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9期

BBC紀錄片對中式教育的影像構建

以《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為例

楊 哲
2016年09月28日15:45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2015年8月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在英國和中國播出后,受到了國內外各路媒體和國內網絡受眾的關注和討論,成為頗具話題性的紀錄片現象。本文試圖從紀錄片文本出發,探究這部紀錄片對中式教育及中國教師進行影像構建的策略,又構建出怎樣的關於中式教育及中國教師的形象,並試圖從文化差異的角度評價這種影像構建。

關鍵詞:紀錄片﹔敘事策略﹔中式教育形象﹔異文化視角

中圖分類號:G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12-02

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英文名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於2015年8月在英國BBC2台首播,並通過網絡在中國進行傳播。紀錄片播出后立刻受到了國內外各大媒體的關注,幾乎成為當時最熱門的話題。

一、創作背景

2015年,BBC啟動了一個試驗項目——“中國化的英國教學”。5名來自中國的教師,採用最傳統的中國教育方式,在英國漢普郡博航特中學的“中國試驗班”裡進行一個月的教學,試驗班由50名博航特九年級的學生組成。最終將由第三方對“試驗班”和該學校九年級的其他學生進行統一考試。試驗項目進行的一個月中,BBC全程跟拍,最終制成了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

據BBC新聞發言人介紹,這部紀錄片的初衷在於展示中英兩國教育的不同,“多年以來亞洲國家在核心課程中打敗英國,我們希望探索中式教育中的一些方法是否可以轉化到英國學校的課堂上。[1]”

二、影像構建的刻板化中式教育形象

20世紀20年代,美國著名學者沃爾特·李普曼在他的《輿論學》一書中提出了“擬態環境”一理論,李普曼把社會大眾比喻成被困的囚徒,傳播媒介就是制造影子的火光,大眾隻能看到傳播媒介構造的影像而非實物。這部紀錄片通過影像構建了刻板化的中式教育形象,給受眾提供了與客觀真實有所偏差的媒介真實。

1.古板、嚴厲的中國教師

在紀錄片中,中國教育者的形象由這五名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中國老師代表,他們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值得質疑。這部紀錄片給觀眾展示的中國老師形象,可以用兩個詞總結(古板、嚴厲)。五位中國老師以一臉嚴肅的表情出場,他們穿戴傳統,甚至稍顯保守,給人留下古板的印象。在紀錄片中,觀眾可以看到化學實驗課上楊君老師板著臉訓斥講話的學生、鄒海連老師在走廊裡“發飆”、趙薇老師瞪著眼睛拿著教棍指著黑板一遍遍教學生讀拼音。這些沒有背景的畫面成功地構建了古板、嚴厲的中國老師形象。

2.填鴨式、滿堂灌的中式教學方式

中式教學方式在紀錄片中的形象是填鴨式、滿堂灌、鼓勵與人競爭與應試教育。老師念幻燈片,學生記筆記,大大小小的課堂測試,超長的學習時間,這些場景在紀錄片中被反復呈現。在與英國教學比較的時候,紀錄片更是刻意通過贊揚英國教育的以學生為中心,反襯了中式教育方式的不科學、不人性。更具有說服力的是楊君老師對中式教學的兩句評價:“I deliver the knowledge and I write on board in a very traditional fashion.”(“我將知識寫在黑板上,以一種非常傳統的方式傳授。”)“It’s all done in books and papers and note takings.”(“全部過程都通過書本、講義和記筆記完成。”)這些直接引語無疑坐實了中式教學方式的形象——填鴨式、滿堂灌。

3.激化矛盾的教學結果

史瑞喬校長說:“I think i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ing just content and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我認為這就是僅僅傳授內容和注重理解的不同。”)在中國,中式教育取得了很好的考試成績,獲得了學生的認可﹔在英國,即使最后中式教育取得了比賽勝利,仍然被英國老師和學生質疑,相比考試成績,他們更看重學習的過程。例如在第一集的數學課上,鄒海連老師教授三角函數的知識,並讓學生記下相關的公式。學生紛紛表示不理解公式的意思,並說這些東西學會沒有用。五位老師的教學都遭到了學生的質疑,紀錄片最終給我們呈現的中式教學結果是激化了中國老師和英國學生之間的沖突。

總之,紀錄片制作方通過一系列的選擇成功地構建了古板、嚴厲的中國老師形象和滿堂灌、記筆記的中式課堂形象。在這部紀錄片中,學生壓力大、競爭激烈、學習時間長等一連串的形容詞似乎成了中式教育的代名詞,紀錄片中的中式教育形象最后可以用四個詞語概括——傳統、填鴨式、競爭殘酷、枯燥乏味。

三、造成形象構建偏差的敘事策略

1.人物設置上的二元對立。這部紀錄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分別是中國老師和英國學生,紀錄片通過一系列的選擇,給觀眾展示了中國老師和英國學生的對立。這種對立集中表現在紀律問題上。中國老師認為沒有好的課堂紀律就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但是英國學生在課堂上坐姿隨意,不經老師批准提問、講話。面對英國孩子,中國老師似乎毫無招架之力,他們之間的對立在面對紀律問題時變得更加突出。總之紀錄片通過一系列的選擇拍攝和採訪,構建了活潑好動、個性鮮明、勇於挑戰權威的英國學生形象。這些學生都有點不適應中式教育,不過這不能代表所有的學生都不適應中式教育。據《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有位叫特裡斯坦的學生表示,中國老師的灌輸式教育,對知識點的總結更加精准、直接,學習起來效率更高。但紀錄片並沒有這樣的鏡頭[2]。

