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9期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象

以校園暴力事件為例

袁 博,石 靜
2016年09月27日15:4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隨著大眾傳播媒介技術的發展,媒介暴力表述方式日趨多樣化,媒介的暴力呈現與現實生活的暴力圖景之聯系也日益復雜。近年來,校園暴力受到大眾傳播的影響逐步進入公眾視野,成為眾多學者研究媒介暴力的方向之一,本文通過梳理媒介暴力研究的相關論爭,從媒介暴力的定義入手,通過大眾媒介的特點來分析媒介暴力的手段,並借助數據與調查尋找出媒介暴力與受眾攻擊行為的關聯,以便尋求媒介暴力研究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媒介暴力﹔大眾傳播﹔校園暴力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032-02

一、媒介暴力

格伯納將暴力定義為“有意傷害或殺害的公然武力表現”。在該定義中,暴力的發生是以雙方肢體接觸為前提,由此將暴力的定義局限在行為上。隨著人際交往的日益密切,暴力的表述方式變得多樣化,包括了財產暴力、家庭暴力、校園暴力、媒介暴力等。

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可從兩方面進行解釋:一方面,媒介暴力是指媒介內容暴力。指在電視、廣播、電影、報刊等大眾媒介內容傳播過程中暗含暴力情節,並對受眾的現實交往產生影響的一種現象﹔另一方面,媒介暴力指媒介本身,這種暴力體現在大眾媒介利用其特有的話語權對涉及相關媒介事件的雙方當事人實施的一種“暴力”行為。

二、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的概念,理論界目前並沒給出明確定義,可以查証的相關文獻中,大致可從“校園”和“師生”兩個主體進行解釋。因此,“校園暴力宜界定為發生在中小學幼兒園及其合理輻射地域,學生、教師或校外侵入人員故意侵害師生人身以及學校和師生財產,破壞學校教學管理秩序的行為”[1]。

上述概念主要從暴力行為發生的結果的角度來理解。一方面,被害人或施暴者既包括老師也包括學生,暴力行為的區域擴大到了學校周邊區域﹔另一方面,校園暴力也包括施暴者或受害人對學校的管理秩序和制度的暴力行為。由於筆者在本文中所要分析的校園暴力事件是以學生或學生勾結校外人員組成的群體為主體對在校學生所實施的暴力行為。因此,筆者將媒介暴力定義為:在校園內或周邊輻射地域,所發生的行為人個人或勾結社會人員主觀故意,客觀上造成他人心理或生理傷害或受到威脅的行為。

三、校園暴力事件特征分類及原因分析

根據樂思網絡輿情檢測中心對2015年上半年媒體曝光的校園事件數量進行檢測,僅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曝光就有42起。筆者從階段分類、男女生參與比例和施暴者人數三方面,對42起事件進行分類匯總,對媒介暴力事件特征進行梳理並得出如下結論。

1.校園暴力低齡化

微博視頻的曝光以及各類媒體的報道中,施暴一方為初中生的佔所有事件的69%,目前的校園暴力事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校園內或周邊地區,主體多為中小學生。

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社會閱歷淺、學習能力強,對社會有著強烈的好奇並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響。伯格納的涵化理論認為,接觸電視較多者比接觸較少者更容易認同電視所描繪的世界。媒介產品中暗含的暴力內容對青少年有誘導和培養的作用,甚至影響他們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對待社會的方式。

2.校園暴力女性化

社會對女性的角色定位是溫婉、知性、善良等,在日常認知中也常被當做是校園暴力的受害者。但是近年來,女性成為施暴者的案例數量卻在上升,根據數據顯示,女性暴力逐漸成為目前校園暴力的主要形式。

女性校園暴力相比於男性,形式更加多樣化。女性自身生理上處於弱勢,因此與男性單一化暴力解決方式不同,女性暴力一般會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結合進行。生理方面多與性相關聯:拍裸照、被扒光衣服毆打……上傳受害人視頻或照片,給其心理造成嚴重的傷害則是與心理方面有關。

青少年在生理與心理上逐漸成熟,進入叛逆期的他們開始追求標新立異,樹立自己的榜樣,力求使自己與理想的榜樣相結合。大量反映女性英雄主義或女性暴力題材的影視作品進入他們的視野,很多女性便受其影響,將自己代入到影視作品角色中。在這一類影視作品中,施暴者的角色充滿著正義色彩,暴力行為的產生隻為正義之事,因此,這類影片忽略了對施暴者行為懲罰以及受害中在暴力事件中疼痛感的描述,再這樣的氣氛渲染之下,青少年女性群體更容易將自己的暴力行為與電影中的女性英雄主義相結合,從而產生暴力行為。

3.校園暴力群體化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為主體的校園暴力事件中,施暴方在人數上都存在絕對的優勢,而受害方通常勢單力薄。對2015年上半年所曝光的校園暴力事件分析發現:施暴者一般會採用輪流暴力攻擊受害者或者一人主導的暴力方式,其余人員全程拍攝其暴力行為並發布於網絡,成為暴力旁觀者。

