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高貴冷艷”公眾就想笑
有人說,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評論員,不再需要職業評論員了。這種看法是膚淺的,職業評論員是不可替代的。你有自媒體,能寫評論,甚至篇篇閱讀量10萬+,成為網紅級寫手,但你不一定具備評論員的素養。評論員的一個核心素養就是:好好說話,說人話,站在公共立場平和地表達“理中客”觀點,既沒有迎合民粹情緒的草民腔,也沒有“高貴冷艷”的精英腔,既不感性泛濫充滿文藝腔,也沒有過度理性的上帝視角,總能在理性與感性、常情與常理、精英表達與大眾認知間找到一種平衡,不一驚一乍,不標新立異,不走向極端,不迎合某個群體,立於中流做一個公正的旁觀者。
職業評論員在公共機構和理性訓練中形成的這種平衡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具備。時下網紅評論很火,動不動就10萬+,但很多評論讀著總感覺不對勁,跟普通人認知的常情、常理、常識有一定的距離,雖有一定的合理性,卻總會把那麼一點兒合理性推向極端,以真理在握的絕對口吻和粗暴方式說出來。這樣的評論能在情緒傳播中迅速贏得很大的閱讀量,卻經不起事實和邏輯的推敲。比如,有一種以“高貴冷艷”姿態示人的評論就讓人很反感。
比如,大眾表達朴素的愛國熱情,這很正常。愛國是一種本能,當國家利益受到損害,或在某個特殊的全國性節日,民眾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國家的熱愛,這是人之常情。可立刻會有一種“高貴冷艷”的評論出來嘲諷這種愛國表達,仿佛大眾都是被“洗腦”的,而自己才是清醒理智的。喊愛國的都是膚淺、諂媚的,像自己這樣永遠保持一種批判的、攻擊的、反對的姿態才是高貴的。評論可以指向那些非理性的愛國方式,可以痛罵那些抵制的、砸車的、搞內耗的,但對普遍人正常的愛國表達應該尊重。
比如,一位享有盛譽的文化名人去世,網友為表達哀悼,在微博、微信裡給逝去的名人點蠟燭。立刻會有人站出來批判普通人點蠟燭,稱其是跟風或者是附庸風雅。這也是典型的“高貴冷艷”,以跟大眾不一樣來顯示自己的精英姿態,以批判大眾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大眾並非不可以批判,但大眾是一個集合名詞,應該盡可能地將矛頭縮小為精准的個體,而不是一棒子打倒一群人。
比如,魏則西事件發生后,在批判了相關企業、醫院和部門后,有評論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一個人得了絕症,究竟該做出怎樣的選擇?是不惜一切代價治療,還是順應自然規律?然后得出一個結論:“醫學是有限的,也是不完美的。雖然醫者的技術追求是永不言棄,但這並不代表醫者具有起死回生之力。因此,尊重自然規律,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坦然地面對生與死,是最理性的選擇。”多冷漠的判斷啊,這樣的觀點未必是錯的,但這是人之為人所做不到的。人都怕死,讓人得了絕症后別去治而“坦然面對生死”,就是“高貴冷艷”的上帝視角。
再比如,今年南方洪災中,湖南某地發生潰口,緊急中隻好用卡車堵決口:身系安全繩的搶險人員駕駛著載滿麻石的卡車駛向潰口,在卡車墜入潰口前跳下卡車。應該說,這是緊急情況下非常無奈之舉,就像當年九江決口時沉船堵決口一樣。有評論批評了這種方式,質疑:“說好的科學搶險呢?”甚至質疑:“以‘敢死隊’之名沖向潰口,是不是一種現場作秀?”不在場者無法感受到現場的危急,這種“高貴冷艷”的評論不僅讓人反感,還會成為笑話。
“高貴冷艷”的評論主要源於以下幾種創作態度:其一,刻意標新立異,非要跟別人不一樣。其二,自詡精英,非要顯得高大眾一籌,在大眾面前表現智識優越感。其三,認知上有缺陷,不接地氣,缺乏與常情、常理、常識共情的能力。其四,吸引眼球,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想追求爆炸性的爭議效果。職業評論員的理性訓練,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克制這種“高貴冷艷”不接地氣的毛病。
評論不是快餐,不應該隻有一兩天的生命,不應該隻追求幾個小時10萬+的爆款效果,而應該經得起理性的審視和時間的考驗。“高貴冷艷”的評論更容易速朽。堅守常識,立於中道,好好說話,評論才會更有生命力。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編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