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發力VR人才短缺 "VR寒冬"真的來了嗎?
“今年是VR(虛擬現實)元年”的論斷還沒遠去,“VR寒冬論”已經不絕於耳。
下半年,不少VR創業公司感到融資已經沒有上半年順利了。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國內有18家創業公司獲得了融資。到了二季度,這個數字縮減到四五家。從所有獲得融資VR創業公司來看,獲得億元級別融資額的項目僅有7家。而在個別項目上,資本已經退出。從融資數據來看,“VR寒冬”的論斷並非沒有根據。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對VR產業的興趣卻日漸濃厚,福州、南昌、重慶等地政府紛紛提出要建設VR產業基地、產業園,或者設立VR產業發展扶持基金。
那麼,VR產業真的進入“寒冬”了嗎?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國內VR產業的發展呈現出哪些新變化?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些又意味著什麼?
硬件領域已經有泡沫了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VR硬件的寒冬確實來了,但VR產業整體並沒有將進入寒冬的跡象。HTC Vive中國區總經理汪叢青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VR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有一些廉價的VR設備因為體驗不夠好的原因,導致客戶對VR產生誤解。他認為,當前國內VR行業獲得融資的機會還有很多,並不是外界認為的“寒冬”。
“我們上個星期舉辦了第一屆VRVCA(VR風險投資聯盟)大會,請了30多個投資機構,帶來世界上18個優秀的創業公司,這些公司每天都收到投資者的詢問。我沒感覺到現在是寒冬,相反,現在仍是VR的春天。”他說。
華泰創新投資有限公司業務董事嚴京曾作為互聯網分析師研究過VR行業,他觀察到,去年大量創業公司選擇做VR硬件,當前國內VR產業中的硬件設備迎來了寒冬期。“硬件現在已經開始有泡沫了,很多公司都在轉型或者裁員中堅持,最終沒有撐下來的就隻能關門了。”嚴京認為,受制於使用場景和產品形態等原因,目前的VR產品還不適合用戶長期使用,因此投資界對VR的預期並不很高,但在過去半年多時間內,對VR的投資、營銷有過度炒作的嫌疑,存在泡沫。他表示,所謂的“VR寒冬論”其實只是大家逐漸回歸本來的判斷,並不是真正的寒冬到來。
雖然對於VR進入寒冬,有不同看法,但其市場面臨的問題的確越來越突出。今年8月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寫的《2016全球虛擬現實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當前VR產業發展存在5個問題:屏幕清晰度不夠產生的顆粒感、畫面延遲導致的眩暈感等問題直接影響用戶的實際體驗﹔VR內容制作緩慢嚴重阻礙了VR的全面普及﹔VR設備對配套終端性能要求較高限制了VR技術的規模化應用﹔VR相關標准缺失增加產品適配難度﹔在大量關鍵技術難題尚未攻克的前提下,行業過度鼓吹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產業的生命力。
地方政府發力 產業園的做法合適嗎?
