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湄公河行動》口碑推動票房逆襲 點燃網友愛國情

2016年10月14日06: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湄公河行動》 點燃網友愛國情(七日沸點)

  圖為《湄公河行動》觀影人群統計(來自網絡)

  圖為電影宣傳海報

  “太震撼了!”“這是國內最好的警匪片,沒有之一!”近日,電影《湄公河行動》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相關話題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在國慶檔上映的影片中,《湄公河行動》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並帶動了人們關於主旋律電影和打擊毒品犯罪等問題的思考,在網絡輿論場成為一個現象級的熱點。

  網絡口碑推動票房逆襲

  作為一部講述緝毒行動、弘揚主旋律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一開始並不被看好,在院線的排片率也不高。國慶檔第一天,其票房明顯落后於《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爵跡》。但從第二天起,《湄公河行動》就開始發力,超越《爵跡》成為單日票房第二。到了10月4日,《湄公河行動》一躍成為當日票房冠軍,此后一直穩居榜首。截至10月11日,《湄公河行動》票房已超過7億元,創下華語警匪片最高紀錄。

  低開高走、異軍突起,《湄公河行動》的逆襲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良好的網絡口碑。在豆瓣電影論壇,《湄公河行動》評分高達8.2分,堪稱國產影片的佼佼者。在微博和微信上,許多人觀影后主動寫下“良心推薦”。知乎論壇上有多個圍繞影片展開討論的話題,其中關於影片“隱藏細節”的討論,回答已近千條。在百度搜索排行榜,《湄公河行動》多日來一直高居電影搜索排名第一。網上的火熱評價帶動了線下的觀影熱潮,《湄公河行動》由此實現“叫好又叫座”。

  針對《湄公河行動》的走紅,《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評論,在網上被廣泛轉載。文章稱,“國慶檔的其他幾部熱門影片,包括了熱門IP、當紅明星、搞笑喜劇等市場暢銷元素。《湄公河行動》能最終勝出,主要與充滿誠意的制作有關。”

  影片根據真實的“湄公河案件”改編而成,為使電影效果能在最大程度上貼近事實,主創團隊採訪了當年參與案件偵破的緝毒警察,收集、整理出幾十萬字資料,並輾轉四國涉險深入金三角地區取景拍攝。導演林超賢透露,在3年的籌備時間裡,電影劇本一共寫了20多稿,其中有六七稿是完全不同的版本,經過反復修改、精心打磨,才形成最終的定稿。在開拍之前,林超賢和他的團隊多次實地走訪,甚至潛入毒販們生活的村庄近距離觀察體驗。影片的拍攝也得到公安部門的大力支持,國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級反恐專員劉躍進擔任影片總顧問,電影開頭的一段戲是在公安部副部長辦公室實景拍攝的,這對於國內警匪電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嘗試。

  有網友評論稱:“從《爵跡》到《湄公河行動》,中間差了一千個《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種說法雖然夸張,卻生動地體現了觀眾對國慶檔同期幾部影片的對比。“沒有狗血的情節,沒有矯情的對白,沒有花瓶和小鮮肉面癱式的表演,《湄公河行動》是一部真正用心打造的精品之作。”網友“黃小喵”在微信上說,“相比那些空洞的IP電影、圈錢的粉絲電影,這種制作精良、傳遞正能量的影片多來幾部吧!”

  主旋律大片備受歡迎

  “好萊塢式的主旋律大片”——這是許多網友對《湄公河行動》的直觀評價。影片情節緊湊流暢,充滿激烈的動作戲、槍戰戲、追車戲,還有叢林野戰、船艇追擊等極富沖擊力的大場面,讓觀眾直呼過癮。網友評論指出,“在抓捕毒梟的特戰行動小組中,有精通各國語言的翻譯,有武器專家、爆破專家、無人機專家,有專業的緝毒犬,還有各種高科技偵察探測裝備,特戰人員各司其職、精妙配合,其精彩程度絕不亞於《碟中諜》中的團隊配合作戰。”

