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換了套路諜戰精華還在嗎 缺少燒腦細節創新成噱頭

2016年10月01日07:32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換了套路 諜戰精華還在嗎?

  《雙刺》中的祖峰、王子文

  《胭脂》中的陶昕然

  作為一個成熟的類型,諜戰劇從來都是男人的戰場,主推硬派燒腦和激烈對抗,女性角色負責當花瓶,或者是被視為拉低智商的拖油瓶,但最近這個定律有了新的變化。《麻雀》主打偶像牌,《胭脂》中,趙麗穎成為主導懸念的女特工﹔《雙刺》中,王子文與祖峰一步步推進情感線索。這些創新觀眾能接受嗎?

  《胭脂》更像偶像劇

  天才人設首次應用到女主身上

  正在浙江衛視熱播的《胭脂》中,趙麗穎飾演的藍胭脂從一個學生機緣巧合之下化身干練女特工,不僅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幾次三番被“測試”的過程中,其高超的推斷能力和記憶力也得到完美的展示。這種天才人設在以往的諜戰戲中並不少見,但是這次,天才人設的光環首次放在了女主角身上。

  在第一集中,趙麗穎假扮盲人,憑借聽、摸、猜和閨蜜馮曼娜玩起了游戲,她穿梭於混亂的人群,卻可以精確分析出與其附近路人的身份,甚至還能發現他們的可疑之處。此后,在成為正式特工之前,藍胭脂再次被“測試”,不僅完成了難度升級的問答題,更說出了落在桌子上的花瓣的准確數量。同時,藍胭脂在馮家找到碎紙片的細心,和面對馮曼娜母親進入房間時的冷靜表現,都讓其特工素質越來越凸顯。對此,有網友表示,“這個技能我給滿分”、“趙麗穎的戰斗值有點強啊”、“女主角簡直是開挂了,被傲嬌又機智的胭脂圈粉了”,“第一次看到女性視角的諜戰,很有新鮮感,這就是女版《偽裝者》?”

  不僅改由女性主導劇情推進,從播出的片花來推測,接下來《胭脂》將會有不少宮斗劇和偶像劇中常見的劇情:藍胭脂和馮曼娜肯定要姐妹反目了,而且將一直對抗到底,另外,胭脂極有可能和男一號和男二號都有感情糾葛。

  從目前來看,已經播出的數集獲得了劇情緊湊、主角搶眼的贊聲,但是也有不少細心的觀眾找出了細節的瑕疵。比如,藍胭脂巧借潤滑涂料將手從手銬中抽出,但隨后她與日本武士一起墜海的畫面中,藍胭脂卻牢牢抓住了欄杆,有網友發問“她手上的涂料還沒機會擦掉吧?這麼光滑,腳下還拖著一個胖子,請問摩擦力是什麼時候回來的?”藍胭脂被宋勉救下后,不但對其之前用槍威脅的事隻字不提,甚至還熱情地自報姓名,要與對方交朋友,“這我就不懂了,是為了劇情需要而失憶嗎?”

  此外,藍胭脂受邀來到馮曼娜家中參加其生日派對,席間馮母悄悄偷走其包中的胭脂盒欲奪取重要情報時,以聽力敏銳著稱的藍胭脂卻並未察覺,觀眾認為這個情節不免有些“打臉”。

  《雙刺》更像家庭劇

  大丈夫小嬌妻要帶動全劇

  同時,前晚開播的《雙刺》是祖峰今年繼《代號》之后的第二部諜戰大戲。這部劇的主角不同於以往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深潛”人員,而是多了不少家庭生活的部分:祖峰飾演的彭剛與王子文飾演的彭剛妻子吳佩欣首次會面就有“發嗲”的情節,由此,一對本來氣焰萬丈的夫妻卻在會面的一瞬間熄了火,但一個是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一個是國民黨軍統骨干,兩人因為立場和職業不同,揭示出了不一般的夫妻關系。

  而與以往諜戰劇要不停設置懸念、讓觀眾“猜猜猜”不同,該劇一開始就亮明身份,以大丈夫、小嬌妻的情感模式來帶動全劇,因此更像是一部生活劇。但也有人表達了不同意見:“生活元素太多了,直接就叫民國家庭劇不就好了?雞毛蒜皮的事多了反而顯得狗血。”至於祖峰的表現,大家感覺很新鮮,“儒雅的祖峰不少見,賣萌的樣子確實難得。”

  導演牟曉杰也承認,該劇的情感部分比以往相同題材的諜戰劇大大增加,比重高達50%,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稱作是“諜戰情感劇”。他認為,情感元素的增加,不僅不會丟失諜戰劇的精華,反而會讓你來我往的爭斗更具看點。

