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對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影響
摘 要:本文結合社會學中的訪談調查方法,以武漢高校學生為訪談對象,並對其進行了編碼,真實地展現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如何影響大學生社會心態,提出提升大學生網絡媒介素養、網絡“把關人”責任等途徑,旨在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社會心態。
關鍵詞: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大學生﹔社會心態﹔媒介素養
中圖法分類號 G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0-0034-02
一、網絡負面熱點事件的生成機制
互聯網傳輸信息的無限性使得任何內容都可能成為網絡議題,一些被主流媒體過濾的事情在網絡上卻能引起軒然大波。某些議題策劃者如網絡推手游刃有余地制造謠言、片面或虛假信息,娛樂性事件也漸成為網絡設置議程的寵兒。綜觀近年來的網絡生態,似乎越來越趨近於普利策、赫斯特的時代的黃色新聞,以快樂原則來選擇傳播的內容,甚至從硬新聞之中挖掘出滿足公眾獵奇心理的娛樂元素,從熱度一直未減的陳冠希事件到王寶強離婚事件,都在印証著娛樂化新聞在當前環境下是佔有一席之地的。本質上看,這些信息有其生存和發展的土壤,但它們對嚴肅性新聞的稀釋、對正面輿論的消解和對傳統價值觀念的顛覆也是不可忽視的。
正如葛伯瑞所言:“如果媒介能夠成功地鎖定對某個問題的關注,它們就可以借此設置議程。它們提供語境,這個語境決定了人們如何思考某個議題並評價其價值,媒介以此建構公眾議程。[1]”當網絡所提供的語境偏離客觀現實時,人們的思想將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牽制,對於接觸網絡頻繁的大學生而言,網絡熱點事件在豐富其認知對象的同時也將極大地沖擊著價值觀,尤其是刻意制造的負面話題,其所衍生的負面效應是值得警惕的。
二、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影響大學生社會心態的因素
一般來說,大學生因社會資源匱乏等因素無法親自體驗社會上的事務,尤其是當前發生的重大事件,他們往往通過網絡信息力量調整自身社會認知,進而推動個體社會心態的變化。
F1(女,大四,中文):我平時主要通過微博和ZAKER來獲取各種信息,關注最多的是戰爭史研究主編的微博,常常通過他的微博了解每日國際大事,他的言論對我有很大的影響,比如ISIS事件鬧出來以后他對待穆斯林、朝鮮的態度直接影響到了我對於這件事的客觀評價。
F2(女,大四,民族):我比較喜歡傳統媒介,比如書籍、雜志,但也會通過人民日報的微信公眾號了解社會熱點事件,慢慢地接觸到了各種新奇的標簽,比如“鳳凰男”,網友們的討論也讓我開始去思考物質與愛情的關系。
F3(女,大三,歷史):我喜歡刷微博,前段時間的“柳岩當伴娘被戲弄”事件,很多網友都評論到應該淘汰掉這些婚禮陋習,這讓我重新審視了我們的一些傳統風俗,它們在現代社會中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可見,網絡熱點事件已成為大學生社會認知的重要資源,他們依賴於這種捷近、先進的認知策略,並體察他人的看法和評價,以此分析外部世界,這意味著,當網絡熱點事件所傳播的負面聲音甚囂塵上時,大學生很難免於這些聲音的侵擾。
1.真偽難辨使新聞信任成本升高。近年來,網絡事件輿論反轉現象層出不窮,致使許多信息無法判斷其真偽,影響了大學生對新聞的信任度。
M1(男,大四,新聞):我經常瀏覽各大門戶網站的APP,還有各大媒體、自媒體的微信公眾號,新媒體帶給我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真相的反轉,比如慶安槍機事件、哈爾濱天價魚事件等,經常不知道該相信哪一方。
F4(女,大一,美術):原本令人很感動的事情經常被証實是商業操作,漸漸地我對這些新聞也反感了。
M2(男,大四,中文):前陣子網絡上炒得很熱的“上海女友逃離江西農村事件”,我一開始挺投入的,結果才發現是假新聞,覺得蠻浪費感情的。
M3(男,大二,經濟):網上太多挂羊頭賣狗肉的新聞,段子手層出不窮,真是步步驚心,一不小心就掉坑裡了。
新媒體時代,信息的發布更加自由,但嘩眾取寵、模棱兩可的事件在網絡比比皆是,從每年對“十大假新聞”的評選便可看出。為滿足觀眾的獵奇心理,或為了進行商業營銷,新聞專業主義讓位於消費主義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自由”傳播語境下的網絡熱點事件一旦夾雜著虛假新聞或負面輿論,不僅污染網絡環境,也混淆大學生的正常思維。
2.非理性言論挑戰正確價值觀。赫維茨認為,網絡言論與民主所要求的審慎思考大不相同[2]。網絡負面熱點事件所具有的話題性使得非理性言論極易滋生,這是廣大網民宣泄情緒的凝結,當某個議題爭議越大,所傳遞的立場越模糊,越有可能得到網友的回帖,個體置身其中時,不可避免地受到網絡言論的誤導。
F5(女,大三,思政):網絡言論過於自由,我是回族人,平時會在微博上對一些有爭議的宗教問題發表評論,但總會有其他人來反駁我,言辭片面而且犀利粗俗,特別像網絡暴力,久而久之,我對新媒體的印象也變得不太好了。
M4(男,大二,法學):我雖是學法律的,但“販賣兒童一律死刑”話題刷屏的時候,我也被帶跑過,跟著大家盲目起哄,后來批評的聲音多了,我才發覺自己的做法不太對。
M5(男,大二,中文):很多網友對各種新聞的過激評價、一邊倒現象我很不喜歡,比如柳岩被鬧伴娘事件,很多網友的評論我不能接受。
匿名環境下,網絡負面熱點事件所引發的群體極化現象並不少見,其在某種程度上裹挾民意,使原本持相反或中立態度的人轉向沉默,甚至轉向意見另一方。而實際上,大多數網民的觀點都沒有可靠依據,情緒容易被煽動。大學生有時雖能意識到網絡環境可能會沖擊自身價值觀,但往往潛移默化中追隨主流意見,或者明知是非卻無法改變事情的走向。