“許多時候,一群人最終考慮和做的事情是群體的成員在單獨的情況下絕不會考慮和做的,當人們身處由持相同觀點的人組成的群體當中的時候,信息的交流佐証並加強了彼此的觀點,他們因而更有可能走極端”[2]。在校園暴力中,施暴方的群體化使個人的理性思考被淹沒,加之青少年在網絡中與游戲伙伴協同作戰進行暴力攻擊,使得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暴力行為表現得更加殘忍和難以理解。

4.校園暴力網絡化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底,網民中初中學歷佔比為36.5%,高中/中專/技校學歷佔比為30.5%,網民繼續向低學歷人群擴散,網民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使得校園暴力網絡化成為可能[3]。校園暴力網絡化指的是,施暴者本人或群體其他成員將含有施暴內容的視頻上傳於網絡,給受害人造成二次傷害的行為。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一書中指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覺和感官的擴展或延伸,”因此,對於施暴者來說,拍攝視頻上傳到網絡是對他們暴力行為的延續,依靠人們的獵奇心理對受害者產生二次傷害。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游戲成為青少年娛樂消遣的新方式。網絡暴力游戲場景設計逼真,代入感極強,青少年在虛擬世界的破壞與虐殺中體驗快感,使真實社會和網絡游戲中的社會混淆,在現實社會中表現的更為暴躁,稍有不順心,就會選擇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此外,大眾媒介的議程設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集中報道優勢。媒體對各地的校園暴力事件進行披露,微博中的知名大V和反校園暴力的一些自發性組織在自己的微博對暴力視頻進行數次轉載,校園暴力話題一時間成為媒體頭條。作為傳播者,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呼吁相關部門嚴懲施暴者,但卻使得青少年群體認為校園暴力具有普遍性,並對類似事件的發生產生麻木感。另外,對於事件的細節性披露也會造成其他青少年的模仿,從而產生新的校園暴力事件。

四、從校園暴力中看媒介暴力現象的啟示

1.媒介對策

(1)媒介從業人員恪守“把關人”職責。新媒體時代中,受者與傳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打破傳統意義上傳播者的限制。新媒體以較強的時效性,吸引了大批受眾,很多傳統媒體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網絡信息加以簡單修改便形成自己的新聞報道。但網絡發布信息門檻較低,加之匿名性的特征,使大量的虛假信息在網絡中泛濫。這時,就需要信息的加工者以自己的專業素養作為基礎來對信息的真偽進行辨認,恪守“把關人”的職責,防止虛假信息的產生造成受眾的恐慌和不必要的社會矛盾。

在影視作品制作方面,媒介相關人員應加強對影視作品劇本的篩選,在以受眾是青少年為主的作品中,應在文本內容上加強對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使其對社會有更客觀的認識。

(2)傳統媒介與新興媒介的合作發展。在新聞報道方面,傳統媒體更注重新聞的真實性,報道題材以深度報道為主﹔新興媒介更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多以短消息為主。在媒介融合的發展趨勢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必須在競爭中合作,才能形成互利共贏的格局,才能更全面的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防止因信息的不全面導致更嚴重的人肉搜索行為給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2.政府對策

除了媒體行業自律之外,政府方面更應該完善現有的媒介管理制度,來對大眾媒介中的媒介暴力現象進行預防。

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來對大眾媒介所傳播的內容進行審查,將一些暴力內容細節嚴重披露的報道以及暴力情節嚴重的影視作品排除在大眾傳播的范圍之外。其次,對暴力畫面過於血腥的網絡游戲加強管理,甚至限制其在市場的准入。最后,政府應完善與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形成行業規范,限制不良媒體在互聯網中進行信息的發布﹔建立后台審核機制,對在互聯網中要發布的信息做好媒介的把關作用,防止不良視頻在互聯網中的擴散。

3.受眾對策

由於本文中所探討的媒介暴力現象是從媒介暴力角度出發的,因此在受眾對策中,僅以青少年受眾作為受眾主體給出建議。一方面,青少年應合理使用大眾媒介,防止媒介依存現象的產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與父母、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提高對現實社會的認知能力﹔學會利用媒介促進自身的發展和進步,運用媒介的優勢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青少年應加強媒介素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加強對媒介的認識,對新聞內容的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媒介所營造的擬態環境中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多方位多渠道地接觸媒介信息,做到不以偏概全。

參考文獻:

[1] 姚建龍.校園暴力:一個概念的界定[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0(4).

[2] 凱斯·R·桑斯坦.極端的人群-群體行為的心理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5.

[3] 前瞻數據-中國宏觀_行業產銷_行業經濟_全球宏觀數據庫 - 前瞻網[EB/OL].http://d.qianzhan.com/.

[4] 王玲寧.社會學視野下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5] 范紅霞.基於性別視角的媒介暴力研究[M].浙江:浙江大學,2013.

[6] 林秀娟.從涵化理論的視角分析媒介暴力對青少年的影響[J].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

[7] 郝雨,王祎.媒介暴力:類型、效應及控制[J].新聞記者,2009(6).

[8] 唐冰寒.網絡暴力對青少年越軌行為的影響:以風險社會理論為考察視角[J].實証調研,2015(4).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