲曲本體,用到3D戲曲電影的創作同樣適用,銀幕化處理戲曲要遵守戲曲的程式化、虛擬化等藝術特征,遵循戲曲電影的拍攝傳統。針對戲曲片的拍攝,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戲曲界與電影界持續召開了三次戲曲電影座談會,就戲曲片拍攝的美學風格、創作手法展開討論,最終在保留戲曲傳統方面達成了共識,“電影要服從戲曲,不能離開戲曲這個基礎,既要保持舞台風格,但在一定程度上又要打破舞台框框。要利用電影的表現手段,更加發揮戲曲的藝術特點,力求做到虛實結合、情景交融、優美動人。”②這是大陸戲曲電影拍攝的一貫傳統,也是前輩電影人摸索多年總結的經驗,在戲曲電影的黃金時代有豐富的案例可供借鑒,是一筆寶貴財富。3D全景聲電影沉浸式的視聽體驗能夠為戲曲電影帶來新的發展空間,其創新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科技與藝術於一體的新形式,也是促生戲曲藝術迸發出新的時代審美氣質的大膽嘗試。但創新絕不能夠輕易顛覆體用之道,需根據舞台劇目的特點確定影片類型和具體拍攝手法。該片的拍攝採用新技術、新手法為京劇表演服務的理念,充分發揮尚長榮銅錘架子“兩門抱”的表演特點,史依弘唱念作舞傳神的梅派風格,兼顧了視聽享受與表演技藝的統一。

二、3D技術與戲曲體用結合的平衡點:“虛實統一”的銀幕假定性

3D技術是數字立體的虛擬技術,利用人左右眼睛的生理間距來模擬三維立體成像,通過數字環繞立體音頻技術,配合特殊的3D銀幕和3D立體眼睛,讓觀眾進入虛擬的真實場景,實現融入式的審美體驗。這種“虛擬現實強調的是沉浸式的體驗,而不是趣味性或者藝術性等其他要素,其目的是讓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觸手可及的沉浸感。”③觀眾與演員之間在劇場中直接的審美體驗,正是戲劇藝術的魅力所在,這種特殊“審美場”的真實感,正是2D舞台電影的局限之處,3D技術恰好彌補了這一空缺。從技術轉為藝術,縫合舞台藝術與3D影像藝術之間的矛盾,也涉及到一系列技術難題,既要發揮兩種藝術的特點,又要實現兩者的統一性。尤其是“要注意到京戲的特殊表演方法,所謂特殊,就是從服裝、化妝到全部表演都是夸張的、寫意的、歌舞合一的,歌唱道白都有音樂性,一舉一動都是舞蹈化,還有些虛擬的身段,例如上馬、下轎、開門、登舟……都是用手勢腳步來替代實物”④,而“電影這個概念與完整無缺的再現現實是等同的,他們所形象的就是再現一個聲音、色彩和立體感等一應俱全的外在世界的幻境。”⑤戲曲與影像結合的戲曲片,始終沒有解決的矛盾是銀幕假定性。戲曲片作為華語電影中特有的影片類型,不同於一般電影用真實性的動作營造敘事幻覺,戲曲動作是程式化的唱念做打,替代日常生活的肢體語匯。戲曲演員的表演區別於電影演員生活常態的幻覺營造,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均是在高度的程式規范下完成,這種虛擬的表演也能夠制造觀劇的幻覺感,但是與影像的逼真性相結合,實現“虛實相生”的美學境界,是戲曲片創作中著重需要突破的領域。戲曲表演的虛與電影鏡頭的實,一桌二椅的寫意象征與日常生活的逼真再現等等,戲曲手法與電影手段是相對的,戲曲是以“虛”代“真”,電影是以“實”為“真”,一個是以簡練的肢體語匯自由靈活地於方寸舞台時空中書寫人生,一個是以鏡頭的切換組合隨意表現萬千世界,“虛”與“實”相統一的銀幕假定性是戲曲影像創作的基礎。兩方面處理不統一就會破壞影片的整體意境,即便是一些經典的戲曲片也難以避免這一問題,《周信芳的舞台藝術生活》中,周信芳在《徐策跑城》中精彩的絕活“涮步”與寫實的布景明顯相沖突,徐策邊走邊舞的步伐是虛擬的程式表演,與身后靜止的宮殿和樓梯,一靜一動明顯的反差顯得很不協調。而類似的問題在《霸》片則可以很好地解決,比如項羽出征時背后江水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流動圖景的虛擬效果,人物與畫面前后層疊的景深處理,很好地實現了環境襯托氣氛虛實相生的美感。

