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咖"明星實力被掩蓋? 回歸作品還是好演員

在《好家伙》中,李晨的演技受好評。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小別離》海報
《好先生》海報
《追凶者也》海報
黃曉明活躍在綜藝節目中。
前晚,《士兵突擊》原班人馬打造的戰爭題材電視劇《好家伙》首播,雖有不少爭議,但主演們的演技備受好評,觀眾紛紛感嘆,原來李晨還是一個演技派。其實這樣的“誤會”還有一堆演員,劉燁、黃磊、孫紅雷等“綜藝咖”、“網紅”,紛紛抓住合適的機會,重新展現實力派的光彩。不少觀眾感慨:好演員是時候回歸作品、再展演技了。
活躍在綜藝的李晨這次演技受到好評
《好家伙》首播后,在網友中引起了比較大的討論,最大的原因就是其主創班底與當年的《士兵突擊》基本一致。但在該劇被冷藏四年之后,關於它的口碑出現了比較大的爭議,有人贊賞說,作為一部戰爭劇有強烈的文藝追求,許多台詞玩出了哲學意味,也有人覺得該劇和《生死線》一樣不太接地氣,過於玄乎,配音和旁白有些怪異,剪得比較多傷害了故事的連貫性。
該劇講述了一個熱血沸騰的傳奇故事:皖南事變后,中共地下黨派出以蘆焱(張譯飾)為核心的“種子”完成重要任務。一直以憨厚形象出現在屏幕上的李晨,化身亦正亦邪的馬匪“時光”,扛起步槍馭馬飛馳,與張譯上演一場微妙的厮殺。李晨表示這是自己“近幾年最出色的作品”。不負所望,這一次李晨在演技上獲得好評,“很帶感,霸氣又撩人”,“這應該是他最突破自己的表演了,預感‘時光’會成為李晨最好的角色”。
由此,許多人開始想念作為實力派的李晨,“從《十七歲不哭》到《到愛的距離》,他都是靠演技吃飯的,后來他變成了跑男,躥升至一線,以力氣大、肌肉男以及與范冰冰的戀情長期佔據熱門話題。可是說起他的作品,好像想不起來”,“李晨演技本來就很好,只是綜藝上多了,讓大家忘了他是一名演員,我很期待他”,“依然記得吳哲,他一直是演技派,說他沒有代表作的人,李晨年少成名時估計他還沒出生”。 劉燁、黃磊、孫紅雷出新作
証明自己仍是好演員
實際上,不單是李晨,近兩年有不少實力派演員通過綜藝迎來事業的第二春,與此同時演員的底色逐漸被遺忘,隻有等到合適的作品出來,才有可能糾正外界的認知。
火爆了兩季的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孫紅雷的“人設”是迷戀自己美貌的“孫漂亮”,他表現幼稚,愛開玩笑,不時犯傻,和觀眾心中那個穩重的“余則成”漸行漸遠,更和他入行時刻畫的“大哥”角色差別巨大,而他靠綜藝人氣更高、影視作品不多的現實也使觀眾慢慢懷疑,孫紅雷還是實力派嗎?今年,孫紅雷推出了新劇《好先生》,雖然一開始觀眾批評綜藝讓他的演技減分,但最終予以認可:“一個男人二度成長的故事在孫紅雷的演繹下真實可信,他看到好友向自己的前女友求婚時的糾結、對前女友的指責有苦說不出的難過,都詮釋得很細致。”
和孫紅雷一樣,黃磊在這檔綜藝節目中以“神算子”出名。從風靡萬千少女的文藝青年變成發福的中年男子,是多多的爸爸,在微博上經常晒廚藝,此外他還給相親節目做導師,主持美食綜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真人秀上。但之前新劇《小別離》的熱播讓眾人對他的演技贊不絕口。戲中他扮演“忠犬老公”的形象非常自然真實,“中年偶像劇依然把我迷得神魂顛倒,好丈夫也是好爸爸,高度還原生活中的家長”。
最近熱映的《追凶者也》和《我的戰爭》也讓劉燁備受關注,“他再現硬漢的演技,完全和平時的逗趣形象不在一個節奏上,演活了‘宋老二’的‘軸’、‘一根筋’的特性,發揮空間雖不如張譯的大,但同樣在細節上很精准”。
此外,在《奔跑吧兄弟》中展現了超高綜藝能力的鄧超其實也是一個實力派,主演《烈日灼心》讓他榮膺金爵獎最佳男演員,他領銜的新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將上映,片中他飾演一名電台DJ,主打情感路線,和此前形象頗為不同,讓不少觀眾翹首以待。
