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9期

做一個全民閱讀時代的“悅”讀人

劉大誠
2016年09月28日16:41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本文對當下的中國人均圖書低閱讀量表示了關注,從數個方面分析了其原因,對國家倡導的全民閱讀進行了肯定和贊美,並從一個出版人的視角,指出出版社既是“全民閱讀”的受益者,又是責任主體、參與主體,理應擔當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重任,實現新時期中國出版人的出版夢。最后從保護眼睛的角度,倡導大家多讀紙質圖書,不要做“低頭一族”。

關鍵詞:全民閱讀﹔全民“悅”讀﹔數字出版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128-02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是4.35本,韓國人是11本,法國人是20本,日本人是40本,而猶太人是64本。2012年,中國人均紙質讀書閱讀量略有提高,為4.39本,2013年則為4.77本,雖有提高,但相比韓國人、法國人、日本人的閱讀量,卻仍要低的多,更不用說與猶太人的相比了。各國每年閱讀量的統計數據,一次次沖擊著國人的眼球,低閱讀量已經成為人們詬病的話題。

一、閱讀“去哪兒”了

杜甫曾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名句,宋代曾有詩句“書中自有黃金屋”,顧炎武曾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些都反映了古人愛讀書、樂讀書的風氣。新中國成立后,中華大地上也掀起過讀書熱潮,那時候讀書看報蔚然成風,形成了良好的讀書氛圍。但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的紙質圖書閱讀量卻降到了一個如此低的水平,如同當頭棒喝,雖無情、卻清醒地揭示了一個事實:許多人已經漸漸遠離了閱讀,尤其是越來越缺乏深度閱讀。

君不見,如今許多人似乎總是匆匆忙忙,忙著趕路,忙著聚會,忙著工作,卻不見幾人在靜靜讀書。而在公交車上、地鐵上、火車上、馬路上,更常見的是低頭一族,拿著手機、PAD等,刷著微信,玩著手游,看著視頻,甚至有人開車等信號燈時也不忘低頭看一眼。如此,不由得讓我們慨嘆這個社會的匆忙與浮躁。那麼,我們再審視一下自己呢,還有幾人能做到靜下心去讀一本書?去沉澱自己的心靈?在靜謐中感受閱讀所激發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二、閱讀被它們“堵”住了

現狀如此,不能不讓人警醒,為什麼中國人現今閱讀量如此之低?筆者分析應該有如下幾方面的因素。

第一,許多人沒有養成讀書的好習慣。一個好的讀書習慣的養成,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的,需要從小就培養,但是在目前的應試教育環境下,很難讓孩子從小就拿出很多的時間來讀書。而大學生經常讀的書是考研、考級的書,目的性很強,而對於一些大眾類的圖書則很少涉及。但讀書沒有養成好的習慣,帶來的卻是有書讀不進、有味不會品啊。

第二,讀書時間少。沒有時間被許多人用來當不讀書的借口。現在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為了生活和工作忙忙碌碌,心情浮躁,擠不出多少時間來讀書,有些人就算有時間,也靜不下心來讀書,而是把時間都用在聚會、逛街甚至玩手機、打游戲上了。而其實讀書不需要你有多麼整的時間,哪怕隻有片刻閑暇,隻要你能拿起書,用心讀,讀進去,你就會品味到書中蘊含的一些道理,明白書中講的真諦。

第三,圖書價格偏高。圖書價格偏高是許多人不買書的一個理由,另一個是人們能從網上看到許多免費的圖書,則選擇紙質圖書的就少了。人們獲得知識、信息的方式和渠道的多樣化,確實對傳統圖書閱讀帶來了時間分流和功能分流。

第四,沒有形成很好的圖書館讀借書機制。圖書館建設的少,更有一些大學圖書館專業圖書多,且不對外借閱,加之圖書館還、借書麻煩,造成了圖書館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圖書館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陣地,但是現在還沒有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1]。許多人因為缺乏借書的地方,於是又少了一個讀書的理由。

第五,廣大農民工沒有很好的機會或者說場合去讀書。雖說農村建設了很多農家書屋,但是很多農民工因為外出務工,並沒有享受到這個便利政策,而他們在城市又沒有很好的保障機制,能夠讓他們讀到書。

第六,傳統圖書發行體制弊端和市場分割、壟斷,嚴重制約了圖書業的發展,使得優秀圖書不能很好地佔領市場,也影響到讀者閱讀水平的提高。

三、從全民閱讀到全民“悅”讀

可喜的是,國家已經注意到了國民低閱讀量這個現象。從2014年起,全國兩會已經連續三年把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倡導全民閱讀,凸顯出其是國家戰略的地位不可動搖。“倡導全民閱讀”首次寫進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在兩方面會有促進作用:對於社會、政府、國家來說,在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方面增加投入,適應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的需求構建專業化、大眾化的網上閱讀平台等,是“全民閱讀”能夠得以實現的基礎﹔對於更多的個體來說,雖然讀不讀書是自己的事,但從內心來講,恐怕誰也不願做一個“不讀書”的人。“全民閱讀”受關注,真正的意義恐怕也在於此。倡導全民閱讀也好,立法保障全民閱讀也罷,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全民閱讀成全民“悅”讀,從讀書中收獲快樂,豐富個人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給人智慧,進而提升民族素質,提升一個國家、民族的文明水平[2]。

