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6年8月上

關於暖新聞的探索與思考

郭韶明
2016年10月10日15:16 | 來源:青年記者
小字號

國外興起正能量新聞

2015年初,有著多年媒體從業經歷的阿裡安娜·赫芬頓開始反思長期以來關於新聞的定義。2015年2月,赫芬頓宣布赫芬頓郵報新的方針,專注於正能量新聞。

赫芬頓的轉向讓人意外。但她同時強調:正能量新聞不是那些簡單的心靈雞湯,會心一笑的片段,也不是討人喜歡的動物等(不過,他們還會給讀者大量這樣的故事)。赫芬頓郵報將致力於講述普通百姓和社區的故事,聚焦普通人面對挑戰時是怎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最后如何成功應對的。通過這些故事,赫芬頓希望可以產生一種積極的感染力。已有的數據表明,赫芬頓郵報是Facebook上被轉發最多的媒體,積極的故事是讀者最願意瀏覽和分享的。赫芬頓相信,人們想要更多建設性和積極向上的故事。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位社會心理學家Lisa Williams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這個現象:那些扯動我們心弦的事故、痛苦和不幸聽得越多,我們越傾向於“撤離”,不再有那種強烈的願望去提供幫助了。

無獨有偶。美國沃頓商學院教授Jonah Berge與同事Katherine Milkman,曾在2013年對紐約時報為期6個月郵件分享最多的報道進行分析,也發現人們更傾向於分享可喚起積極情緒的新聞。從華盛頓郵報的訂閱新聞“the optimist”到紐約時報的“Fixes”欄目、解決問題新聞網(Solutions Journalism Network),以及Upworthy和NationSwell等網站,都是新聞業對這種形式的嘗試。

中國青年報的暖新聞實踐

中國青年報《暖聞周刊》創辦於2016年1月15日,主打向上向善好活法,做有溫度的新聞。《暖聞周刊》在報紙端是中國青年報的一個周刊,每周五出版,目前包括封面、在線故事、圈裡圈外、青年之聲四個版面。

封面設有中國青年報第一個全媒體專欄“暖心”,每期刊發一個溫暖人心的故事,並關聯視頻和H5專題作品。封面設有“暖評”專欄,由評論員曹林主筆。“暖城”,則聚焦城市中溫暖人心的故事。

在PC端,中青在線設有“暖聞周刊”專欄,除呈現展示報紙端《暖聞周刊》的內容以外,突出呈現有圖文、視頻和H5專題的全媒體專欄“暖心”,設有“互動”“暖訊”等欄目,每天更新。PC端的“暖聞周刊”適配移動端,通過中國青年報官微、移動瀏覽器就可進入。在“冰點暖聞”客戶端,則設有暖聞頻道。《暖聞周刊》探索網報跨部門融合的新運行機制,由《暖聞周刊》項目組負責運營。

在線故事版的定位,是報道互聯網領域的熱點事件、熱點人物,以及被互聯網改變的生活方式。圈裡圈外版是一個基於“朋友圈”的版面,成為從社會學角度研究朋友圈話題的樣本,在后來的操作實踐中,關注范圍逐步拓展為互聯網人際。青年之聲版,做青年關心的話題,服務青年成長,維護青年權益,利用媒體的優勢給青年實際的幫助。

在前期的項目討論階段,項目組碰撞出一些新的欄目。比如“GOOD NEWS”就是一個優質專欄,每期刊發一個在社交網絡上轉載量較大、具有普遍關注度的溫暖故事。作者看到的可能是一段視頻,也可能是一個新聞,需要做的是把這個故事講得有個性、有人情味兒。如《他為無家可歸者造了一輛“睡眠巴士”》《這間餐廳提供選擇“二次人生”的菜單》《穿越70年的愛心接力》《如果那時候我也收到過這樣一封信就好了》等,每一篇都稱得上精彩。這個欄目一直在持續,也是《暖聞周刊》最穩定、反饋最好的一個專欄。

再如“一周暖聞”欄目,精選四條國內外近期發生的觸動我們情感的新聞事件,並作出評論。這是一個很好操作也很難操作的欄目。說它好操作,是因為體例是固定的,看起來並不難。說它不好操作,是因為這樣的欄目操作時間久了,選題難免會重復,各種拾金不昧、好人好事、殘疾老師的堅持、老年人的溫情等故事,不可避免地都來了,而且趨於同質化。這當然是編輯不願意看到的。

暖新聞是一種什麼氣質的新聞

一位給中國青年報長期寫稿的作者,在對《暖聞周刊》做了一段時間的文本分析后發文《比慘不是正能量》。一個盲人的馬拉鬆,兩腎徹底壞死還堅持上課的大學老師……作者直言,看到最近報紙集中刊登類似文章,有點不能理解。不是說身殘志堅、熱愛生活的故事不勵志不感人,可是如果說起正能量,就是身殘志堅、生離死別、抗災搶險、舍身為國,就是人民教師一心扑在學生身上自己的孩子不認爹媽,這種對正能量的解讀實在是太過狹隘,“弘揚正能量不應該淪為比慘大會”。

有段時間,編輯也經常會被問到《暖聞周刊》的定位,似乎很難避免進入“好人好事”“老弱病殘”的怪圈。那麼在具體操作上,我們應該傳遞什麼氣質的新聞?

