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由盛轉衰再起步 情景喜劇發展20多年還能玩出啥花樣

劉雨涵
2016年10月18日09:42 | 來源:齊魯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情景喜劇還能玩出啥花樣

  闊別十年,《武林外傳》第二部近日終於宣布要開拍了,而作為《家有兒女》續作的《家有兒女初長成》目前已拍攝了一個多月。一直有著深厚觀眾緣的情景喜劇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迷期后,今年開始有了回溫的趨勢。

  從盛極一時、變種創新到無以為繼,如今又卷土重來,發展了20多年的情景喜劇還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英氏喜劇由盛轉衰

  如果要推選最合家歡的電視劇,除了情景喜劇大概找不出更合適的劇種了,它老少咸宜,從電視裡到電視外都充斥著滿滿的笑聲,這種笑聲已經有些久違了。自從《愛情公寓》第四季播完后,情景喜劇就從熒屏上消失了。不過最近《武林外傳》第二部提上日程,由張一山、高亞麟、王琳等主演的《家有兒女初長成》開拍,的確讓情景喜劇迷們振奮了一下,看來又找到能把一家人聚在電視機前的理由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幾乎所有的笑點和頹廢都被“葛優癱”承包了,在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播出時還沒出生的90后、00后也能在“葛優癱”中自得其樂。很多人都沒想到,時隔22年《我愛我家》還能成為“網紅”,可見其藝術生命力之強大。“葛優癱”也勾起了許多人的懷舊之情,《我愛我家》中傅明老爺子、賈志國、和平、賈圓圓等熟悉的人物又從記憶中浮現出來,腦海中那“你是我記憶中忘不了的溫存”的旋律依然讓人感動。

  作為從美國舶來的情景喜劇,英達執導的中國情景喜劇開山之作《我愛我家》絲毫沒有水土不服,梁左編劇,王朔策劃,再加上戲骨級的演員陣容演繹的與中國社會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劇情、人物,使得情景喜劇立馬就在中國扎下了根。此后英達先后拍攝了《候車大廳》《新72家房客》《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候車室的故事》等,英氏喜劇成了中國情景喜劇的代名詞。

  然而“英郎”終有才盡的一天,觀眾對那種家長裡短的劇情套路逐漸產生了審美疲勞,進入21世紀后英氏喜劇人氣漸失。不過此后一些情景喜劇的領軍人物在英氏的大樹下成長起來:在《閑人馬大姐》中有參演的尚敬,2002年執導了《炊事班的故事》,將情景喜劇拓展到了軍事領域,在表達方式上也更加多元,笑料更加密集。任《我愛我家》執行導演的林叢則執起了《家有兒女》的導筒,選擇育兒題材對情景喜劇再做突破。

  情景喜劇出現新變種

  《炊事班的故事》是尚敬的成名作,不過,他成為中國情景喜劇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還要歸功於與寧財神聯手的《武林外傳》。在同福客棧,情景喜劇實現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轉型,雖然劇中人身穿古裝,但其無厘頭的現代風格卻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武林外傳》不僅脫離了原來的現實生活框架進入了武俠世界,更毫無違和感地融入了網絡語言,裡面的經典段子10年后再來看依舊不過時。《武林外傳》捧出了閆妮、姚晨、沙溢、喻恩泰、姜超等如今演藝圈中的一批腕兒,但是觀眾還是喜歡用佟掌櫃、老白、郭芙蓉、呂秀才等劇中名字來稱呼他們,這些經典形象已經讓他們人戲合一。

