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慘案》導演瓦依達去世 被譽波蘭最偉大導演

波蘭當地時間10月9日晚,曾執導過《卡廷慘案》《丹東》《鐵人》《大理石人》《灰燼與鑽石》等影史佳作的波蘭電影大師安杰依·瓦依達在醫院因病逝世,享年90歲。有報道稱死亡原因是肺功能衰竭。
榮譽
幾獲終身成就獎
瓦依達生前曾被稱作波蘭最偉大的導演,一生執導的作品多達49部,其中代表作《鐵人》曾獲戛納金棕櫚獎,並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他本人曾21次在3大電影節獲得提名,7次獲獎。其作品曾四度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96年、2006年兩度獲柏林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998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2000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作品
戰爭三部曲
瓦依達畢業一年就得到拍攝《一代人》的機會。影片講述納粹佔領時期,華沙猶太區起義的故事。影片斬獲第10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使得瓦依達在波蘭影壇站穩了腳跟。
1957年,瓦依達拍攝了《下水道》,再次聚焦華沙起義的最后時刻一部分抵抗者的悲劇故事。一年后的《灰燼與鑽石》則描寫一位年輕的右翼抵抗組織戰士在二戰即將結束時在省城的經歷。這三部影片構成了他導演藝術生涯的早期“戰爭三部曲”。
風格 波蘭電影騎士
拍攝於1976年的《大理石人》講述上世紀50年代初期勞動英雄比爾庫特遭受迫害的故事。本片在戛納電影節上斬獲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1981年拍攝的續集《鐵人》承接上部,片中記者在收集大理石人兒子黑材料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大理石人是如何被謀殺滅跡的材料。於是記者將此公之於世。本片獲得第34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2007年,寶刀不老的瓦依達推出《卡廷慘案》,本片是第一部對波蘭史上最具爭議的“卡廷慘案”做出正面敘事的波蘭電影。在波蘭甚至世界范圍內都引起了強烈反響。年過八旬的瓦依達依然堅持著自己半個世紀來的創作理念。2009年,他又憑新作《甜蜜的沖動》贏得第59屆柏林電影節的阿爾弗萊德獎。
在西方評論界眼裡,瓦依達被公認為是“波蘭電影的騎士”“波蘭電影之父”,其作品被公認為是“浪漫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結晶,但又帶有超現實主義和唯美主義的色彩”。他的電影以強烈的道德意識和精湛的電影技巧,深刻反映了20世紀波蘭的苦難和掙扎,在其中顯示出藝術家的良知、反思與社會關懷。
■生平
1926年3月6日,安杰依·瓦依達(AndrzejWajda)出生於波蘭的蘇瓦爾基。其父曾是騎兵軍官,在二戰期間死在了納粹德國的進攻中。飽受戰爭洗禮的瓦依達繼承了父親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十幾歲時便同波蘭人民一起加入了抵抗納粹分子的地下解放斗爭。戰后,瓦依達考入了歐洲最古老藝術學院——克拉科夫馬泰依科美術學院學習繪畫。但一段時間后,他還是深受更容易展現現實意義的電影吸引,於是在1949年轉入洛茲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從電影學院畢業后,瓦依達成為波蘭導演亞歷山大·福特的助理導演。(記者聶寬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