隨著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戰略的提出,公眾閱讀量也在逐年增加,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由2011年的4.25本增長到2014年的4.56本,並且成年人數字化閱讀率也有大的增長。這都是可喜的成果。“少兒閱讀是國民閱讀的基礎”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書香伴成長的家庭親子閱讀推廣活動受到了廣泛歡迎﹔針對進城務工人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啟動“書香中國e閱讀”工程試點工作,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借助運營商手機閱讀平台向北京、上海等地的進城務工人員全年免費推送優質電子圖書和期刊﹔進行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升級,改善機制,重視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等。

四、出版四部曲,推進全民閱讀

而作為出版社應該怎麼做?可以說,推進全民閱讀活動,出版社責無旁貸。出版社既是“全民閱讀”的受益者,又是責任主體、參與主體,肩負著傳承文化的重任[3]。如何提供更多滿足不同讀者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的出版物,成為推動全民閱讀、實現書香中國的有功之臣,是每家出版社都要積極思索和解決的課題。相信各出版社一定能在全民閱讀活動中不辱使命、奮發作為,擔當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重任,闖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閱讀的成功之路,實現新時期中國出版人的出版夢。

首先,出版社應該本著精益求精的精神,多策劃出版一些精品書,多出常銷書、暢銷書。如果出版社的產品在市場上沒人購買、沒有讀者,就無法實現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當然也就無法回籠資金,那出版社還能怎麼生存?反之,出版社如果乘勢而上、積極作為,擴大自己產品的讀者群,也就增加了潛在的市場銷售份額,擴大了市場佔有率,也必然會促進出版社的大發展。

其次,出版社要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發展和大眾閱讀的需要做好出版工作。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讓孩子從小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是重中之重。要多了解孩子的閱讀狀態、閱讀需求、閱讀誤區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出版社應該在此基礎上,多出一些充滿正能量的精品少兒圖書,甚至引進國外優質圖書,使之對孩子有良好的引導,讓孩子從書中汲取精神營養,健康成長[4]。也可以有目的地多出一些面向農民工的、面向老年朋友的圖書。隻要出版社精心策劃出版,相信出版社能夠在保証兩個效益的前提下,為“全民閱讀”大業添磚加瓦。

再次,社會既需要專業的學術書,也需要普及性的大眾圖書。出版社既要出版一些營養豐富然而相對精深的學術著作,也要出版通俗易懂的接地氣的大眾作品。相信出版社隻要能找准讀者定位,精准策劃,肯定能使出版社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最后,要學會適應全媒體時代,創造性地開展出版和閱讀活動。數字化、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出版的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支撐,許多出版社都建立了自己的數字化網絡平台,從而能夠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五、發展數字出版,保持讀紙質書習慣

書籍是我們終身學習的工具,在怡情之時,也能讓我們增長聰明才智。閱讀是思想的碰撞和升華,是一個人獲取知識、修身養性的最佳途徑,閱讀的意義就在於提高自己,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和國家的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因此,用制度來保障對全民閱讀的服務,讓我們看到了國家推行全民閱讀、構建書香社會的決心和信心,相信在全民閱讀政策的呵護和激勵下,必將形成一種全社會愛讀書的文化氛圍。

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下,既作為出版人又作為讀者的我們,肩負著雙重任務,我們既要發展數字出版,也要保持愛讀紙質書的好習慣。數字出版滿足了許多人的及時要求,也是一種未來出版的趨勢,出版社應該把它作為未來工作的重心,大力發展數字出版,讓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齊頭並進,使出版事業欣欣向榮。

手機閱讀、網絡閱讀等數字化的閱讀比紙質閱讀內容更加豐富,這是技術發展的必然,數字化閱讀正越來越展示著它的生命力,但筆者還是不得不倡議讀者要加強對紙質書的閱讀。手捧書一卷,淡淡墨香情,紙質書帶來的是愉悅的享受,寧靜的思考,讓你學到的是更系統的知識,更能讓你感受到出版人和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但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的“屏幕閱讀”,卻多是在機場、車站、公交車上打發無聊時間的淺閱讀,臨時會給你帶來一些碎片式的知識,但是不深入、不系統,久之,還容易讓人浮躁,反而不利於學習知識[5]。且紙質書相比於電子書更能保護眼睛。尤其是青少年,進行“屏幕閱讀”多了,對眼睛非常不利,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現在的孩子近視率比十年前已經大幅提高,保護眼睛已是迫在眉睫。所以,建議讀者尤其是青少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要多閱讀紙質圖書,不要再做“低頭一族”。

多讀書,去享受心靈的寧靜,汲取知識的力量,感受世界的多彩吧!相信在全民閱讀的氛圍中,越來越多的人會拿起書,做一個“悅”讀人!

參考文獻:

[1] 宋志博.微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全民閱讀微服務探討[J].圖書館研究,2014(6).

[2] 孫曉梅.淺談全民閱讀與民族素質的提升[J].才智,2014(10).

[3] 江作蘇.讀書厚度決定民族高度[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6.

[4] 周海霞.推進全民閱讀的若干措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4 (24).

[5] 楊嵐.文化傳承視角下全民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J].編輯之友,2014(5). 

(責編:劉雨霏(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