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黨報副刊的應對之道
首先需要表明的是,本文中的副刊指的是狹義的文學副刊,比如人民日報的“大地”、羊城晚報的“花地”、新民晚報的“夜光杯”等,它們區別於包括汽車、房產、健康、教育等各種生活服務類信息專刊的大副刊,文學副刊具有強烈的文學性,刊登的大多是詩歌、小說和散文作品。
副刊雖冠之以“副”,但對報紙來說卻至關重要,新聞版面提供信息,而副刊提供知識和文化享受,對於一份報紙來說,副刊是彰顯文化品位的最佳舞台,同時也是引領社會輿論的戰場,從李大釗時代的晨報副刊起,副刊就在中國的文化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歲月流逝幾經變遷,但是時下的網絡時代,受網絡文化及新讀者人群的沖擊,時下的黨報副刊也面臨著一些嶄新的難題,本文試圖就此進行分析。
一、副刊影響力衰微的表現
1.文體陳舊。所謂文體,是指文章的總體風格,文體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布馮有名言:風格即人格,文體是作者整體人格的直觀展現,它也是一個時代氛圍的折射,從這個角度來看,時下網絡時代需要的文體風格與過去是不一樣的,網絡時代興起之后,受網絡即時化和碎片化的影響,傳統抒情化的散文詩歌影響力已經衰微,人們愛看的是一些帶有戲謔和幽默色彩的新式散文,即使抒情,也會比較節制,帶有更強的理性特征,比如馬伯庸的文體風格,比如當時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這類文章摒棄了傳統散文的抒情色彩,也改變了他們板著臉說話的嚴肅外觀,而是以幽默調侃的方式,對事物進行表達,這在根本上是時代變遷的結果,從物質貧乏的時代過渡到現今物質初步富裕的時代,城市化生活成為大多數讀者的日常,城市化的快節奏和物質化色彩扼殺了抒情空間,“當今社會確實需要一些輕鬆娛樂的東西來舒緩人們緊張的情緒”[1],使得抒情類文體已經遠離大多數人的審美意識,同時城市生活的巨大壓力和焦躁也需要一個釋放的空間,這就使得幽默與戲虐文體更受歡迎。
以湖北日報的“東湖”為例,從這個角度看,該欄目的文章展現的還是一種比較陳舊的抒情外觀,以2016年1月1日的“東湖”為例,它的5篇文章中3篇是抒情散文,還有一篇是詩歌,其中頭條文章《南方的“河”》是講述南方江河的,這篇文章是從“南方多半稱江,北方多半稱河”這一現象說起,內容含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色彩,作者一半在講述這樣一種歷史,另一半在回顧了自己家鄉孝感的河,整篇文章具有濃郁的抒情化氛圍。而詩歌《開一朵心花迎新年》也是一首抒情詩,它的寫作完全看不到詩歌界更流行的現代主義和象征意象的影響,帶有一種濃厚的前現代抒情特征。
2.版面僵化。版面欄目的排列組合對於報紙至關重要,優秀的版面,其欄目設置活潑多樣,不僅欄目本身適應了新聞規律,迎合了讀者的需求,在不同欄目之間也形成一種有序的排列組合,使得版面活潑多樣,具有獨特的美感,而較差的版面,則在版面內容和語言中呈現出一種僵化,不適應讀者需求。
從這個角度看副刊,會發現很多副刊這方面的意識嚴重不足,比如,“東湖”沒有具體的小欄目設置,而只是對不同文體在版面上進行了一個組合,很多副刊雖然有欄目設置,但是一旦設定后很少發生改變,使得版面語言較為陳舊,缺少變化。
3.缺乏影響力。有影響力的版面來源於有影響力的欄目和作者,以解放前的申報自由談為例,可謂是一個欄目風行一時,在當時的輿論環境下,自由談暢談天下大事,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給讀者留下了鮮明的印象,而像魯迅這樣的明星作者,更是成為自由談的巨大財富,魯迅幾乎每一篇文章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他好戰多怒的戰士風格也賦予了自由談巨大的言談空間,他和論敵在報紙上的論戰擴大了社會影響力,使得申報自由談成為中國新聞史上不折不扣的明星欄目﹔而反觀中國副刊,這種影響力已經不再了,如果做一次問卷調查,恐怕大多數讀者難以說出一個有影響力的副刊的名字,副刊已經不再是站在潮流前端的文化產品,對於社會重大事件也難以發聲,它刊登的作品也無法成為社會重要議題,基本上便成了編輯和讀者的自娛自樂,隻在一個小圈子裡盛行。
二、副刊影響力下降的原因
1.文學喪失中心話語地位。黨報副刊面臨危機的第一個原因,在於時代的變化使得文學喪失了中心話語的地位,曾幾何時,尤其是民國和八十年代,文學在社會話語中的主流地位無可置疑,那時的人們愛讀文學作品,一些重量級的小說詩歌都會引發重大的社會效應,但是在進入九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紀之后,文學這種輝煌的地位便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商業社會的興起,隨之而來的是消費文化,人們開始遠離文學,更愛讀一些反映商界或是生活化的消費文字產品,這使得作為文學重要陣地的副刊其中心地位也隨之喪失。
2.時代變遷導致讀者變化。文學副刊輝煌不再,還因為讀者群體的變化,時下作為主流閱讀群體的年輕人,是在網絡時代長大,而中老年人也因為網絡時代的到來在閱讀趣味上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網絡時代首先是帶來了網絡文學,它們更貼近當代生活,文字表現更符合當下人的心理,因此相較於陳舊的文學副刊,這些網絡文學更受歡迎,長此以往,讀者的閱讀趣味也發生了變化和偏移,他們可能會覺得文學副刊上的文字陳舊而沒有生命力,不符合網絡時代快餐化閱讀的需要,文學副刊逐漸流失了讀者。
