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體驗式報道:記者養豬養熊貓是啥感覺?

讀報君 研究事兒
2016年10月27日14: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豬其實很愛干淨,智商可能與黑猩猩相近,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也是“掌力驚人”……這些“冷知識”您可能不知道吧。那麼,一份地圖是怎樣制成的?地震觀測員是怎樣觀測地震的?相信您對這些知識都很感興趣。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部的記者,出海、登山,上高原、入森林,採寫了6篇體驗式報道“我在科技一線”,向大家講述了這些科技知識,也展現了體驗式報道接地氣的獨特魅力。10月21日,經濟社會部和研究部聯合組織的首期“人民研討”開壇,就體驗式報道的採寫分享體會,總結得失,為體驗式報道支招。

人民研討是繼人民講堂之后研究部創辦的一個促進新聞業務研討的新平台。與人民講堂請社外專家學者來報社開講不同,人民研討是請報社內部採編一線的編輯記者交流採寫心得。

體驗式報道魅力何在

“它是磨刀石、敲門磚和殺手锏”,經濟社會部副主任田俊榮用這三個比喻做了回答。他說:“體驗式報道往往是到條件比較艱苦的一線和基層去,對於記者來講是很好的鍛煉,具有磨刀石的作用。它還能讓跑口記者對所聯系領域最微觀的機理和最基礎的機制有清晰的理解,有利於年輕記者快速入門,更好把握這個領域宏觀的東西,起到敲門磚作用。當前,很多媒體都追求短平快,我們舍得花很大的人力、時間去做體驗式報道,這種風裡來雨裡去,而不是網來網去的體驗式報道在互聯網時代是一種稀缺品,傳播價值高,可以說是主流媒體的殺手锏之一。”

人民研討第1期現場

經濟社會部科技採訪室的記者蔣建科談到自己多年的體會:“體驗式採訪是一次深度的科技知識學習過程,更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是培養專家型記者和記者型專家的有效途徑。另外,體驗式採訪還能引起連鎖反應,獲得更多採訪線索和選題。”

研究部的蘇長虹也表示,“體驗式報道是踐行走轉改,既貼近採訪對象又吸引讀者閱讀的重要方式﹔是互聯網時代凸顯價值,能夠展現原創報道亮點的重要手段﹔是磨練記者意志,提升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的重要途徑。”

研究部的李凱引用了新聞學界和業界前輩對體驗式報道的理解和認知:“美國密蘇裡新聞學院教材《新聞寫作教程》說:‘以參加者的身份工作的觀察家, 能獲得有關題材的第一手具有實感的材料, 而這些材料若用研究統計數字或正式採訪的方法是無法獲得的。有些事實和人們的感情流露, 往往隻有通過實地觀察才能抓得住。’人民日報的前輩艾豐在其名著《新聞採訪方法論》中說:體驗感受,是記者重要的基本採訪方法。記者‘介入’了、‘參加’了被報道的事實,成為這項活動的一員,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就能進行‘活’的採訪”。 

體驗式報道如何做好 

首先,體驗的崗位怎麼選擇?在談到“我在科技一線”這組報道如何策劃時,田俊榮認為,選擇體驗崗位不妨把握四個要點:第一是受眾想了解的崗位﹔第二是記者能參與的崗位,科技含量太高的崗位就沒有體驗的可行性﹔第三是有東西可寫的崗位,如果隻寫實驗室裡簡單的實驗經過,也比較枯燥﹔第四是一線艱苦的崗位,既能磨礪記者的作風,又能展現一線科技人員愛國奉獻的風採。

其次,體驗式報道的採訪怎麼做?就是要記者全身心地投入,就是要調動記者的眼耳鼻舌身。平時採訪時記者調動耳朵和眼睛比較多,但體驗式採訪要調動記者的全身,甚至是心理感受。體驗式報道應該是自己干為主,跟著看為輔。

蔣建科指出,體驗式採訪前,記者要有專業知識的積累。採訪對象如果知道你不懂行,就不願意和你交流。還要注意去和採訪對象交朋友,成為朋友,人家就願意和你交流。

談到自己的採訪經歷,參加“我在科技一線”報道的90后記者劉詩瑤說,“我不是海洋和測繪的行家,跟一張白紙差不多,但這種劣勢也許給了我一點幫助。既然讀者需要的是科普文,那麼我要做的就是從零開始,把測繪的經過講清楚。如果我弄明白了海洋預報是怎麼來的、地形圖是怎麼畫出來的,大部分讀者也能明白。這是我對身份的思考,心態歸零,從最簡單的原理開始學習。” 

