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李晨力作時隔四年終於播出:"好家伙"必有后勁兒

2016年10月02日06:26 | 來源:北京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李晨“好家伙”必有后勁兒

  作為娛樂圈備受關注的男明星之一,《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等電視劇作品讓李晨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真人秀《奔跑吧,兄弟》中他成為了體力擔當“大黑牛”,“大塊頭大智慧”一度成為許多女性的擇偶標准﹔而和國民女神范冰冰的甜蜜相戀更是讓他一躍成為“中國最幸福的男人”。這些他人看在眼裡的春風得意,似乎始終不能讓李晨真正痛痛快快地開懷大笑一次,因為由他擔任監制並主演的電視劇《好家伙》,塵封四年還未能與觀眾見面。李晨透露:“四年間我自己還有很多幕后英雄都在為這部劇的順利播出而不懈努力”,直到《好家伙》於9月26日在北京衛視開播,李晨心裡的這塊石頭才算是正式放下了。

  飾演反派大呼“有演頭”

  在《好家伙》中,李晨飾演國民黨重臣屠先生的接班人時光,從小被教導要“割舍憐憫之心”的他,雷厲風行、鐵血無情、效忠於黑暗的地下王國。這有別於以往李晨或英俊瀟洒、氣質斯文,或錚錚鐵骨、硬漢十足的形象。“戲裡面大部分的好人都是死於這個人物之手,挺顛覆以往我自己塑造的形象的。”李晨一句話總結說。

  不過即便如此,李晨也並不認為時光就是一個壞人,“劇中所在的那個年代裡,並沒有明確的好人、壞人之分,每個人都在為了各自忠於的信仰而努力,我應該算是‘壞家伙’那個陣營裡的一個‘好家伙’。他更像是一個有些矛盾、糾結,迷失了方向,但一直在找尋內心信仰的鐵血男兒。”

  在拍攝的過程中,李晨也曾多次和蘭曉龍探討角色,“我覺得蘭曉龍筆下的這個人物比我呈現出來的更凶狠一些,我在表演的過程中還把他往回調整了一下,讓他變得善良一些”,如他們商議將為了生存而殺馬、吃馬肉的戲份刪除,因為他覺得“時光狠辣的外表下其實隱藏著一顆善良的心”﹔而為了更好地體現時光內心的糾結和掙扎,他還多次懇求編劇“把自己寫死”,在他看來,手上沾染了太多鮮血的時光,死亡是他贖罪的方式,也是他最好的歸宿。

  從《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到《生死線》,再到《好家伙》,李晨可謂是“蘭式”作品的“四朝元老”,正因為有著多次合作的默契,李晨對蘭曉龍的作品風格可謂是了如指掌,“我真的非常喜歡蘭曉龍的劇本,因為他劇本裡有一股獨特的勁兒。”“幾乎不寫廢戲,沒有什麼場次裡面的人物和情節是拿出來注水的。”他表示,“蘭曉龍的對白和人物設置是非常有意思的,他所有作品的成果大家都看得到,都是豆瓣的高分劇。”

  《好家伙》播出以來,有人評價“好飯不怕晚,四年的等待是值得的”,也有人認為“太復雜了,有些看不懂”。對此,李晨回應稱,《好家伙》曾經被認為是業內最難懂的劇目,可以說是最燒腦的一部戲,人物派系非常復雜,很多演員在拍攝過程中都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這看似是一個抗戰劇,實則講了太多關於人性、情義、信仰的東西,是一些人逐漸發現自己內心當中新大陸的那種過程。”跟蘭曉龍其他幾部作品一樣,《好家伙》也“注定是一部有‘后返勁兒’的戲”,希望觀眾能沉下心“仔細品味它的台詞、背后的深意,會越看越想看”。

  為保制作主動片酬打折

  《好家伙》從戰爭入筆,著重探討了理想、信念、權力、物欲等多個命題,塑造了一系列辯証的“哲學式”人物形象,並展現出了恢弘的歷史下的世事艱辛和人性扭曲……正是因為題材有些晦澀難懂,一些電視劇制作團隊考慮到市場和觀眾的接受程度后都有些望而卻步。

  在這樣的情況下,編劇蘭曉龍跟張譯討論過后,開始自己著手召集人馬,張譯一句“組織現在需要你”把李晨從深圳召喚回了北京,憑借與蘭曉龍多年的默契合作以及兄弟情深,讓李晨“不看劇本,就沖著這個人”而接下《好家伙》的監制以及主演的職務。隨后三人又力邀著名導演簡川 加入團隊……還請到了攝影師黃偉進行指導,較為超前的電影式的拍攝手法無疑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李晨隻好把腦筋動在自己和好兄弟的頭上,“我和張譯商量好了片酬打折來拍這個戲。”

  原以為能給觀眾獻上一份視覺上饕餮盛宴,但拍攝結束后又迎來了新的難題——播出平台望而卻步。李晨回憶了當時的困境,“拿著片子去四處游說,但都是各種碰壁。其實在播出前,有兩次都走到了最后拍板的環節,但最后都不了了之。”這樣的經歷讓主創們像坐上了過山車,“覺得有可能了,突然又不行了,讓人心裡起起伏伏。”此次《好家伙》確認定檔北京衛視后,李晨一度喜極而泣,套用一句流行且俗套的話,他和兄弟們為了這部劇真是用盡了洪荒之力。

  不僅是一眾兄弟,就連女友范冰冰都在背后出了不少主意。李晨為播出的各種奔波忙碌和如鯁在喉都被范冰冰看在眼裡,9月21日范冰冰發布了一條長微博,訴說李晨這幾年的不容易,“那天,他眼裡泛著淚光跟我說《好家伙》終於要播了,認識他這麼久,沒怎麼見過他的眼淚,但我知道,這是他心裡的執念。”之后范冰冰更是多次發微博力薦《好家伙》,李晨採訪中還笑稱她為“義務的宣傳委員”,對女友的感謝之情溢於言表。

  對於瞬息萬變的中國電視熒屏而言,四年多的時光,足以讓一部劇從熱門的收視種子,變成冷僻的壓箱舊款。近期,《麻雀》、《胭脂》等口碑度較高的諜戰劇也在播出,觀眾難免會將幾部作品進行對比,當被問及“在收視率上會不會有壓力”時,李晨表示:“我們其實是拿了四年前的東西出來,跟現在的作品放在一起去比,我總覺得我們可能多多少少是吃虧的。”這其中也包含著李晨心中的些許無奈,“盡管蘭曉龍的作品本身會有一些超前意識,但是我不知道當時這種超前意識隔了四年還會不會超前。”對於收視率問題,李晨也表示:“現在能與觀眾見面,對於我、對於整個劇組來說,能夠播出就是勝利。”(馮遐)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