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笑星趕場"笑果"難常在? 喜劇綜藝培養人才方長久

2016年09月19日07:27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笑星忙趕場,“笑果”難常在?

  《喜劇總動員》中,喜劇明星賈玲和影視演員陳赫表演小品。

  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期,可謂是喜劇綜藝節目的競技場:北京衛視的《跨界喜劇王》和浙江衛視的《喜劇總動員》,都將視角對准影視演員“跨界”表演,從收視情況來看,兩檔節目可謂不相上下,都位居前列﹔東方衛視則播出了由金星和王祖藍主持的場景喜劇類綜藝《今夜百樂門》,絲毫不甘人后。

  喜劇綜藝扎堆兒出現的現象,在前幾年出現過,但大浪淘沙,最后僅有《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等少數節目脫穎而出。看似操作容易的喜劇綜藝,其實門檻很高,推出一檔具有長久生命力的節目,難度極大。這個秋天,多檔喜劇節目混戰電視熒幕,“笑果”如何,還有待觀眾檢驗。

  現象

  不同節目喜劇明星頻“撞臉”

  在浙江衛視的《喜劇總動員》中,十多位影視明星將跨界和專業喜劇演員合作,而吳秀波與郭德綱將在節目中各自帶領一隊隊員。耐人尋味的是,吳和郭兩人此前曾主持過東方衛視播出的《歡樂喜劇人》,而《喜劇總動員》中的沈騰、“小岳岳”岳雲鵬、常遠等喜劇演員,同樣是《歡樂喜劇人》中的常客。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喜劇總動員》和《歡樂喜劇人》都是由歡樂傳媒制作,只是在不同平台播出,出現“熟臉”的現象毫不奇怪。同一位喜劇大咖“刷臉過度”,背后折射的是成熟喜劇演員的稀缺。上述人士說:“國內一線喜劇大咖,一隻手都能數過來。”

  從喜劇苗子成長為一名笑星,事實上殊為不易。曾參加過《歡樂喜劇人》編劇工作的俞白眉直言,近幾年大熱的沈騰、賈玲、岳雲鵬等喜劇明星,都有10年左右的舞台功力,“喜劇表演者一定要有常年直接面對觀眾的經驗,喜劇是一秒鐘的藝術,同樣一句話,可能換一個人說就不好笑了,靠的就是多年的經驗累積。”

  宋小寶的師弟小沈龍憑借“另類脫口秀”在網上大火。他直言:“‘撞臉’在當下難以避免,但隻要他們有新作品,觀眾就不會煩。”在《喜劇總動員》的第一期節目中,賈玲和陳赫合作的《你好,李煥英》,近期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刷屏。這部作品是賈玲為紀念去世十幾年的母親李煥英而創作,賈玲穿越回媽媽最年輕漂亮的時代,並幫媽媽圓了一個初戀夢,最后一句“媽,我好想你”,惹得無數觀眾紅了眼眶。

  困境

  10天出兩個作品時間太趕

  對於像《跨界喜劇王》《喜劇總動員》這樣的節目來說,一周一期的播出頻率讓創作者壓力巨大。俞白眉用“非常疲憊的趕工期”來形容周播喜劇節目。他直言:“時間上的緊迫性,決定了周播喜劇節目無法精雕細琢,很難出來像春晚語言類節目一樣的效果。”

  談及參加《喜劇總動員》,賈玲開玩笑說:“我的團隊一天當成兩天用,幾乎快崩潰了。”她直言,《喜劇總動員》每期創作的時間都特別緊張,“此前參加《歡樂喜劇人》的時候,是一周出一個作品,而現在是10天兩個作品,還要提前制作道具。”

  賈玲也透露,每期節目留給編劇的創作時間也就兩三天,“大家每天隻能睡三四個小時,連續工作20天,隻能先把劇本寫出來,再按照劇本裡的角色,找適合的演員排練。”賈玲團隊的編劇孫集斌為此向她抱怨:“原來我們寫一個小品,要不斷‘壓場’,聽取觀眾意見,最少都要一個月,我們現在違背了創作規律!”

  時間周期的挑戰還表現在節目時長上。一般一個喜劇節目都規定在10分鐘左右,在俞白眉看來,這個規定時間實際上並不利於喜劇創作。“如果最長隻有10分鐘,那第一秒就要出效果,沒有時間鋪墊,那麼隻能是誤會、錯位的場景,喜劇最大的效果就是來自意外,大家都熟悉了誤會的場景,就不可能好笑了。”他認為,喜劇節目的時長應該更靈活,兩分鐘的段子本身也很好笑。

  出路

  拒絕跟風培養人才方長久

  此前的喜劇綜藝市場,常有一個類型的節目火了,引來眾多節目盲目復制跟風的現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吳保和特別反感喜劇節目的跟風之舉,“喜劇不是人人都能做好,重點在於喜劇人的培養,目前有些節目策劃、編導乃至領導都還懵懵懂懂的,以為花錢請兩個大咖就行,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正如《歡樂喜劇人》總制片人辛唯嘉所說,“一檔喜劇綜藝想要好看,必須堅持原創,拒絕復制套路,這樣節目才能長久。”《笑傲江湖》做到第三季,就打出了“喜劇PLUS”的概念,除了傳統的語言和肢體表達,還加入鋼管舞、彩虹圈、籃球等道具加強搞笑。此外,節目還出現了“紙片人”(利用紙質平面道具搞笑)和“肚皮人”(在肚子上繪出表情圖案)等另類的“新喜劇”。

  作為目前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喜劇節目之一,《笑傲江湖》的成功並不偶然。節目總導演朱慧介紹,《笑傲江湖》三季做下來,摸索出了“50+30+n+1”的模式:50個電視喜劇導演,30個電視喜劇編劇,n個喜劇以及一個可以培養大量人才的體系。她強調:“喜劇節目不僅僅是看台上的一兩個表演者,還要看背后的架構。”

  事實上,近期開播的幾檔喜劇綜藝,也在節目形式的創新上竭盡所能。北京衛視的《跨界喜劇王》,採用“五位喜劇經紀人+五位跨界明星”的組合方式進行喜劇競技,鄧亞萍就是在節目中一邊打乒乓球,一邊抖包袱。節目出品人孫聞直言,如果說這檔節目最大的難點是看跨界嘉賓如何抖包袱,那麼最大的看點也恰恰是同一個,“我們嘗試用喜劇元素融合跨界明星的專業元素,創造出全新的藝術形式,而不是讓嘉賓單純來反串。”(記者 徐顥哲)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