再次,採訪回來怎麼寫?參與報道的記者喻思孌用四個“我”來進行思辨。一是“我”的角色:想讀者之所想。讀者希望了解的是科技人員工作的過程,我就要表達出這個過程。二是“我”的敘述:細節是魔鬼。調動視覺、聽覺、甚至觸覺等來觀察,敘述出了細節,科技工作者的特點就顯示出來。三是“我”的超脫:跳出經驗事實外。報道時,深入體驗是一個層次,但還要認知事實背后的道理,才能提升報道高度。四是“我”的分寸:把握好知識介紹與情感表達兩個“度”。專業知識講多了易打亂敘述節奏,不講又不便讀者了解工作價值,知識介紹要適當﹔沒有情感顯得枯燥,情感過多又易散文化,陷進去又易缺失中立觀察者立場,因此情感要有度。

體驗式報道寫稿時,材料如何取舍是個難題。劉詩瑤說:“我的體會是‘把事說清楚’和‘把人寫感人’。‘把事說清楚’的意思就是,科技報道有科普的任務,要讓普通讀者看明白,要盡量通俗,多用打比方。‘把人寫感人’就是指多用故事來襯托出人的精神,有故事,夠生動,讀者才願意看。”

最后,體驗式報道怎麼編輯?科技採訪室的主編趙永新,用三個“一”來表達編輯“我在科技一線”這組稿件的感慨:“看到這組稿件,首先是‘眼前一亮’,‘科技視野’版面一年做100期,這組報道打破了舊框框,拓展了科技報道的選題﹔然后是‘心頭一動’,記者採訪非常辛苦、勞累,文章讓人很感動﹔最后是‘筆下一軟’,報道帶入感強,場景真,知識真,感情真,在內容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尤其難能可貴,因此編輯時真舍不得刪,版面盡可能留了更多篇幅。”

體驗式報道要注意什麼

李凱指出,體驗式報道需要做到“三要”“兩不”。“三要”是指:要身到心到、跟隨伴隨,體驗中觀察、思考、提問、探討,及時記錄數據、細節和靈感火花等﹔要有思考辨析,善於辨別真偽,做到去偽存真﹔要遵守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兩不”是指:採訪中,不能蜻蜓點水、走走過場,淺嘗輒止地搞形式主義﹔也不能反客為主,企圖主導參與體驗的工作或事項,以自己的體驗感受來影響報道立場、干擾報道的定位和站位。

參與報道的經濟社會部生態採訪室記者寇江澤說:“體驗式報道一般事先都有報道策劃,策劃要把握好‘度’,過多‘導演’會損傷客觀性,容易使採訪流於形式。另外,體驗式報道因為記者深入其中,不見得准確全面,記者過多表達自我,就容易抓不住主題,因此,如何管控好自己的主觀情緒很重要。”

研討會的最后,研究部主任崔士鑫首先做了點評。崔士鑫說,體驗式報道是媒體特有的“福利”,記者可以在採訪的過程中體驗不同的人生經驗,豐富閱歷,加快成長﹔體驗式報道還是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提質增效的利器,可以提供和人們的想象不同的東西,能夠體現出傳統媒體報道的深刻性優勢,避免人雲亦雲,達到議題引導的效果﹔通過總結體驗式報道的規律,說明新聞“有學”,值得深入研究。

經濟社會部主任江夏最后做了總結點評。她認為,即使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新媒體時代,體驗式報道、調研性報道仍然是黨報記者的基本功。做好體驗式報道,要做到三個“用”:用心、用力、用情。多思考,不惜力,傾注真情實感,帶著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無論網絡多發達,也無法代替記者深入採訪、抵近觀察。在新聞發生的源頭看到的、聽到的,受到的感動和震撼是坐在屋裡和泡在網上無法想象的。倡導多做體驗式報道,就是要讓記者更多地了解中國國情的復雜多元。有這樣的意識,形成這樣的習慣,掌握這樣的本領,才能腳下有根,心中有數,筆下有譜。

撰稿:耿磊 統籌:王向令 攝影:黃躍奎

(責編:戴莉莉、程惠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