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9期

挖掘地方文化資源提升作品文化價值

以央視系列專題節目《邊疆行》為例

單 偉
2016年09月28日15:0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系列專題節目《邊缰萬裡行》是CCTV-4《遠方的家》欄目打造的一個優秀、大型系列、紀實類電視節目。作品用線性旅行、多視角跟拍的紀錄手法,跨越廣西(起點)、遼寧(終點)等9個中國大陸邊疆省份,在遼寧丹東結束行程。該系列節目緊扣民眾生活、深入邊疆地區的文化、美景、民俗、民風在內的人文要素,直觀地展現了地域特色,成功挖掘了地方的文化資源,提升了電視作品的文化價值。本文主要從地域文化、風土人情、飲食藝術三個側面來探討《邊缰萬裡行》對邊疆民族文化的傳播,對觀眾愛國情懷的激勵,對主流媒介文化使命的踐行。

關鍵詞:地域文化﹔民俗民風﹔生活飲食﹔文化價值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02-02

一、引 言

系列專題節目《邊疆行》是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遠方的家》欄目組採用一集一地、系統策劃、長線拍攝編輯的一檔大型紀實類電視節目。片中以出鏡記者的邊疆旅行為引導、選取多視角跟拍的紀錄手法,採用邊制作、邊播出的方式,以廣西防城港市為起點,穿越了(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9個我國大陸版土內的邊疆省份,在遼寧丹東結束行程。該系列節目順時針拍攝記錄下沿途見聞,深入130多個縣市,貼近民眾生活、零距離觸及我國邊疆地區的文化資源、地理環境、民俗民風,在為海內外觀眾呈現出一個真實、鮮活的中國邊疆形象之外,還用新的視野、新的表現手法對我國的多元民族文化進行了實地報道和直觀性傳播,並通過挖掘地方文化資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價值。

在經濟、社會、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的電視節目涉及的內容和表達空間更加多元,收視率的爭奪,激勵了作品的優質化,口碑好的節目都有自身的特點。以《邊疆行》為例,它策略性地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價值,深度觸碰到了我國大陸的邊疆文化——因我國邊疆有多個少數民族聚集地,故《邊疆行》節目的主要內容就是通過對這些邊疆地區獨特的地域文化、民風、民俗、生活飲食的探尋、觀察,來客觀反映我國豐富多姿的民族文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傳播,更重要的是愈加牢固了觀眾對美麗中國的熱愛。本文主要從《邊疆行》節目對地域文化、風土人情、飲食藝術的三個切入面來探討該節目對邊疆民族文化的傳播,對愛國情感的隱匿宣泄,對主流媒介價值、使命的踐行。

二、地域文化

《邊疆行》是一檔紀實類專題節目,採用記者出鏡加畫外解說,以邊走邊看的導游方式,來引導觀眾進行觀影體驗,這種簡單的表現方式,從表面上看仿佛是一檔旅游節目,但是《邊疆行》在本質上超越了此類單純以風景、民俗為主線的旅游節目范疇,節目創作者真正擔負起電視人應有的社會責任,立足地域文化,將所經之處人們生活中的平常人、平常事、平常物用直觀藝術的手法真實再現,使原本真實的故事更生動、更典型、更打動人心、更具說服力和影響力,使蘊藏了多種元素和表意的地域文化變得形象、通俗、易懂,且生動有趣,滿足了人們渴望了解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文化生活和探索發現異域風情的心理需求和求知欲望[1]。

在《邊疆行》節目中,觀眾們隨同攝制組的記者一道,領略祖國邊疆各民族燦爛絢麗、既迥異神秘又魅力無限的藝術文化。在廣西境內可聽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州天琴”彈奏出的天籟之音,在雲南能見到唐代就有記載的德昂族獨特服飾,由銀子與藤蔑制做而成的花腰箍。尤其是《邊疆行》節目播出的第70集叫《世外靈壤博樂》,攝制組來到了被清代大學士洪亮吉曾經形容過的“西來之異境 世外之靈壤”新疆維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博樂市,節目當中水草豐美的賽裡木湖邊,蒙古族牧民祭敖包的虔誠不僅打動了攝制組,同時感染了觀眾,仿佛切身也感受到了這個獨具蒙古族特色的民族活動,尤其是祭敖包活動后牧民們彈奏的“江格爾”彈唱,是代代蒙古族牧民口頭流傳至今的一部英雄史詩,它與彈奏中所使用的樂器—— “拖甫秀爾” 一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都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族的特有藝術,歷史悠久。鏡頭裡呈現的江格爾彈唱,朗朗上口、旋律優美、慷慨激揚,藝術感召力強,畫面中的牧民們有的跟著彈唱節拍愜意地輕聲合著、有的瞇著眼睛感受著史詩中英雄的豪邁氣概,使觀眾們通過具象的電視畫面超越現實地理距離的限制身臨其境,不由自主地被畫面中的氣氛所感染。

三、風土人情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厚,尤其是祖國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由於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一些邊疆少數民族對外界來說相對神秘、偏遠。正因如此,其聚居地的生態自然和人文景觀得以較好的留存,才能為我們在今天的目光飽覽和精神遨游奠定難以復制的物質基礎。《邊疆行》就通過前期拍攝和后期編輯策劃、實施,將這些少數民族的秀麗風光、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在節目中挖掘、展現出來[2]。

