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視角下網絡新聞事件探析
以畢福劍事件為例
摘要:“畢福劍事件”第一代傳播者身份隱匿,各次代傳播者和受傳者角色間或交替,網絡傳播媒介復雜化,以此為契機而發酵的網絡事件傳播和評議的速度與范圍是驚人的。可從心理學角度為這些現象尋求依據,並探討網絡異軍突起時代的網絡新聞傳播現狀,媒體和受眾發現、討論、挖掘新聞的心理及動機,從而更好地揭示網絡新聞傳播現象。
關鍵詞:畢福劍事件﹔網絡傳播﹔心理學
2015年,“畢福劍事件”引起網絡轟動,事件已過,但對畢福劍的新聞報道並沒有消失。近年來,網絡傳播心理學在拓寬研究方向,從心理學視角分析該事件和各個傳播要素,可以更全面地解釋新聞事件的傳播機理和網絡新聞傳播背后深層次原因。
一、“畢福劍事件”總括
2015年4月6日,一段疑似央視著名主持人畢福劍在飯桌上唱評《智取威虎山》的視頻流出,視頻中他邊唱邊戲謔,對毛澤東使用了羞辱性詞匯,稱他“把我們害苦了”等等。而后,畢福劍從央視屏幕消失,從此狀況不明。但是新聞的報道和解讀始終沒有中斷,自2015年4月到2016年6月,分別以爆炸、集中、分散、零星報道呈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內容從前期的熱烈討論、評議事件本身到對畢福劍相關人等的追蹤,再到探究畢福劍現今的生活狀態、就業狀況等。但無論如何,這些關注証明“畢福劍事件”余波未了,畢福劍始終沒有逃離公眾評議的視線。
(一)“畢福劍事件”之於當事人
雖然時下一些明星為了名利不擇手段,利用出位的語言和行為博取關注度,但此事件中,畢福劍名譽受損、工作不保,對其百害而無一利,顯然不存在當事人為牟利、博眼球而炒作的心理動機。所以,此事件是當事人不知情、傳播者身份不能界定,事實不明朗、偶然的、突發的,包含名人、丑聞各種要素集聚的特殊新聞事件。
(二)“畢福劍事件”之於傳播者和受傳者
首先,把視頻傳至網絡(稱“第一代傳播者”)身份不能確定,僅有的消息來源於網民的推測,並無明顯的証據指明﹔其次,受傳者:普通的網民、公眾號、各大門戶網站、權威媒體機構等﹔再次,由於事件在網絡的傳播、互動,傳播雙方互為傳播行為的主體,通過訊息的授受相互作用,形成高強度的傳播環流,最終形成輿論漩渦。
二、心理學視角探析“畢福劍事件”
(一)“第一代傳播者”選擇網絡爆料心理
納德·布羅德本特所指出的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一種以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即認定內在心理狀態的存在(如信仰、欲望和動機),強調人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對人的行為和當前的認識活動有決定作用。人們對網絡的認識和認知體系決定了個體行為:網絡媒介具有及時、便捷、互動、隱匿及傳播廣泛等特點,在媒介使用的“期望價值”上,網絡媒介滿足了個體的某種需要和期待,因此,網絡成為網民觀點表達、信息傳播的首選。
再次,由於匿名性而導致的傳播心理使網絡傳播實質上比現實生活更開放、更自由、暴露的東西更多,反之,網絡的虛擬性、公開性和自由性又促使了網絡的匿名化。匿名性減少網絡使用心理壓力的同時創造了暢所欲言的氣氛,此事件中“第一代傳播者”的網絡匿名,避免了直接的人身攻擊和評議。在傳播過程中,由於自媒體的加入,互為傳受雙方的身份模糊,自由意見的發表不受約束,從而使傳播面積更大、范圍更廣、速度更快。
(二)互為傳受者雙重身份的媒體報道心理
K·勒溫和E·托爾曼實驗研究証明:人和動物的行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他們期望得到所向往的東西而回避所厭惡的東西。①新聞媒體同樣期望傳播活動可以轉換成某種效益,所以這種效果的實現與獲取並非是盲目的,而是注重傳播內容設定以迎合受傳者。
新聞報道者根據受傳者心理推測傳播期待,進行技巧性報道以滿足受傳者或激發受傳者“潛意識”,吸引並利用受者興趣,通過解疑答疑來強化事件,達到擴大新聞影響力和傳播范圍的目的。具體表現在及時掌握事件發展動態,新聞標題多成疑問句式,滿足受傳者自我表現意願和釋疑沖動心理,內容“挑逗”受眾神經。如單仁平《畢福劍“不雅視頻”流出誰之過?》,大量問題式報道“你如何看待視頻中畢福劍的言論?”“對於將視頻發布到網上的涉事者,你怎麼看?”“你是否認為畢福劍會因此遭到封殺?”。
傳播活動一開始,就包含著媒體對傳播效果的設定,傳播主體期望通過傳播活動產生“預期效果”。不雅視頻爆出之前,就有畢福劍辱佛事件,這是繼龔琳娜、老鑼夫婦表演《法海你不懂愛》之后,再次發生的戲謔佛教祖師、挑戰娛樂底線事件。當今互聯網大容量存儲和搜索便捷等諸多特性,信息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而是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地累加,這種特性使網絡媒體方便整合和有效利用信息資源,隨時為自己的傳播效果服務。不雅視頻爆出再次強化公眾對畢福劍不良形象的追討,考慮到對公眾人物的興趣和事件的爭議性,媒體開始引爆公眾情緒。這種“借力打力”的媒體報道手法和態度在報道中經常可見,畢福劍壞了名聲、丟了飯碗,而媒體充分攪動網絡輿論場,增加了點擊量和閱讀量,收獲頗豐。(參見表1、表2數據)
注:數據來源於火線輿情網
(三)互為傳受者雙重身份的網民參與事件心理
勒溫認為,人的行為動力源於人的需要,而個體在需要的壓力下就會引起一定的緊張心理,待滿足這一需要的任務完成后,緊張和失衡的心理才能趨於平衡。②對於該類事件中網民心理動機分析如下:
