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阿裡雲研究中心:新一代互聯網科技增長動能正在孕育

阿裡雲研究中心主任 田豐
2016年10月31日08:18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G20峰會開幕式演講中明確提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給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 上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提供的經濟動能面臨消退,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為主的新一代互聯網科技增長動能正在孕育﹔全球互聯網公司不再是自娛自樂,而是帶動各個實體行業“跨界重混”,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增強現實正在加速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碰撞與融合﹔當互聯網進入實體經濟,試錯成本、創新周期將明顯增加,跨界創新不能急於求成,未來的成功企業同時具有互聯網能力與傳統產業資源,把虛擬經濟做實,把實體經濟做虛。

目前全球正處於新一輪科技變革初期,以美國為例,2006年以金融巨頭、能源巨頭、IT巨頭為代表的五家企業總市值為1.7萬億美元,而十年后Apple、Google、Microsoft、Amazon、Facebook佔據了市值最大的TOP5位置,這五家互聯網科技公司總市值高達2.3萬億美元,員工總人數卻是“昔日霸主”的十分之一以下,這些科技翹楚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VR/AR、物聯網幾大前沿領域大筆投入百億美元巨資,招募全球頂尖科技人才,力爭延續美國在電力時代、IT時代、互聯網時代的科技領袖地位。誰掌握了下一代核心科技,誰就是未來半個世紀的世界文明中心,工業時代的歐洲、電氣時代的美國、互聯網時代的中國發生的產業升級都印証了這一點。

科技是人類世界發展的原動力,由單點技術突破、網絡普及效應共同激發。在過去幾千年中涌現的蒸汽機與鐵路網、發電機與輸電網、燃油發動機與公路網、計算機與互聯網、人工智能與物聯網,都在不斷印証著節點與網絡之間的協同變革,每一次都極大提升了整個人類社會的人均生產力,釋放出全人類的體力、腦力投入到全球產業升級中。

2016年10月13日開幕的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裡雲研究中心聯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科技之巔》一書, 梳理了當今改變世界的五十大突破技術,主要集中在8個核心領域,互聯網(18項)、健康(11項)、能源(7項)、工業(5項)、計算機(4項)、材料(2項)、農業(2項)、航空航天(1項)。DT和IT技術群佔比達到44%,並且正在改變其他行業技術研發的協同網絡、創新速度,所以“互聯網+”、“健康大數據”、“能源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跨界重度混合趨勢愈演愈烈。互聯網是產業賦能器和科技加速器,各行各業逐步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后快速突變,雲計算打造DT新經濟基礎設施,物聯網構筑C2B服務大市場,大數據培育人工智能商業平台。前20年是“互聯網產業化”、“原子比特化”,互聯網產業從0到1,互聯網平台海納社會資源,其他行業銷售前端上網,后20年是“產業互聯網化”、“比特原子化”,互聯網成為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各產業后端平台網絡化重構,形成類似互聯網的垂直行業智能平台。另一方面,新能源、生命科學是第二大科技創新領域,近五年突破技術佔比達36%,可持續、低成本的新能源引發新一輪能源革命,帶來諸多產業升級,而基因研究正在提升人類生活質量與壽命。互聯網、生命科學、新能源成為推動人類科技發展的“三駕馬車”,相輔相成,組合創新,例如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醫療智能機器人等跨領域創新產品不斷涌現,促進創新產業帶匯聚、生產力提升。

全球科技是“一極多強”格局,由美國政企大筆投資科研定義未來,中國、以色列、印度等國戰略性跟隨競合。從全球創業創新趨勢來分析,科技創新集群需要高校研究群體、大型科技公司、小型創業公司、風險投資網絡四個關鍵要素缺一不可,高校培養的高素質人才,畢業前后進入大型科技公司實踐成長,而后帶著產品研發經驗的科技人員從大企業“溢出”,創立公司或加入創業公司,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吸引國內外風險投資的關注與支持,這樣的“人才流水線”是國家科技創新的土壤,而同時匯聚教育、科技、創業、風投豐富資源的地區會在新一波科技浪潮中迅速崛起,獲得遠超其他地區的時代發展機遇,以硅谷為代表的科技創新產業帶具有人才資源先發優勢,而每個國家的高等學府、大型互聯網科技公司承擔著“人才訓練營”的戰略使命,推動“創新飛輪”正向循環發展。

科技興、則國興,科技弱、則國弱。美國創業群體在利用互聯網時代賺的大筆資金投資人工智能、機器人、量子計算、航空航天、生命科學、新能源,而中國創客則熱衷於O2O、游戲、直播、社交網絡、廣告營銷等商業應用,中國在科技創新上仍明顯落后於美國,如不能客觀認識差距並加速投入未來科技領域則將錯過寶貴的時間窗口。

開放的思想格局、大膽開拓的恆心、世界級的創新孵化平台,正是中國創客所渴望的孕育環境,熱切期待更多年輕人、企業、投資人加入到科技強國的浪潮中,早日看到中國自己定義未來的“五十大突破性技術”!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