在《邊疆行》節目中我們不僅能欣賞到壯美的來古冰川,見識到長白山採參人的放山習俗,還能探秘森林秘境察隅的僜人部落。坐落於西藏境內的察隅縣是一座既普通又特殊的小城,說它普通是當地沒有過多的藏族文化,相比其他藏區,這裡人口涵蓋了藏、漢、納西、獨龍、怒族等十個民族,要說其特殊是因為這裡還生活著一個未識定的民族——僜人,由於人數稀少全國隻有1400多人 ,僜人並沒有被列入五十六個民族之內,但他們同樣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僜人部落的房屋多是木板房,屋外壁皆用小鬆木做裝飾,但其樣式有特別的講究,房子上部用鬆木條拼貼成緊密三角形,其形狀代表“山”,緊挨其下是一根長長的鬆木條,其形狀代表“河”,房子下部又是呈豎狀緊密排列的鬆樹條,其形狀代表“懸崖”,由大山、河流、懸崖峭壁構成的裝飾圖案,就把僜人所生活的自然環境巧妙地描述了出來,這些象形圖案也寓意著僜人對大自然的敬畏與崇拜。看完屋外構思巧妙的裝飾,走入僜人居住的屋內,會發現房屋木板都是整塊豎起來裝的,見不到一塊橫的木板,這是僜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木制房屋建設標准,而屋內擺設的現代家具,融合了漢、藏等民族元素,這讓整個房屋顯得頗有特色,但具有僜人民族特色則是屋內牆壁上挂滿的各種牛頭,據僜人介紹這些牛頭有牦牛、有犏牛、黃牛三種,為長久保存,牛頭上不能刷漆,隻能刷動物血,因動物血密封好,先將動物血液放上半年再刷上去,牛頭就顯得又黑又亮。在家裡懸挂牛頭是僜人部落的民族傳統,哪家牛頭挂的多就說明哪家請客的次數多,牛頭的多寡是有很深的意義,牛頭,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權力的象征,是一個僜人擁有多少財富和權力的見証,僜人部落以往每年頭人選舉,村寨都要舉行一次宰殺牦牛的比富活動,以此競選頭人,競選中砍下牛頭最多者勝出,而這些牛頭也就成為獲勝者一生的榮耀。這是《邊疆行》節目中非常有意義的一點,它詳細、深入地接觸、報道了這些獨特的部族文化,讓外界通過觀看電視節目了解這些特殊的文化存在,理解這些文化,進而為保護這些文化貢獻力量。

四、飲食文化

豐富的飲食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按照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原理,食是處於最底層的人的基本需求,人們對於吃有著別樣的情感,別樣的詮釋和要求,飲食文化最能體現出一個地方、一個民族的特征。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美食琳琅滿目,在食材、烹飪手法、口味上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正如電視系列專題節目《邊疆行》節目中解說詞所說:“……要了解一個地方的人,先要看看他們吃什麼。”

跟隨《邊疆行》節目一路走下來,沿途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與風情、風光盡收眼底,而且攝制組搜索並篩選了各地極具特色的風味美食,並將其中最能體現本地地域文化的挑選出來呈現給觀眾。在廣西可吃到稱斤賣的“龍州米粉”,到黑龍江品嘗鄂倫春族特色家宴等,其中雲南省富寧縣人們吃的街坊美味“卷粉”,對熱愛生活、熱愛美食的人就有極大的誘惑力。通常來說,外地人會以為在雲南本地“米線”最普遍,不過在富寧人們早餐吃的是卷粉(一種米制品),外觀和做法類似廣式腸粉,是用優質的純白黏米磨制成漿,在蒸盤中蒸熟而成,但其吃法與腸粉完全不同(腸粉是盤裝,由廚師上桌前澆好湯汁),一人一碗,其調料有十幾種,根據個人口味放調料﹔此外,吃富寧“卷粉”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和“油炸米粑”組合,兩者被當地人稱為“天衣無縫的搭配”,它們原材料一樣,口感各具特色,“卷粉”鮮嫩綿軟,“油炸米粑”酥脆可口,卷粉的涼和油炸米粑的燙、卷粉的白和油炸米粑的金黃搭配在一起形成極佳的味覺享受,更有視覺上的美感,色、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在電視節目中表現一個地方的與眾不同,只是扁平地念念解說詞,就不夠鮮活生動,影響觀眾觀看的審美趣味,而《邊疆行》節目通過切入最具體的一個點來細致地體現出邊疆地區的特別之處,這種直觀的現場感有助於觀眾生成審美印象和文化感觀。

傳統、歷史、地方文化是《邊疆行》系列節目的立足點,節目組多視角展現、多元素表達的表現方式,尤其是真實、生動的整體風格,在強化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傳遞愛祖國邊疆繼而愛中國的情感化敘事上使節目內容更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感染力,通過挖掘地方文化資源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價值[3]。

參考文獻:

[1] (美)伯納德.孫紅雲譯.記錄片也要講故事[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

[2] 劉建華,(奧)鞏昕頔.民族文化傳媒化[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

[3] 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