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科技報道很難懂?看人民日報記者怎麼寫!

研究事兒
2016年09月30日10: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最近,《人民日報》科技視野版開辟“我在科技一線”專欄,推出6篇體驗式報道:

《我當地震觀測員》(記者:喻思孌)

《我給大熊貓當“保姆”》(記者:寇江澤)

《海洋預報是這樣產生的》(記者:劉詩瑤)

《養豬是門技術活》(記者:蔣建科)

《我全程見証了地圖生成》(記者:劉詩瑤)

《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記者:喻思孌)

為採寫這組報道,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科技採訪室的記者,走進四川深山參與地震觀測,遠赴青藏高原見証尋找化石,來到北京郊區體驗現代養豬……一篇篇貼近、真切的報道,生動再現了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斗和敬業精神。在互聯網時代,這種深入一線的體驗式報道,對讀者的閱讀體驗更顯珍貴,對記者的成長也凸顯價值。

科技報道怎麼用體驗式採訪?體驗式採訪報道有什麼特點和亮點?對此,讀報君的同事撰文,寫了一篇《 難能可貴的體驗式報道》閱評文章,進行了提煉和展示。 

科技人物寫不好?那是你貼得不夠近哦

體驗式報道,是記者參與被報道者的工作或生活實踐,親身體驗其酸甜苦辣的一種報道形式。新聞學前輩藍鴻文認為,在此過程中,記者的參與意識較濃,筆尖要帶著感情,寫出自己的感受,而這正是打動讀者的關鍵所在。

科技工作者的報道,特別是典型人物的報道,不可謂不多,但普通科研人員的工作、生活、精神狀態到底如何,這也是讀者非常感興趣的方面。這組“我在科技一線”專欄報道,聚焦的是一線科技工作者,更接地氣。尤為難得的是,記者沒有一味追求“高大上”,而是深入了解科研人員的苦惱事、煩心事,讓人看到地震觀測隊員因為科技水平所限、無法准確預測地震而被誤解后的無奈,看到他們常年在野外工作、無法照顧家人的苦楚……如果我們不深入一線採訪,顯然難以得到這樣全面真實的第一手材料,展現科研人員立體、豐滿的形象。

人民日報記者劉詩瑤(右)在向測繪隊員學習使用全站儀

親眼目睹,親身體驗,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在《我在青藏高原找化石》一文裡,記者跟隨中科院古脊椎所的考察隊員,踩著約兩隻腳寬的路上山,“雙手扒著土層向前挪行”。在《我全程見証了地圖生成》一文裡,記者傾聽測繪隊員在荒天野地遇到毒蛇和野獸的遭遇……這些艱苦甚至危險,唯有記者身臨其境,才能感受,才能發現,才能自然而然地讓筆下流淌真情,寫出有溫度的好報道,從而大大增強讀者對科技工作者的敬佩之情。

一絲不苟、精益求精,是科學家的品質,但隻有與他們近距離接觸,挖掘生動的細節,才能給讀者留下經久難忘的記憶。這組體驗式報道因為眼見為實而細節極為豐富。像大熊貓飼養員把飼料精確到“克”,這樣的事一天做到不難,但日復一日,天天如此,就不能不讓人感動和感慨。像國家海洋局的科研人員,為了保証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的海洋預報精准無誤,在孤島上一呆就是30多天,“沒電沒水,吃喝靠補給,睡覺隻有一把躺椅”,這樣的事例更見平凡中的偉大。這些精心採擷的細節極其珍貴,串在一起,鑄成了科學家們真實高大的群像。 

科技報道拎不清?那是你功課沒做好哦

體驗式報道,用在科技記者身上,一個重要功能應該是,讓平素艱深難懂的科研工作“化繁為簡”、通俗易懂,從而解疑釋惑,並激發讀者、特別青少年讀者對科研的興趣。這一次,6篇報道都作出了令人欣喜的嘗試。

比如,《我全程見証了地圖生成》一文中,首先現場體驗“釘圖釘”“搖輪子”——這個形象的比喻一下子把等高線的標注過程解說到位。測量坐標、電腦繪圖,按不同類型地圖的需要培養要素、重新美工,這些程序雖說復雜,但條理清晰,相當於給讀者上了一堂地圖科普課。

人民日報記者蔣建科親身體驗為母豬加飼料

體驗式報道預先做好功課,了解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在現場求得答案。每一項科學研究,涉及的都是專業性強的問題,記者平常要有積累,至少要提前看足材料。《養豬是門技術活》,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科研題材。為什麼豬在固定的地方吃、睡,快長的豬是不是打了激素?半年出欄的豬營養夠不夠?資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來到豬場和科學家邊養豬邊探討,均得出明確的答案。這說明,即使貌似普通的科研題目,要寫好也要下一番苦功。不然,有聞必錄,見啥寫啥,就可能浮皮潦草,既不專業,也不引人入勝。 

網絡時代做新聞,深入生活更有價值!

體驗式報道的優勢,體現在能更真切地了解事物真相,更方便地獲得需要的材料,了解到其他採訪方法難以了解的情況,寫出更生動更感人的報道。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長期存在的價值。在互聯網時代,體驗式報道更為珍貴。

“我在科技一線”專欄報道,証明在互聯網時代記者更需要多到一線採訪。現在,信息碎片化現象日趨嚴重,很多新媒體一味追求“短平快”,更有不少網絡媒體以轉載為主,舍不得或者認為不值得投入較多時間、人力深入生活,真正的第一手資料成為“稀缺”資源。這時,以體驗式採訪為基礎的原創性報道就顯得彌足珍貴。這樣的報道越多,就越能顯出“萬花叢中一點紅”的獨特效果,成為我們取勝於其他媒體的一個亮點。近兩年,《人民日報》推出的“記者調查”版取得很大成功,原因也在於,紙媒仍然有優勢,隻要我們扎實採訪,堅持到基層,到一線,就一定能夠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深,人深我特”。

由此感到,在互聯網時代,體驗式報道尤其重要,而且這是“走轉改”的一種重要形式。這次“我在科技一線”專欄採訪活動,資深記者率先示范,做最普通的喂飼料工作。青年記者攀高原,入盆地,出大海,不僅經受了體力的考驗、意志力的磨練,更是一次以科研人員為榜樣、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練兵。從文章中不難看出,記者都樂於把自己當作“臨時隊員”,甘當學生,虛心請教,細心體會,從而較完滿地實現了這次採訪的目標。

體驗式報道,成就的是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報道。“如果你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有此名言,同樣的道理是,如果我們寫得不夠好,那是因為離得不夠近。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在新聞信息海量出現的今天,要做到高人一籌,最管用的方法之一,恐怕還是深入深入再深入。

撰稿:蘇長虹 編輯:耿磊 統籌: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