戲曲作為寫意的抽象藝術,處處以虛擬的審美態度表現生活﹔電影作為寫實的生活藝術,時時以假定性審美特性再現生活,兩者都以生活為創作基礎,存在共通之處,那就是戲曲的虛擬性與電影假定性的辯証統一。戲曲舞台作品銀幕化的過程,很大程度上是處理舞台時空虛擬性與電影時空寫實性之間的關系,戲曲的虛擬性是戲曲電影假定性的基礎,電影的假定性則為戲曲創作提供了自由創作的可能性,戲曲舞台是客觀存在的“框框”,但舞台時空是自由的,可以根據創作者的拍攝思路與演員的表演需要自由假定,根據戲劇劇目的情節特點,在現實時空中虛擬還原場景,演員置身其中表演,通過寫實環境中烘托虛擬的程式表演,恰當處理好鏡頭語言的介入,能夠營造出舞台所不能傳達的虛實統一的視覺效果。《霸》處理虛與實的手法,可以說是從大與小兩處著眼,大指的是空間處理的特點,突破了舞台的局限性,豐富了場景的變化和縱深感的延伸,比如在楚軍誤入漢軍埋伏的山谷,濃郁的中國畫意境的山景,以透視感的方式營造了空曠、縱深的真實感,為演員的表演提供了表演空間,很好地烘托了兩軍對陣的緊張氣勢。小的指的是局部細節甚至是表情的處理,比如舞劍之前霸王與虞姬之間的對飲,兩個人都明白這將是最后別離,彼此心照不宣。霸王說“如此,拿酒來”,虞姬道“大王請”時,導演有意隨著情緒節奏,把鏡頭推至項羽與虞姬的面部大特寫,項羽英雄末路的悲淚,虞姬生死難舍的情淚,兩人內心情感劇烈宕蕩,又都不點破那層窗戶紙,這種“隱忍”的情緒表達,仿佛洪水決堤之前的激蕩,緊緊抓住觀眾的情緒,持續推動到虞姬劍舞的別離。“悲歌別姬”的重場戲是全劇情緒的頂點,“夜深沉”、“哭相思”的曲牌悠遠悲鳴,虞姬的劍舞美不勝收,劇中用長達二十分鐘的時長完整地保留了這段表演,史依弘扮演的虞姬柔媚自然,舞中帶悲,3D技術的烘托下起舞的虞姬,仿佛是在觀眾面前左右起舞,營造出一種身臨其境的浸入式美感體驗。

三、結語

總的來講,3D《霸王別姬》是戲曲與電影結合尋求構建形態新突破的成功范式。在現代傳媒語境下,傳統藝術應該嘗試以新的視覺表意方式,激活戲曲古典藝術精神,在傳統與現代中架起戲曲藝術審美當代性的橋梁。

注釋:

①王弼.老子注[A].諸子集成(三)[C].中華書局,1959:24.

②崔嵬.拍攝戲曲電影的體會[A].崔嵬的藝術世界[C].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

③柳喆俊編著.3D虛擬現實設計[M].上海:東方出版社,2010:2.

④梅蘭芳.我的電影生活[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69.

⑤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M].崔君衍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

(作者系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博士生)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