3.副刊本身未能與時俱進。危機還因為副刊本身未能與時俱進,黨報作為當地黨政機關的喉舌,離市場化競爭有一段距離,它們對於市場的變化,表現沒有都市報那麼敏銳,黨報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也更為舒適,這使得很多人創新意識和跟蹤潮流的意識不夠強烈,同時由於報社人才培養體系的原因,年輕人進入黨報一般都是從新聞記者做起,很少有直接進入副刊做編輯的,這使得副刊的從業人員大多是中年人,很少有年輕人,他們的閱讀趣味和編輯理念往往比較落后,離當下的潮流較遠,這使得副刊逐漸成為了少數人的自娛自樂,不再有強大的市場影響力。
三、副刊重塑影響力的途徑
1.擁抱新時代文學。如前所分析,新時代的文學與過去的文學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文體特點,因為黨報一直被定義為機關報,所以面對新趨勢表現不是很靈活,所刊登的散文詩歌作品呈現出的還是一種舊有面貌,面對新形勢,這就要求編輯群體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多接觸年輕人的文章,多從網絡上尋找稿源,積極拓展嶄新的作者空間。
在拓展空間上,主要是指與網絡的對接聯系,隨著網絡的蓬勃發展,網絡已經成為報紙信息的重要來源,不少報紙都出現了“網事”版,把網絡上的新鮮有趣事集納在報紙上,而副刊也可以借鑒這一形式,在版面上專門開辟與網絡對接的版塊,將網絡文學納入到報紙的范疇之內,這樣不僅可以活潑版面,還可以吸引讀者眼球,形成新的閱讀亮點。
2.用品牌來引領版面。品牌文化已經深入到消費文化的方方面面,報紙雖然是一種精神文化產品,但同時也是一種市場產品,需要借鑒商業文化的優秀成果,品牌運營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類,不僅報紙需要鮮明的品牌,報紙的分欄目也需要品牌意識,副刊也是如此。
副刊首先需要確立鮮明的品牌定位,比如在民國時代,晨報副刊就帶有濃郁的京派文化特征,表現出理性、獨立、明澈的風格特征,時下的副刊也需要這樣一種品牌定位,明確自己的核心讀者群體,有針對性地進行版面策劃,形成鮮明的個性風格,讓讀者一聽到副刊名字就有一種風格化的聯想。
品牌運營還要求在副刊內部,精心策劃組織各個欄目,副刊也需要進行欄目策劃,針對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和稿件特征,精心設置各個小欄目,讓不同欄目之間形成一種關聯和組合,讓不同稿件展現出百花齊放的特征,這是副刊成功運作的經驗之一。
3.立足本土文化。中國的媒體市場因為行政分割的原因,形成了各地割裂開來的局面,除了少數全國性大報之后,大量報紙的讀者僅為本地讀者,這一方面帶來了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是發揮創造力的舞台,那就是實現信息的本土化,副刊作為文化教育的重要舞台,實現本土化是它提升吸引力的重要途徑,本地的歷史人物、風土人情皆可成為副刊的重要內容。
以成都日報的《天下成都》為例,它的內容“一類是介紹以成都為中心的‘大成都’厚重的蜀文化底蘊和內涵的文章,另外一類是寫成都人現實生活的、充滿情感趣味的文藝作品”[2],由於帶有強烈的本地色彩,而且情感味道濃郁,因此廣受讀者歡迎。
其他副刊皆可以借鑒這種本土化的模式,挖掘本地的歷史故事,介紹本地的風土人情,將濃郁的本地色彩與普遍的人文關懷結合一起,一定能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4.引領社會文化。在民國新文化運動之后一段時期,報紙副刊曾經迎來過輝煌期,“一些‘文化名人’成為報紙副刊的‘掌勺人’,黎烈文主編申報副刊‘自由談’,沈從文蕭乾主編大公報副刊‘文藝’,聶紺弩主編中華日報副刊‘動向’。艾青、端木蕻良、吳祖光、夏衍等都做過副刊編輯。許多報紙副刊編輯還身兼大學教授,像邵力子、宗白華、孫伏園、徐志摩、戴望舒等,都在大學任教。[3]”
這一時期的副刊,在塑造社會公共文化、引領社會變遷上起到過巨大作用,比如大公報副刊‘文藝’就是當時文學青年心中的聖地,培養了不少作家,成為他們文學生涯的起點,同時,名人成為副刊主編也影響力巨大,這些名人都是當時著名的知識分子,他們在文化和報業專業方面都有精深的修養,他們編輯出來的版面,更具有可讀性和文化價值,而名人主編,對於報紙擴大影響也很有利,人們會出於對名人的信任和崇拜而更願意閱讀副刊,這是一種無形的營銷,同時也成為報紙的品牌。
當下的副刊也可以大膽改革,借鑒這一趨勢,啟用文化界名人來做報紙副刊的主編,名人必然會帶來充分的話題效應和巨大的社會資源,同時副刊也需要再強調在社會文化引領上的標杆作用,培養年輕作者,為他們提供成長的舞台。
引領社會文化更是副刊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報紙是一種精神產品,副刊對於社會有一種文化責任,這就需要副刊的編輯者有一種歷史擔當,站在社會進步的立場上,推廣優秀的文學作品,成為社會精神價值的塑造者。
參考文獻:
[1] 肖玉清.副刊 一份報紙的文化品位追求——談《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特色[J].新聞窗,2009(4).
[2] 肖玉清.淺談副刊寫作——以《成都日報·天下成都》為例[J].新聞世界,2011(10).
[3] 肖秋生.報紙副刊的時代擔當[N].天津日報,2011-11-09.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