  2006年春節期間,《武林外傳》在央視播出后一炮打響,但另一部新式情景喜劇《愛情公寓》在2009年播出后,經過了兩年的慢慢發酵才甩掉了“雷劇”的帽子。誠然,《愛情公寓》裡有一群沒人認識的18線演員,一開始隻能在三線衛視播出,它的命運如同劇中的一眾人物一樣,似乎引不起別人的關注。主持著一檔幾乎無人收聽的深夜節目的曾小賢、愛泡美眉但一直缺錢的呂子喬、懷抱演員夢想卻永遠在跑龍套的唐悠悠、連九九乘法表都記不住的陳美嘉……但劇中這群人生loser,卻恰恰迎合了時下流行的屌絲文化,經過粉絲的口口相傳,《愛情公寓》成了爆款。在前幾年的春節檔和暑假裡,《武林外傳》《愛情公寓》與《西游記》《還珠格格》等一起成了刷屏神劇。此時的情景喜劇已不再一味地貼近、反映生活,還有了在虛擬框架下極盡搞笑之能事,同時又透露著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感化。

  其實,《愛情公寓》已經不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情景喜劇了,導演韋正甚至認為它不應該被列入情景喜劇的范疇,他覺得《愛情公寓》更接近於都市爆笑偶像劇。除了場景較為固定和保留了標志性的罐頭笑聲外,每季20多集、每集45分鐘的《愛情公寓》已與常規電視劇無異。2013年,由寧財神再度執筆的《龍門鏢局》已經拋開了情景喜劇的外衣,專攻喜劇的內核。而《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等網絡搞笑短劇,似乎有著些許情景喜劇的意味,但已無法作為典型來續寫情景喜劇的歷史了。

  人才難留回報少難發展

  盛極一時的情景喜劇,為何在《愛情公寓》之后便戛然而止了呢?看一下大咖們的動向就不難理解了。尚敬在《武林外傳》之后,先是為張藝謀執導了《三槍拍案驚奇》的喜劇部分,又集結了《武林外傳》原班人馬拍攝了同名大電影。身為《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編劇的俞白眉,早已與鄧超組成黃金搭檔,在喜劇電影領域披荊斬棘。眼看著網劇轉向《盜墓筆記》這樣的大制作,創造了《屌絲男士》IP的大鵬也不在網絡短劇領域小打小鬧了,自編自導自演的《煎餅俠》大賣,大鵬也轉而當起了電影咖。

  英達曾說,“如果再出現一個梁左,我相信我還能超越《我愛我家》或者是達到那個水平。”然而現實卻是情景喜劇人才的不斷流失。《我愛我家》拍攝時,身兼文學師和編劇的梁左是整個劇組酬勞最高的,比已經通過春晚走紅的宋丹丹還要多兩三倍。但面對現在的影視大環境,普通電視劇想要留住一個好編劇都很難,更不要說低制作成本、高創作要求的情景喜劇了。

  有限的制作經費讓情景喜劇舉步維艱,導演、編劇尚且應付不來,大牌演員更是想都不要想了。《東北一家人》的導演呂小品表示,雖然當時拍攝時錢少得可憐,但那會兒演員價格低,照樣能請來明星。但放到現在,《武林外傳》拍第二部要集齊原班人馬,姚晨、閆妮、沙溢這些人恐怕友情價是請不來的。據悉,一直喊著在籌備中的《愛情公寓》第五季所以難產,主要原因也是幾大主演聚不起來,陳赫參加一季《奔跑吧兄弟》幾百萬就輕鬆到手,其他主演也在不同影視作品中各自開花。而沒有大牌明星,播出平台就不會買情景喜劇的賬,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宋丹丹曾稱,“現在電視台購買情景喜劇的價格太低,大家付出的要比其他電視劇多,但是回報卻很少,這讓情景喜劇走向沒落。”

  不過看一下目前在中國大受歡迎的美劇《生活大爆炸》《破產姐妹》等,或許我們不必對情景喜劇的前景過於悲觀。觀眾的喜愛就是最大的市場,手握遙控器和點擊量的他們都在期待一部令人捧腹的好劇。《家有兒女》《武林外傳》續集已經相繼宣布重裝出發,希望情景喜劇在不久的將來能煥發出新的生命。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