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微信公眾號——“研究事兒”

讓幾萬人落淚的故事,講了什麼

講堂堂主 研究事兒
2016年11月14日16: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
小字號

前不久的記者節,一個融媒H5產品——《記者記——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刷爆了堂主的朋友圈,不到一個小時,點擊量便早已過萬。打開一看,個個都是堂主熟悉的面孔,有國際部的顏值擔當,有內參部的較真小伙兒,有人民網的“知性小妹”……朴實的話語和抒情的音樂,讓人感動溫暖。

兩周前,人民日報青年採編業務骨干培訓班開班,匯集了來自報社多個業務部門的精兵強將,這個作品就是出自他們之手。從策劃到執行,不到兩周的時間,他們怎麼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好的作品,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1.創意和故事:題好料好文一半

記者節不是新鮮事,怎麼表達能突出主題,緊跟熱點話題,跳出窠臼,既要讓用戶耳目一新,還要讓記者產生共鳴,這可不容易。“記者記”的小伙伴糾結了很久,經過了“藍瘦香菇”的折磨階段,才確定了現在的選題。既能展現出記者的真實工作狀態,又能表達出對總書記“2•19”講話精神的感悟,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呈現。人民日報的記者從不缺故事,也不缺好故事。他們從幾十個備選的故事中精選出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或是同事的親身經歷、生死瞬間。在微博裡看到一個基層普通媒體的記者留言:這就是我們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實,辛苦卻也幸福,今天還有你們想著我,想哭……

2.從技術到藝術:技術流也要拼“體驗”

“記者記”團隊的組長來自人民網,她充分利用了人民網的技術優勢和強大的技術團隊。除了輕車熟路的H5技術,團隊還特別提供了視頻、音頻的標准接口,結合腳本技術,使得原來隻能在系統級別上的視頻、音頻處理功能,帶入到了互聯網應用的范圍內。同時大量採用了css3動畫,強制GPU渲染和硬件加速,使得動畫更加流暢,視覺聽覺表達更為立體。

可這些卻都僅僅是個開始。都說藝術可以顫動心靈,直接影響受眾的體驗。“記者記”團隊在產品設計上費了很多心思,發揚工匠精神,把它作為一件工藝品來完成。他們利用手繪、白描等手段,將一個個故事的主人公,配合特定場景背景,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這個產品繼承了人民日報一貫的大氣風格,體現大場面﹔在細節上追求精致,有小溫暖。

3.多維度融合:一個不能少

媒體融合怎麼搞?各家有各家的法寶、獨門兵器。“記者記”項目組這次抓住兩個關鍵要素,一是人才,一是平台。人民日報的記者大局觀好,內容駕馭能力強﹔社屬市場化媒體的同事路子寬,局限性小﹔新媒體中心、人民網、媒體技術公司的同事技術力量強,解決方案多,呈現方式多樣,這三者的結合和融合才能保証產品既符合報社風格,又有時代特點和親和力吸引力。

多平台傳播也是人民日報的優勢。這個產品在記者節當日文化版落地,一經推出,被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央廚房,人民網兩微,以及國家人文歷史、離退休干部局、中國汽車報等媒體公號進行再加工,二次傳播。截至11月8日24時,單個H5PV、UV均超5萬,在線IP數、在線人數逼近4萬,點贊數近10萬,各渠道網友留言超500條。根據人民網微博統計,以往有的記者節策劃,網友留言各種說法都有,而此次策劃,真正做到了打動人心,感動網友,留言中正面聲音佔9成以上。

4.工作室模式:既是孵化器也是增長點

“記者記”的小伙伴的產品設計與推廣,採用的是融媒體工作室模式。這個模式突破了原來的部門體制區隔,打破了空間時間限制,集中了更多人的智慧。一個大家利用零散時間,在10天內完成的作品,產生了如此大的傳播效果,“記者記”的小伙伴們也都很震驚。

工作室是一個彈性的工作機制,堂主看見他們經常通過微信群、視頻會等形式交流溝通,有的一邊喝咖啡一邊還在寫文案,而且沒有事先的框框,腦力激蕩、思想碰撞、互相影響,沒有絕對權威,誰有理跟誰走。堂主認為,工作室模式既是靈感的孵化器,又是不可估量的創新增長點。可以預見,一個個“爆款”產品將會在這個平台綻放。 

撰稿:劉燁、李海霞 編輯:張天培 統籌:王向令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