雖然VR產業發展面臨諸多短板,但在不少地方,VR已經成了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一個新嘗試。
9月5日,重慶市經信委稱,已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下簡稱《工作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基本完善的虛擬現實產業體系,力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工作意見》顯示,重慶政府將通過引進和培育,構建涵蓋虛擬現實關鍵元器件與軟件、整機設備、內容制作、分發平台、行業應用和相關服務的全產業鏈條。到2020年,重慶將實施30個以上虛擬現實應用示范工程,形成以10家以上骨干企業為龍頭、500家“專、精、特、新”的中小微企業為拓展的基本完善的虛擬現實產業體系。
2月27日,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在福州揭牌。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表示,將通過3到5年的努力,在福州培育起完整的產業鏈,打造一個新的千億元級產業。4月,福州市政府出台了全國首個VR產業專項扶持政策。5月,“十三五”數字福建專項規劃出台。
而在2月初,南昌就積極打造VR產業基地,計劃未來3至5年內培養1萬名專業技術人才,發起總規模為10億元的VR天使創投基金,落實100億元規模的VR產業投資基金,聚集1000家以上的VR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超過1000億元的產值。
梳理地方政府發展VR產業的做法,可以發現大多採取的辦法是建設VR產業園/基地,或設立VR創投基金和扶持基金。但在業內看來,這些地方政府所熟悉的產業政策不一定適合VR產業的發展。
汪叢青從VR產業特征分析認為,地方政府建設VR產業園的做法不一定是最優選擇,因為VR是高科技產業,並不需要成百上千人在一個工廠或者園區裡工作。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建設產業園的做法是地方政府最為熟悉的產業政策之一,因此他認為,地方政府在扶持VR產業發展時,激勵的方法和模式還需要調整。
嚴京則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對於VR的熱情有點過了,“沒有產業判斷力,風來了就隨風起舞”。實際上,無論是VR硬件企業還是軟件內容企業都分布較為分散,而且行業資源大多集中於百度、騰訊等巨頭型企業手中,這些都不是政府建設產業園/基地就能吸引過來的,也不是工業園中孵化產生的。嚴京認為對於VR企業來說,在不在產業園區別不大,一些VR內容企業並不需要太多設備,因此不太適合入駐產業園。而以大多數地方建設產業園的經驗來看,大多採取的仍是稅收等優惠政策,並不能給予VR企業額外的支持。
深圳AR企業智帽科技的創始人衛榮杰曾了解過一些與地方政府合作的VR項目,在他看來,地方政府規劃和建設VR產業園實際上屬於一種長期規劃,但政府的篩選和判斷能力有限,很難有時間和能力去挑選最合適的VR項目和企業。他建議,地方政府在發展當地VR產業發展時可以考慮與投資基金合作,由更為專業的團隊對VR創業項目做詳細的調研,給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雖然參與其中,但也只是佔比較少的股份,等企業走上正軌后,政府逐漸退出。
人才短板亟須補上
作為HTC Vive中國地區的業務負責人,汪叢青與一些地方政府接觸過很多次,也經常與國外的VR企業負責人聯系。根據他的觀察,地方政府與其規劃建設VR產業園,不如在VR人才培養上多下功夫。“(VR)人才短缺是全世界的問題。”他說。
全球職場社交平台領英日前發布的全球VR人才供需報告顯示,在全球VR人才的三大梯隊中,美國、英國、中國的VR人才佔比分別為40%、8%和2%。而從人才需求來看,中國的VR人才需求量達18%,居於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領英方面表示,從絕對人數來看,中國的VR行業並不缺乏VR從業者。但當前很多VR人才都是為了業務發展需求而從企業其他部門抽調而來,高質量的VR專業人才的儲備並不完善﹔同時,產業生態建設和產業鏈部分環節的缺失,成了限制產業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銷售高居中國VR工作職能第二位,在硬件功能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依靠銷售來迅速拓展商機,不利於VR產業的長期發展。
對人才的渴求是業內的共識,但目前很多VR企業招募到的人才並不理想。“我們面試的一些人,他們簡歷上都會標明自己和VR有關聯,但實際上可能只是以前做過3D、游戲機等業務。”衛榮杰表示,VR行業發展速度太快,短期內缺乏行業人才的培養機制,尤其是一些新出現的業態,VR人才會更加急需。
嚴京則認為,目前VR人才的缺口更多的是在內容端,尤其是VR與一些行業結合的領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VR影視,因為視角、拍攝和呈現方式等原因,VR影視的產品表達方法與傳統的影視產品完全不一樣,目前還很少有人能找到好的解決辦法。“需要找到一個敘事方式,把拍攝做好,解決這個行業真正的問題。”
為解決人才短缺困難,有些企業開始自己培養VR人才。9月28日,HTC Vive宣布與在線教育平台優達學城合作,面向新一代VR內容開發者提供課程培訓及認証服務,這也是業界首個經過認証的線上培訓項目。參加培訓項目的學員每月支付980元學費即可獲取針對多個領域的內容開發技巧,包括移動VR、PC VR以及HTC Vive的高端沉浸式空間定位VR。該學位項目還可為學員提供一對一的導師輔導和就業指導服務。
“在這個行業快速發展起來的時候,必須有足夠的人才去支持行業增長,去支持內容產出,這是我們最大的目的。”汪叢青說。(王林 張均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