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膽大心細+"利器"出鞘 網媒記者再打隴原報道攻堅戰

2016年09月22日09:34 |
小字號

來源:“網絡傳播雜志”微信公眾號

在甘肅這片祖國西北的熱土上,到處都是紅色的記憶、紅色的烙印。重走長征路,不忘先輩情。“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進行到第五站,網絡媒體對甘肅大地的採訪正在火熱進行。

網媒記者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參觀

觀察仔細視角獨特

故地頻現發展新貌

80年前,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輸送進步青年奔赴延安和抗戰前線,轉運蘇聯援華物資﹔在沈家嶺戰役的激烈戰斗中,多少革命先烈壯烈犧牲……80年后,當年的戰場故地早已硝煙散盡,這片大地已經迎來新的朝陽。老區人民在當地政府的帶領下,正一步步邁向小康。

網媒記者在蘭州市七裡河區魏嶺鄉沈家嶺村與村民交談

網媒記者用筆尖、影像展示著紅色故地的新變化。“重走長征路”和“扶貧”是本次採訪的兩條主線,一路走來,各媒體精心策劃,多角度、靈活的報道方式讓各種作品精彩呈現。從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到會寧紅軍會師樓,從年逾古稀的經歷過沈家嶺戰役的老人到會寧韓家集鎮精准扶貧對象的憨厚大叔,都被網媒記者的視野所捕捉。

網媒記者在蘭州沈家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採訪

千龍網記者馬文娟在第一天採訪沈家嶺村的時候,注意到一家挂有“科技示范戶”的院子,這原本是一戶低收入家庭,他們過去種植小麥,因收益低而改種經濟作物,如今家庭經濟狀況大為改觀,還成了村裡的科技示范標杆。馬文娟說,採訪需要觀察細節,留心一切點滴。若沒有一開始的細心發現,就會錯過這一鮮活的扶貧案例。

網媒記者行走在會寧會師橋

會寧會師橋有多少米?紅軍走了多少步?中國軍網的毛志文更關注與軍人有關的細節,她的作品《漲知識:紅軍長征“甘肅時間”》以背景資料將這些細節一一展現,呈現出中國軍網的獨特角度。

會寧韓家集鎮精准扶貧對象王海在家中接受網媒記者採訪

中國青年網的孫釗注意到了會寧韓家集鎮精准扶貧對象王海家的監控設備。據王海介紹,有了監控設備后,生產效率提高了不少。原先作為貧困戶的王海一家,如今借助高端設備養雞、養鴨,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細節的觀察不僅豐富了孫釗的報道內容,也更全面地展示了當地扶貧的可喜成果。

沈家嶺村紅色教育基地的紅色文化長廊中,習仲勛的一幅畫像讓中國干部學習網的張倩楠如獲至寶。她重走長征故地的首要任務就是搜集老一輩革命家的生平事跡,多角度捕捉老一輩革命家的風採,這對發揮黨校特色、教育新一代黨員干部意義匪淺。

“利器”出鞘新意盡顯

震撼視覺場景還原

正在安靜工作的VR全景相機

除了膽大心細,網媒記者的“利器”一出鞘,甘肅新長征報道更顯新意。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會寧會師塔、照片陳列室、屋外牆角、扶貧現場,總會有一台黑色的VR全景相機靜靜佇立。它的主人是光明網記者孫鵬宇,一個腼腆而不善言辭的80后小伙子。他告訴傳播君,VR適合360度展現場景,更能重現當年紅軍長征的一些場景,讓網友身臨其境。

VR全景相機

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劉珂君總是手拿VR設備,選擇安靜的地方邊走邊播報。她說,VR全景視頻和圖片的拍攝,適合某些場景的還原和宏大場面的呈現,“比文字和傳統圖片更有表現力,特別適合表現當年紅軍走過的舊址。”

手持VR設備工作的網媒記者

隨著“嗡嗡”的轟鳴,在會寧紅軍會師樓,一架航拍無人機閃亮登場。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記者安文劍熟練地操作著無人機升空、下降,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無人機特別適合拍大場面,可以空中鳥瞰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安文劍說,在報道甘肅新農村建設成就時,在田地平整的地方,也可以使用無人機進行報道,增加鳥瞰角度。

航拍無人機閃亮登場

在會寧紅軍會師樓,南方網記者張琳使用手持雲台相機一路細致地記錄著,據介紹,它的特點是攜帶方便、穩定性好,拍出的視頻經過后期剪輯可以呈現出“大片”般的視覺效果。

記者使用手持雲台相機進行拍攝

通過採訪,網媒記者觀察到,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當地貧窮逐漸褪去,落后的故地如今欣欣向榮,枯木變層林、沙石變柏油,而如今的這一切正是革命先烈的熱血鑄就的。在新的時代,網媒記者拿起了手中的採訪“利器”全方位報道革命老區的快速發展和全新面貌,向革命先輩致敬,征程永遠在前方,長征精神牢記心。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