首先需要清楚的是,傳播正能量的暖新聞不是“雞湯文”。關於正能量,科學的解釋是:以真空能量為零,能量大於真空的物質為正,能量低於真空的物質為負。而理查德·懷斯曼在《正能量》一書中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網絡上轉載率很高、公眾號上動輒就10萬+的雞湯文,的確柔軟、溫暖,但所有雞湯的本質都只是暫時的安慰劑,在生活中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而理想的正能量新聞,應該是新聞中的主體和普通人一樣都會遇到各種麻煩,在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困局中,新聞中的當事人找到自己的解決方式,並且把這種力量傳遞出去,影響更多的人。

第二,傳播正能量的暖新聞不是“悲慘世界再現”。拾荒老人、好人好事、身殘志堅、苦中作樂,當然是值得頌揚的,但是過多地刊發這些新聞,隻會讓人覺得身處“悲慘世界”,實際上並沒有跟讀者建立起真正的情感連接。真正的情感連接應該是,新聞報道說的就是每個人正在經歷的事,並沒有距離太遠,從情感上來說讀者是去了解和認識新聞中的當事人,而不是去可憐他們。更重要的是,從這些事件和情緒中,我們傳遞怎樣的精神面貌。

第三,傳播正能量的暖新聞不應該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現實中的很多人,對正能量有一種本能的抗拒,他們可能並不清楚正能量的真正內涵,但是一提正能量這個詞他們就反應過度了。正能量在“漢語盤點2013”中當選年度國內熱詞,但后來被多數80后、90后關在了門外。

實際上,正能量的外延很廣。我們會討論熊本熊,因為它本來就很暖﹔我們會討論熱播韓劇,因為它裡面藏著很多暖元素﹔我們會討論公眾號“嚴肅八卦”,因為作者把娛樂新聞寫得那麼具有人情味兒﹔我們還會用圖片講一個漂亮的故事,二孩時代、帶著女兒環游世界,都是既養眼又符合時代節奏的選題﹔《看,爺爺七十二變》講的是給爺爺拍照的時尚攝影師,他把爺爺拍得那麼時尚又可愛,難道不暖嗎?這些,顯然更符合人們的閱讀品位和心理期待。

我們想要的正能量新聞,可以是洋氣而呈現“大暖”氣質的,它包括更好的生活方式,一種社會新職業的一天,涉及一種現象或事件的優質討論,某一國家正在進行的對弱勢群體的默默支持……不一而足。

讓暖新聞回歸新聞本位

問題變得簡單了。人們需要接受那麼多暖新聞嗎?當然。他們不需要考慮接受,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他們正在經歷的日常,但視角又高於日常。

《暖聞周刊》封面的“暖心”欄目,是每期《暖聞周刊》裡分量最重的。其中一期《向上的生命線》講述中央美術學院食堂服務員汪化畫畫的故事。汪化從未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出於內心驅動進行創作,最初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是“勵志榜樣”,如今人們叫她“素人藝術家”,公眾顯然更願意接受后一種叫法。《一家五代燈塔守望者》聚焦“燈塔工”這一職業。100多年來許多燈塔工守衛著這片海域,葉家是最特殊的——五代男丁當過燈塔工。文章從77歲的爺爺講到29歲的孫子,講述這一家人的生活方式,他們是如何面對孤獨的。故事的主角很平凡也很普通,故事的最終呈現卻讓人格外感動。

《暖聞周刊》正在回歸一種更為真實的新聞視角,更關注普通人不被關注的一面,尋找他們自身蘊含的能量。專注於講述故事裡的人是如何面對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困境,不需要去刻意渲染,隻需要還原它的本來面目,已經足夠有力量。(作者為中國青年報文化副刊部負責人,《暖聞周刊》責任編輯)

參考文獻:

①田智輝 趙璠:《〈赫芬頓郵報〉:互聯網報紙的典范》,《中國報業》,2015年第3期

②【英】理查德·懷斯曼:《正能量》,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