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第三季"換金主" 轉變為美劇范內核仍陰郁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游戲測試》
還有人記得大明湖畔的《黑鏡》嗎?時隔三年,這部暗黑英劇終於帶著第三季回歸了。不過,這一季的掌門人是美國媒體大戶Netflix,該流媒體視頻網站早早地預定了12集,前6集前日一口氣放出,后6集放出時間待定。
或許是金主變成了老美,第三季的風格也由英倫風變成美劇范——更多的美國演員和美國場景,更緊湊的節奏,更前衛的包裝……雖然有網友吐槽該季不如前兩季那樣充滿英式冷幽默,但就如編劇查理·布魯克保証的那樣:“它依然保持了《黑鏡》式的暗黑內核。”
從網絡評分來看,第三季較之前兩季,口碑略有下滑——在豆瓣上,前兩季分別是9.3分和9.1分,而第三季隻有8.9分﹔在爛番茄上,前兩季好評分別高達100%和96%,但這一季則為93%。
A
【內核仍陰郁】
“在這個世界裡,我們沉湎於我們自己的思維,很容易被它所蒙蔽,而究竟什麼才是真實的……”早在幾周前,第三季的預告片就以這樣一句台詞揭示了整一季的主旨。前六集中,主角們在科技手段中逐漸迷失自己,故事主題依舊相當壓抑,故事的結局也鮮有完美,不少細節讓人細思極恐。
比如,第一集裡,追求社交媒體評分的溫柔女主角最終被逼瘋,進了監獄﹔第二集裡,接受游戲測試的男主角在驚嚇中去世﹔第三集裡,故事的男主角身敗名裂,等待他的是牢獄之災﹔第四集裡,活人都是游客,隻有死去的人才能長存﹔第五集裡,男主角活在科技造的夢裡……用網友的話說,看完“心裡哇涼哇涼”。
不過,編劇查理·布魯克並不希望人們對技術產生恐懼:“人們很容易將《黑鏡》看成警示故事。但深挖下去,該劇傳遞的信息卻遠比‘警示’要復雜得多。我們最該害怕的不是技術,而是我們自己,如何使用技術,決定著這件事是否可怕。”布魯克說。“雖然我是一個技術迷,但我不喜歡那種靠技術、靠張牙舞爪來嚇人的效果。我們的故事主要是人性的故事,其中的技術往往導致人性的沒落。”
B
【創作更自由】
金主從英國公司變成美國流媒體大拿Netflix,查理·布魯克一直都持樂觀態度:“這是一件非常激動人心的事,Netflix讓全球的觀眾看到我們,使我們能夠創作更大、更陌生、更多樣化、更國際化的故事。”在布魯克眼裡,Netflix給了主創人員最大的自由,“在Netflix上播出最大的好處是,故事可以決定它的長度和持續時間。”
第三季除了英國演員,還加入大量的美國演員。布魯克說自己有點“控制狂”,頭兩季他會為了劇情而設置無數條條框框:“世界的規則是如此嚴苛,我們不能讓演員過多地自由發揮。”但是,隨著更多知名演員的加入,他開始允許演員自己去探索一些東西。比如,在第二集的《游戲測試》中,演員懷特·羅素對角色進行了一些修正,使其更加生動而立體了。“那個角色變形了。整個過程不可預測,但是令人滿意。”布魯克說。
前兩季的《黑鏡》,包括聖誕特輯的故事,都發生在英國。新一季的場景進一步擴展了,一半以上的故事設定在英國以外。不過,在故事設定上,編劇更看重故事的邏輯,而不是單純追求視覺上的新鮮感。“例如,某一集的故事設定在1987年的美國加州,”布魯克說,“但是,這個場景是由故事的內在邏輯決定的。”
無劇透
小導引
關於朋友圈生態: 《俯沖》
女主角生活在一個一切社交生活都會納入評分體系的社會中,如果你生活光鮮、為人溫和,就能收獲五星好評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數,獲得更多的“准入”和“優待”。她想搬到一個心儀的公寓中,可惜分數不夠,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點贊”……
關於虛擬游戲:
《游戲測試》
懷特·羅素扮演的背包客應聘某游戲測試員的經歷。這個號稱“史上最恐怖的生存游戲”,將由你自己的“黑暗記憶”生成。
關於網絡監控:
《閉嘴跳舞》
男主角電腦攝像頭被黑客入侵,錄下了他的一些隱私。神秘組織以此為要挾操控受害者。
關於記憶:
《聖朱尼佩羅》
凱麗和約克在聖朱尼佩羅相遇,凱麗自由奔放,單純而保守的約克迅速被她吸引,兩人墜入愛河。其實,聖朱尼佩羅是一座虛擬的城市,兩人的相交實際上是場“網戀”。
關於武器:
《人與武器的對抗》
在這一集中,士兵已經開始在體內植入“感知封閉系統”來增強作戰能力。他們可以看到建筑的3D地圖和模型,作戰計劃、無人機的第一視角,極大減少了作戰危險。
關於鍵盤俠:
《為國所恨》
女警探奉命調查一系列謀殺案,凶手的靈感來自一系列推特的標簽。隨著調查的深入,女警探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記者 章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