演員心聲:演戲才是安身立命的手藝
談到演員身份被忽視的問題,劉燁承認,玩微博和參加節目都是跟著最時興的東西走,“這麼多年,可能朋友比較熟的就是火華社社長,或者《爸爸去哪兒》,我也拍了一些商業片,但是我覺得離我18年前入行時候的那種感覺越來越遠。有些知名度了,但是感覺離自己骨子裡的東西越來越遠”。他說演員才是自己最正經的職業,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手藝,要警惕自己到時候變成“網紅”和“綜藝咖”:“每年都要有作品出來,我是十多年前就得過大獎的人,是演技派出道,后來大家忘了。”
黃磊認為上綜藝節目只是讓自己更忙、讓觀眾看到他的時間更多,但內心是不變的:“我需要謀生,在這之外我還要過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比如舉辦烏鎮戲劇節,比如你們都看過我演的文藝片,這些我都很自豪。”他透露,明年會減少綜藝節目的數量。
在孫紅雷看來,盡管綜藝節目是一個快速成名獲利的渠道,但他對此的規劃很清楚:“上綜藝節目隻要你控制得好,把握適當,量別太多,我覺得它對於表演是非常有好處的。拍得太多,可能就有問題了,觀眾對你的認知如果總是處在一種很混亂的模式裡,會出問題的。”那他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呢?孫紅雷正經中帶著搞笑地回答:“我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演員,不是一個‘綜藝咖’,以后還是要好好演戲。”
他們需要為自己正名
與上述還能用真正的能力回歸演員身份的明星不同,有些人則是在網絡時代和綜藝狂潮中成了網紅或綜藝咖的代名詞,他們需要尋找機會為自己正名。
曾經在《中國合伙人》中表演靈光一現的黃曉明,之后飾演的角色很多走耍帥路線,角色也是差不多的杰克蘇類型,缺乏變化。此外,他前段時間不斷上綜藝節目,做各種跨界投資,但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讓人有些遺憾。
而在觀眾心目中,曾經的演技派李小璐無論是自拍,還是直播,給人的形象都有濃郁的“網紅”風。在網絡時代她有很多粉絲,女兒甜馨的人氣非常高,但她近年來缺乏家喻戶曉的角色。
謝霆鋒往昔也是80后男演員中的實力派代表,與張柏芝離婚后,他專注於拍攝美食綜藝節目,最近他更是打算開一間餐廳。好在下月即將上映的《驚天破》中,觀眾將有機會鑒定他的實力。
是時候回歸作品了 身處某個圈子,誰想要發展得好一些,都要適應這個圈子的規則,對明星來說也是如此,他們需要曝光率不斷、商業的回報和物質的填充,所以當綜藝的潮流滾滾而來,很少有藝人能抵住誘惑,不少明星因此加入真人秀。同理,在網絡時代,明星們會來個自拍、寫個段子逗網友發笑,讓個人形象更豐富,自身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大,片酬會越來越高。
可是,最近風向明顯變了,綜藝節目要調整,片酬會得到規范,明星要嗅到其中的變化,尤其是本身演技不錯的演員,甭管你再怎麼跨界,再怎麼火,都是時候回歸真正的表演了。
一個人闖蕩的年頭長了,有迷茫,甚至是走彎路都很正常,但不要忘記當初為了什麼而出發。身上的標簽再多,演員才是他們最正經的職業,是賴以生存的手藝,就像李晨,估計外界說他是綜藝咖的誤解很深,他這一口氣憋了很久,當他能抓住機會時,真正的光彩是不會被掩蓋的,觀眾就能發現:哦,他原來是一個好演員,這樣的評價應該是演員聽了感覺最驕傲的吧。所以,願每個人都能保持初心。(記者 曾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