3.從眾心理使道德理念缺失。網絡負面熱點事件很多時候提供的是片面的“擬態環境”,由於知識結構、社會閱歷、情感特征等諸多因素的限制[3],大學生很容易將個案當做現實的社會環境,對事件信息的識別、判斷存在誤差。
M6(男,大四,廣電):我在刷微博,或者翻牆國外的新媒體時會經常接觸到負面新聞,看到有人“撕逼”,便會湊熱鬧發表一些自己平時覺得很臟、可恥的言論,情緒也變得易怒、敏感,比較嚴重的是自己很容易陷入陰謀論猜測。
F6(女,大四,廣告):我喜歡圍觀網友們的評論,不知不覺間就趨附於其中的主流觀點,比如因頻繁看到微博上很多指摘政府的言論,便跟著議論政府的是非。
F7(女,大四,華科,新聞):我對網絡熱議的碰瓷事件已經見慣不怪,漸漸地心理也傾向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網絡包羅萬象,各方面素養尚不完善的大學生無法從專業角度判斷事件性質和事實真相,對社會問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評價,導致社會心態偏頗,也為行為的變異埋下隱患。
4.批判性思維讓位於“淺思考”
網絡時代,內容的呈現方式由傳統的文字轉向圖像文本並存,所謂的文化信息填充著大學生的閑暇時間,但思考的“貧瘠”使他們很容易脫離事件發生的情境和更深層次的背景而對事件進行片面評價。
F8(女,大一,經濟):我會關注一個時間段內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新聞,比如和頤酒店事件,重復出現在朋友圈和QQ推送中。但我沒有追根問底的習慣,一般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再看看評論就完了。
M7(男,大三,經濟):我喜歡瀏覽各類消息,但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眾說紛紜的時候,往往分不清誰對誰錯,很多時候不能獨立思考,總是受到這樣那樣的牽引。
M8(男,大四,廣告):網絡上報道的很多事件確實拓寬了我的眼界,但正因為信息太多,很多文章我隻會泛泛瀏覽,沒幾篇深度報道能讀完,總會被大伙兒的輿論帶走,難有自己的思維方向了。
“淺思考、微話語”逐漸成為“觸屏一代”的習慣,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雖然有技術決定論的論調,但不得不承認,新媒體確實在影響著大學生的思考方式。大學生盡管有足夠的渠道去選擇信息,但信息整合意識與能力並不強,網絡媒介素養較為缺失。媒介素養不僅指使用與解讀媒介所需要的知識、技術,還要具備社會性、批判性的能力,即強調個人與媒介的互動關系和一種批判性思維活動[4]。
三、引導大學生社會心態的路徑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健康的社會心態是助推社會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尤其應在變幻無窮的時代洪流中尋求正確的價值觀念,以迎接來自各方各面的挑戰。
1.大學生加強自身網絡媒介素養。“受眾愈是主動積極,他對媒介的勸服、影響和操縱行為愈有彈性和抵抗力﹔受眾個體愈是自由,愈是能夠依靠新技術的力量來建立屬於自己的媒介食譜。[5]”處在新媒體方興未艾的環境之中,大學生早已具備通過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渠道獲取信息的條件,但網絡負面負面熱點事件對其思想的灌輸也毋庸置疑,這正是網絡“雙刃劍”的本質所在。
學會處理來自意見領袖、群體極化或網絡謠言勸服和影響,有賴於大學生個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后喻文化時代,思想的灌輸應讓位於思想的對話,被動選擇應讓位於主動思考。大學生不應做“沉默的螺旋”中的一員,而是採用對話、互動的方式參與網絡熱點事件,使真正有意義的網絡資源為己所用。與此同時,根據尤裡·布朗芬布倫的社會心態系統理論,應將家庭、學校、社會等與大學生個體成長息息相關的內外部系統的力量集結起來,打破以往散沙式的教育模式,推動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
2.網絡“把關人”不可缺位。擁有專業採編資格的新聞門戶網站、官方微博、自媒體公眾號等等網絡“把關人”應主動設置正面議題,主動闡釋有利於社會進步的政策制度,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以對沖負面事件所帶來的消極效應,遇到關乎社會危機的問題時盡量避免負向報道和闡釋,以反省代替群情激憤,以理性代替社會撕裂,減少負面話題形成的契機,回歸正常看待問題的思維。
“把關人”對網絡熱點事件進行正本清源后,負面話題即便仍有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其規模也將得到一定的控制,進而介入大學生的社會認知並影響其社會心態的可能性便會下降,因此,網絡“把關人”並非傳統媒體的專屬配置,在網絡信息爆炸的當下更不可缺位。
參考文獻:
[1] 馬克斯韋爾·麥庫姆斯.郭鎮之,徐培喜譯.議程設置:大眾媒介與輿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 Hurwitz,R.Who needs politics?Who needs people?The ironies of democracy in cyberspace[J].Contemporary Sociology,1999(6).
[3] 黃永宜.淺論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J].新聞界,2007(30).
[4] 張艷秋.理解媒介素養:起源、范式與路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英)丹尼斯·麥奎爾.劉燕南,李穎,楊振榮譯.受眾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