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秋檔票房"觸底爬升"破五億 國產片口碑兩極分化

2016年09月18日07:12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秋檔票房“觸底爬升”破5億元收官

  中秋佳節慶團圓,電影票房在經歷了全年最低迷的一周后,也在月圓之夜“由虧轉盈”,中秋單日沖破2億元。截至17日22時,三天檔期票房累計約5.12億元,但仍遠不如去年中秋兩天假期的6.05億元。

  今年中秋檔相比往年熱鬧,中秋節“承接”了眾多從暑期檔撤檔國產片,前后三天上映新片多達13部,既有《大話西游3》、《七月與安生》、《麥兜·飯寶騎兵》、《反貪風暴2》等熱門IP劇,又有《追凶者也》、《我的戰爭》等著名導演的轉型之作,不過適合中秋合家歡的電影則如往年一樣稀缺。

  隨著中秋檔期愈漸火熱,是否有足夠優質的影片去填充市場?國慶檔即將來臨,票房這股上升的勢頭能否借勢提速?國產電影何時能真正走出低迷期?

  國產劇扎堆過中秋

  與前幾年不同,今年由於中秋節與國慶節相差兩周,相鄰的“雙節”並沒能形成一個10天左右的檔期。不過多部國產片經歷多次調檔后,依然在中秋節扎堆亮相。

  例如《大話西游3》兩次改檔,檔期最終確定在9月14日。第七部“麥兜”系列《麥兜·飯寶奇兵》本定檔7月22日,但最終片方決定換擋至9月15日,以避開目標觀眾重疊的《哆啦A夢》﹔原本將在暑期檔上映的《反貪風暴2》最終定檔9月14日﹔《我的戰爭》則由三月一路改檔至9月15日。

  業內人士分析,在2015年之前,中秋檔並未受到發行方重視,但隨著《港囧》的票房成功,2016年的中秋檔成了“香饃饃”,多部影片改檔至中秋上映便不難理解。

  從題材上看,今年中秋檔電影比往年更趨多元:既有用商業手法包裝的主旋律戰爭題材影片《我的戰爭》,又有改編自安妮寶貝的青春小說的《七月與安生》﹔既有警匪動作類型電影《追凶者也》,又有新派輕喜劇《非常父子檔》。

  不過縱觀近年的中秋檔,愛情片和警匪片依然唱主角,適合中秋團圓合家歡的電影仍寥寥無幾。

  中秋票房不如去年

  半個月前暑期檔的“慘敗”仍讓人記憶猶新。就在9月上旬,國內電影票房觸到了今年以來票房的谷底,9月8日更刷出了單日3060萬元的新低。直到中秋節前一天,5部明星陣容的大片同時上映,才迎來了拐點。中秋節當天票房報收2.07億元,環比漲幅高達107%。不過隨后的兩天票房卻有點后勁不足,單日票房均跌至2億元以下。

  據藝恩電影智庫顯示,2016中秋相比2015場次增長40.95%,觀影人次反而降低30.56%,票房亦降低32.51%。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受票補降低等因素影響,2016年觀眾的觀影熱情確實相比2015降低許多﹔二是2016中秋上映影片中並未有像《港囧》一樣形成“爆款”,話題熱度未被點燃。

  從新片的票房表現來看,截至15日晚,票房累計排名前三的新片中,《大話西游3》、《反貪風暴2》、《七月與安生》均為熱門IP劇。其中,《大話西游3》正式上映首日便收入8500多萬元,上映四天累計票房超過2億元,以絕對優勢領先。

  導演轉型之作獲贊

  對於熱鬧的中秋檔,業界和觀眾更關注的是這扎堆而來的國產新片能否捂熱電影佳作的“寒冬期”。有資深影評人認為,相比“隻能看顏”的暑期檔電影,今年中秋檔部分新片回歸劇情和制作上的競爭。

  其中,由曹保平執導的《追凶者也》在今年6月的上海電影節上把劉燁送上了“金爵影帝”的寶座﹔而聚焦“80后”復雜情感的青春片《七月與安生》則被選定為2016年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開幕影片。上述兩部新片在各大電影論壇上的評分也有不俗戰績,《七月與安生》在豆瓣網上的評分為7.7,《追凶者也》為7.5分,這也是近段時間以來觀眾好評度較高的國產電影。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秋檔冒出了兩部著名導演的轉型之作——曹保平一改“深沉風”在《追凶者也》裡玩轉黑色幽默﹔以拍攝驚悚片起家的彭順則在《我的戰爭》中試水主旋律戰爭片。盡管轉型效果褒貶不一,但這種創新精神則收獲了眾多點贊。(記者 畢嘉琪)

  ■觀察

  中秋檔主題少了點“合家歡”

  正當中秋檔電影艱難地刷新著票房數字之時,一個話題引爆朋友圈:“中秋團圓日,為何少見國產‘合家歡’電影?”

  哪些是“合家歡”電影?目前國內沒有電影分級制,我們不妨把“合家歡”簡單理解為“老少皆宜”。如果按國外“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的分級定義來篩選,今年中秋檔適合“合家歡”的片子確實與往年一樣寥寥無幾。當中最適合一家人觀看的《麥兜·飯寶奇兵》,還是因為主動避讓《哆啦A夢》,“退而求其次”才選擇了中秋檔期。

  一邊是影迷對國產“合家歡”電影的呼喚,另一邊卻是此類國產影片在市場上表現出來的乏力。

  同樣是主打親子,中秋檔新上映的《麥兜·飯寶奇兵》和《神獸金剛之青龍再現》兩部國產動畫片,單日票房和口碑還及不上走到檔期末尾的法國奇幻喜劇《九條命》。

  放眼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真人電影也罷,動畫電影也罷,“合家歡”類型的作品並不多見,高品質的更是鳳毛麟角。這與國產類型片日趨模式化不無關系,題材單一毫無新意,觀影群體也越來越窄:要麼是滿是套路的警匪片、愛情片﹔要麼是內容低幼的動畫片、兒童劇,而“既適合小孩,又吸引大人”的國產片確實少之又少。

  反觀美國PG級及以下的影片中,在適合孩子觀看的前提下,越來越注重成年人的觀感。不管是迪士尼經典動畫《獅子王》、奇幻喜劇《飛屋環游記》,還是最近的《瘋狂動物城》,都是“賣座又叫好”。這些內容“全齡化”兼顧趣味性和藝術性的好作品,其成功之道值得國內電影人反思和借鑒。

  誠然,無論在現實還是在電影中,“合家歡”這個概念就像潤滑油和黏合劑,滿足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對維系家庭幸福、社會和諧有著積極意義。作為全球票房第二的中國電影市場,“合家歡”電影大有可為。

  只是不管中秋還是其他長短假期檔,片單中若想出現更多引人矚目的“合家歡”電影,國內電影人先要跳出觀念上的局限,要“向錢看”,更要“向前看”。畢竟,隻有更多觀眾在電影院裡得以“合家歡”,才能推動國內電影市場欣欣向榮。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