2.情節設置上的沖突性。紀錄片主要拍攝的課程有數學、科學、普通話、語法課和體育課。這些課都與英國學校相同的課程進行了對比拍攝,但是這種比較是有選擇性地強化紀錄片的沖突性。觀眾看到英國數學課堂上師生間的互動更多,討論的氛圍更熱烈,解說詞也明顯有了情感偏向,例如“博航特學校採用的是更先進的教學理念”“按英國的標准,學校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即便同樣是對兩位數學老師的採訪,對中國老師隻呈現了他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認識,而對博航特老師則呈現了他對英國教育制度優點的陳述和對比試結果的信心。紀錄片中的中英化學實驗課、體育課等課程的對比非常明顯,在這些課程的對比中,填鴨式、記筆記的中式課堂形象得到了不斷地強化。

3.剪輯強化矛盾沖突。紀錄片作為一種影像藝術,會使用蒙太奇的敘述手法,將不同時間、地點的影像剪輯在一起,從而構建出全新的內容。這部紀錄片的剪輯不僅沒有客觀地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反而通過一系列的選擇強化了紀錄片的矛盾與沖突。

紀錄片在第一集介紹楊君老師的時候,解說詞提到她對中式教學十分熱衷,緊接著畫面切到對楊君的採訪:“我愛早操,我小時候就是一個領操員。我喜歡跟著音樂做這些動作。”單獨聽楊君老師的話,觀眾只是知道她熱愛早操。但是當她的這句直接引語和前面的解說詞被剪輯到一起,觀眾就被引導著得出這樣的結論,即楊君老師所代表的就是最傳統的中式教育,中式教育給人留下了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的形象。

此外,這部紀錄片的剪輯還採用了一些戲劇化的處理手法,給觀眾呈現一個個有關紀律失控的小故事。很顯然,故事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也更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紀錄片人物、情節的精心選擇,鏡頭的精心剪輯最終構建了傳統、填鴨式、競爭殘酷、枯燥乏味的中國教師形象。從文化差異的角度,也許我們還能找到反思這種差異和偏見的原因。

四、造成形象構建偏差的異文化視角

1.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差異。個人主義的思想雖然萌芽於古希臘,但作為一種社會政治哲學,其完備的理論形式最早在英國出現。在英國學校,學生一貫接受的觀點就是個人的價值高於一切,社會和國家都是達到這一切的手段。紀錄片用大段的時間來強調一些特殊情節,比如廣播體操和升旗儀式。從異文化的視角看,他們認為早操是中國老師訓練學生集體意識的方法。紀錄片片面的強調中式教育注重集體的部分,完全沒有表現出它對學生個體的尊重。

2.崇尚自由與重視紀律的差異。從英國自由文化的視角看,中國老師對學生的紀律管理要求“不要說話,聽我說”就是嚴格的、扼殺天性的。在這部紀錄片的鏡頭中,觀眾經常看到個性十足的英國學生被中國老師批評。這些鏡頭的選擇,好像在暗示我們強調紀律的中國老師與愛自由的英國學生之間矛盾很大。李愛雲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採訪中說:“他們坐姿不夠端正,或者不像中國學生一樣提問先舉手,都不叫紀律不好,隻要融入課堂就好。[2]”制片方帶著自己自由主義文化的優越感,先入為主地判斷中式教育扼殺了學生的自由權利。

3.崇尚理性與崇尚權威的差異。英國雖然不是理性主義哲學的故鄉,不像法國那樣曾經產生過系統的理性主義哲學,但英國人的理性精神並不亞於法國人[3]。在第二集,紀錄片呈現給觀眾的信息是李愛雲老師在向學生灌輸“父母永遠是對的”這一理念,事實卻是BBC制片方讓觀眾看到的是他們所認為的中式教育應該教給學生的東西。李愛雲在后期接受採訪時表示,她介紹“父母在,不遠游”的話題時,講到中國傳統認為“沒有不是的父母”,並發起了“父母都是對的嗎?”的討論,也就是說這其實是討論的課題,而不是理念的灌輸。BBC制作方固執己見的認為中式教育就應該對老師的話絕對服從,他們通過影像的選擇構建了一個迥異於英國理性文化的中式學校形象,即服從權威。

紀錄片對中式課堂有選擇性的拍攝也反映了這點,他們總是選擇老師在講台上講課,學生記筆記的場景,並認為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填鴨式、滿堂灌教育方式。

這部紀錄片通過精心挑選向觀眾展示了中式教育形象。基於異文化的視角,紀錄片中的解說詞、人物設置和結構排布都帶有明顯的傾向,最終通過影像給觀眾呈現了與真實情況有所偏差的中式教育形象——傳統、填鴨式、競爭殘酷、枯燥乏味。

如果不考慮這部紀錄片對中式教育形象構建的偏差問題,借助此片巨大的傳播影響力,中英教育問題再次被推向了輿論高峰,許多長期存在的問題從另一種文化視角得以審視,這些都從另一層面倒推了社會對教育問題的反省。

參考文獻:

[1] 劉珜.BBC制片人英國校長回應中國嚴師PK英國熊孩子[J].北京青年報,2015-08-08.

[2] 李邑蘭.“請你不要笑,嚴肅點” 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裡看不到的[N].南方周末,2015-09-10.

[3] 李玢.英國的文化價值觀念與教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4(3).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