  演員採訪:陶昕然“這會是我又一個代表作”

  陶昕然在《胭脂》中扮演趙麗穎角色的閨蜜馮曼娜,但此后這兩個角色反目成仇。近日陶昕然接受採訪,稱馮曼娜將是她繼《甄嬛傳》裡的安陵容之后又一個代表作,因此無論是拍攝期間還是后來的配音和宣傳工作,即便身懷六甲,她都相當看重,盡自己所能地全力參與。

  “就是那種既簡單又復雜,既直接卻又深藏自己的情感,她渴望愛與被愛,信任與被信任,但最終卻沒能逃過命運的安排。她后面的極端行為、偏激和冷漠,一切都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生活震蕩帶給她的。”陶昕然如此評價自己的這個角色。雖然從人物設定上看,這可能又會是一個和“安小主”一樣不太招觀眾喜歡的角色,但身為專業演員的陶昕然對此並不在意:“曾經的安陵容已經被網友人身攻擊了,現在我覺得遇到這樣的角色是幸福的,制片人和導演把這樣一個特別難演的角色交給我,我很開心,感覺很幸運。”

  其實,和趙麗穎一樣,《胭脂》也是陶昕然的第一部諜戰劇,雖然很喜歡這個角色,但由於自己的個性和馮曼娜之間幾乎天差地別,所以整個拍攝過程她十分痛苦和糾結。她透露,有一次劇組在拍一場她和陸毅的戲,前一天做准備時她就覺得不順,到了現場更是覺得哪兒都不對:“我不知道怎麼了,那是一場很精彩的戲,為什麼我們要用這種平鋪直敘的方式,說幾句冰冷的台詞,把走位走完而已?這樣去呈現那個階段的曼娜是很不負責任的。我走到房間的窗邊,突然就嘩地淚流滿面。”

  讓陶昕然高興的是,拍完這部戲過后沒多久,她就懷孕了,然而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擺在了陶昕然面前:得知自己懷孕之前,她原本已經答應了要自己給馮曼娜配音,可拿到配音台本的時候,她卻打了退堂鼓。“好多頁台詞,而且很多都是那種痛徹心扉、歇斯底裡的哭戲,當時肚子裡的寶寶隻有4個多月,孕婦如果特別激動的話,對寶寶很不好。”幾經糾結,陶昕然終於和劇組商量出了解決辦法。“后來他們把配音的量給我減了四分之三,這四分之三戲份的聲音,需要錄音師費很大的功夫把各種雜音去掉。也許有隔壁劇組‘預備!開始!’那種跟我的台詞疊在一起的雜音,他們全都要處理掉。”

  即便如此,整個配音的過程對陶昕然來說仍然是艱苦而漫長的。“那個錄音棚很密閉、空間很小,因此我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本來他們給我的量,我覺得大概半天就能配完的,結果我配了一天半。有些戲實在看不過去,覺得雜音太多了,后期太難處理了,比方說隔壁劇組放炮、開槍,於是我忍不住去補配了一下音。”

  記者觀察:套路可以變 基本不可變

  強化情感、弱化諜戰,這是近幾年諜戰劇非常明顯的一個變化,除了《胭脂》和《雙刺》,《麻雀》也是如此,李易峰和周冬雨在戲中的情感互動也引來熱議。可以說,這種變化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諜戰戲的“貓捉老鼠”等諸多技巧和招式,前面的經典已經做到極致了,從《潛伏》、《黎明之前》到《懸崖》、《紅色》莫不如此,留給后來者施展的空間越來越小,怎麼辦呢?如今的主創相當於在螺螄殼裡做道場,隻能尋求一些創新。

  不得不看到,這種變化也和越來越多偶像演員主演諜戰有關。因為,戲中雙方或多方斡旋與平衡的情緒,人物身上的壓抑、糾結和痛苦,隻有活到一定年歲的中年諜報人員身上才能表現,因此,吳秀波、孫紅雷、張嘉譯等大叔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角色富有硬漢氣質,成了許多女性觀眾的偶像。

  但是,年輕演員的出現,諜戰戲必須採用年輕化的敘事視角,男女情感、菜鳥特工的進化等,都是一些必要的套路改變。不過,不管如何改變,諜戰戲最吸引觀眾還是燒腦的細節,驚險如走鋼絲般的劇情,如果這些不能做到完美,所有的創新就是一個噱頭,是入不了觀眾的眼的。(記者 曾俊)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