1.信息需要心理。信息的功能是消除認識的不確定性,信息需要是受傳者的最基本需要,媒體應該滿足受者應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需求。網民對事件本身的關注就體現信息需要心理。
2.探究和求真心理。探究是人的先天本能也是心理需求之一。此事件不定性、爭議性、模糊性使得人們對其有著強烈的心理預期和尋求真相的需求,這種欲求心理必然刺激人們關注。
3.角色期望心理。受傳者的期望是對於傳播媒介滿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此事件傳播過程中,公眾一直都在期待媒體的信息滿足。
4.自我表現和強化心理。科溫頓認為自我價值感是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成功使人感到滿足,使人自尊心提高,使人產生自我價值感。尤其是“網絡紅人”和“資深媒體人”恰似“輿論領袖”,職業的需要並不能使他們的工作機械化,新聞事件的“不同觀點”更是體現了他們對自身存在感的強化和對自身某一領域的肯定,與其說是對事件本身的評述,不如說他們借此表達自己的獨立觀點和訴求。
(四)“畢福劍事件”傳播中傳受者的互動
傳受者的心理互動是指大眾傳播活動中,傳受者所不斷進行著的以媒介符號為中介的相互之間心理上的動態平衡。在此事件中,媒體和受傳者既是信息發布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受傳者從媒體得到信息,媒體引用轉載獨立觀點並加以評議,彼此互動,以此循環。起先,由於媒體沒有揭示真相,不能有效滿足受傳者的求知求真欲導致受傳者心理失衡﹔過程中,自媒體、公眾號對事件的“深度挖掘”在某種程度上填補了空白,滿足了受眾的信息需求,使心理趨於平衡,促使傳播過程的動態平衡。此事件呈現四大觀點:即批評畢福劍,譴責爆料者,譴責爆料者的同時公眾人物應秉有自我約束力和道德修養,同情畢福劍。話題的爭議性使互動內容上各有支持者,促使了傳播內容的動態平衡,即營造的輿論和觀點沒有完全偏指一方,所以事件依舊持續話題性。
(五)對於“畢福劍事件”的熱討心理學分析
首先,筆者看來“畢福劍事件”是極大撼動人們心理的網絡標志性事件,是網絡公共空間對個體私人空間侵蝕的表現,這種由己及人的網絡事件加深了人們對於網絡的不安全感和對於人際之間的不信任感。其次,網絡傳播特性導致傳統倫理價值觀和多元文化價值相互碰撞,傳統價值觀被挑戰和消解,人們的認知和觀點莫衷一是,加深心理天平傾斜,這在某些方面使人們面臨困惑和焦慮。再次,思考網絡空間應該被怎樣加以利用才能更好規避風險和危機。
通過對“畢福劍”事件傳播過程中的心理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1.個體認知的不同。人們在認識事物時並不像鏡子那樣被動地、精確地反映事物,而是主動選擇,因此對同一新聞事件認知會有不同。2.價值觀對人們的態度和行為起著規范和導向性作用。此事件中,主流價值觀遭到挑戰,人們形成的固有價值觀,即對工農子弟兵的愛戴,對毛主席的崇敬遭到“戲謔”,才會導致對於此事件的熱評。3.暈輪效應。事實上媒體的宣揚如同為名人的形象渲染一層“暈輪”,被光環照耀下的名人,爆出丑聞總是讓人驚訝,從最開始被人們高高舉向神壇而后被狠狠地摔下懸崖,畢福劍行為不符合公眾一直的角色設定和期待。4.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人們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潛意識中卻希望打倒偶像。每個人都有一種難以解釋的社會性沖動。”③人們對名人或偶像會有好奇到逆反心理的轉變。5.視頻引爆熱點。網絡把視頻放大,充分調動觀者的視聽覺感官,在這些感官共同作用下,使受傳者更加情緒化。
三、結論
人們的拓展與創意思維在事件后得到了延展。巧用“畢福劍事件”延展到“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聯想到畢福劍和宋江的對比“敢笑黃巢不丈夫”。可見受傳者對自身不知、未知的好奇和探究依舊持續,“畢福劍事件”依舊自帶話題度。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媒體碎片化時代,傳播者和受傳者在網絡中彼此交融,受傳者的能動作用進一步增大,因此,新聞報道同廣告一樣,需要找准媒介接觸點,加強對受傳者心理認知的重視和理解,提升報道技巧,時刻關注受傳者心理變化做“有效果”的報道,但同時保留自主權,不被不實輿論和個體利益綁架和挾持。再次,互聯網時代的輿論有其自身規律和特點,不良操作會危害網絡健康,加深網絡使用焦慮感和信任危機,因此要實時規范網絡傳播環境。最后,公眾人物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嚴格把關自己的行為,傳播正確的價值取向,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注釋:
①羅丹敏,張靜民.從傳播心理學角度探析“華南虎事件”傳播現象[J].新聞知識,2008(9).
②劉宏宇.勒溫的社會心理學理論評述[J].社會心理科學,1998(1).
③余秀才.網絡輿論形成的心理機制——以唐駿“學歷門”事件為例[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作者系廣西大學新聞學碩士研究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