  網友“馮小強”在豆瓣網發表的影評認為,《湄公河行動》從人物設定到主題表達都體現了思想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相融。在人物設定上,公安干警沒有陷入臉譜化的窠臼,以往高大全的警察形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富有個性的普通人,警方在行動中也會出現失誤和失敗,顯得更加真實可信。彭於晏飾演的臥底方新武,就是一個復雜而矛盾的人物,“既勇猛又睿智,既充滿了正義感又略顯‘黑化’,並且還有點呆萌”,這樣的角色在以往的國產電影中比較罕見。影片的主題十分鮮明,就是要利用強大的國家實力維護公民在海外的利益,這種主題既容易贏得國人的認可,又能對外彰顯巍巍大國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主旋律電影的粉絲絕大多數是年輕人。百度糯米基於大數據分析得出的“用戶畫像”顯示,喜愛《湄公河行動》的人群中“90后”“95后”佔比達到43%和20%,“80后”“85后”佔比分別為10%和18%。總的來看,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佔到用戶總量的90%以上。這些年輕的觀眾見慣了歐美商業大片的成熟技巧和精良制作,並且樂於借助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分享觀影心得,他們對《湄公河行動》的熱情追捧,印証了這部電影在制作技巧和講故事模式上取得的成功。

  從《智取威虎山》到《湄公河行動》,這些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說明,主旋律與商業化並不矛盾,主旋律電影同樣可以拍得非常好看。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劉大先分析稱,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對主旋律影片的認識過於片面,絕大部分主旋律電影呈現出來的美學形態都滯后於大眾的審美,不能實現寓教於樂、雅俗共賞的效果。而《湄公河行動》很好地融合了視聽奇觀與陽剛氣質,同時也讓主流價值有機而不生硬地摻入進來。這種主旋律大片的成功,對於中國電影市場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推動作用。

  愛國情懷激蕩人心

  《湄公河行動》在網絡上激起的討論,不隻限於電影本身,其背后的真實故事更是引起了人們的思考。

  10月5日,微博@江寧公安在線發布長文《湄公河大案五年祭》,梳理了湄公河案5年來,公安機關為打擊毒品犯罪、維護安全穩定所做出的巨大努力。2011年10月31日,中國、老撾、緬甸、泰國四國在北京簽署《關於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的聯合聲明》,這距離中國船員在湄公河被害的10·5慘案僅僅過去26天。2011年12月10日,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執法首航儀式在雲南省西雙版納關累港舉行,四國聯合巡邏執法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四國執法部門已成功聯合開展執法行動50次,保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常態化。隨著第50次聯合執法的勝利結束,今天的湄公河和金三角流域,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令所有過往船隻談之色變的“鬼門關”。

  “好感動,有這樣一群偉大的人在守護著我們!”網友紛紛在微博留言,表達內心的感情:“我們安穩恬淡的生活背后是英雄們的默默付出,他們經歷的是我們無法想象的險惡,祝福他們,向他們致敬!”“祖國的強大是每個人最真實的依靠!”短短幾天內,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達到1萬多條,並獲得了7萬多轉發、10萬多點贊。

  “你之所以看不見黑暗,是因為有無數勇敢的人把黑暗擋在了你看不見的地方。”《湄公河行動》裡的這句台詞,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共鳴。影片之所以打動人,正是由於它反映了我們日常生活所看不到的殘酷現實,反映了緝毒干警在前線拼死搏殺、保家衛國,從而在每個觀影者心中激蕩起愛國主義的真情實感。

  影片中一些看似蹊蹺的細節,在網上曾引起質疑和討論,最終被証明恰恰是影片的閃光點。比如,在追擊毒梟的途中,張涵予飾演的特戰小組組長隨身攜帶的步話機突然失去信號。“這不是神劇情,而是真實表現。”一名自稱是緝毒警察的網友發帖指出,山區作戰經常會遇到這種尷尬,自己有一次在山區執行任務時,就親身經歷了步話機和手機都沒有信號的窘境。由於無線電沒有信號無法呼叫支援,很可能導致隊員在行動中犧牲。通過這一細節,電影真實地反映了緝毒行動所面臨的巨大風險。

  又如,影片中給犧牲的警犬立碑,卻沒有給犧牲的緝毒警立碑,這讓許多人感到不解。對此,@中警安徽的法人微博給出了答案:因為毒販會跟隨前去祭拜的親友進行報復,不立碑是出於安全考慮。緝毒工作的特殊性,使這些犧牲的烈士隻能成為“無名英雄”。

  “沒有任何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一個如同鋼鐵洪流的集體。”在“如何評價電影《湄公河行動》”的問題下,知乎網友“頭顱”寫道,這就是我們“中國大片”所輸出的價值觀,“我們不是到國外耀武揚威。中國警察洒血異域,是為了中國13名無辜冤魂,是為了金三角的貧弱者、殘疾人、兒童。竭力為冤死的弱者洗清冤屈,獲取清白,擊敗邪惡,這才是《湄公河行動》的實質。”(鄒雅婷)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