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費成:互聯網可以通過用戶自律實現信息序化和治理
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馬費成發表演講
人民網11月17日電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新媒體發展論壇“建設更加可信的互聯網”定於2016年11月17日14時在浙江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枕水廳(201)舉行。該論壇將圍繞“建設更加可信的互聯網”,從信息可信、編排可信、用戶誠信三個維度,邀請各方人士分享交流互聯網信譽建設經驗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包括網絡平台、網絡媒體以及網民在內的所有網絡參與者共建可信網絡的責任與義務、技術與規則、體制與機制,進一步推動信源的可靠性與內容的真實性,傳播過程的規范性與藝術性,提高網絡參與者的信息素養和網絡責任,加強領域內國際間的溝通與交流,實現互利互贏。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馬費成發表演講。以下為全文內容: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在美麗的水鄉烏鎮,在第三屆互聯網大會上,今天能夠在新媒體發展論壇做一個發言,感到非常的榮幸,也非常感謝主辦方的邀請,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互聯網信息治理及序化》,前面的領導和專家談的都是非常大的問題,我今天談的是一個很小的問題,一個案例,談五個觀點。我認為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題非常好,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個命運共同體,實際上應該掌握在用戶自己的手中,如何建立這個命運共同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選擇這樣一個案例,和大家交流一下。
剛才幾位專家都談到,其實互聯網興起后最大的特點就是產生了UGC,剛才阿裡講的還有PGC、RGC,無論是哪個GC,我想最后的用戶也好、機器也好,它們最后生成的內容在互聯網上發布,UGC出現以后,就是用戶生成內容,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生產者、發布者、編輯者、傳播者,因此要實現網絡的序化,我想可能要通過用戶本身。關於網絡治理的問題,序化的問題存在著兩個觀點,一個是網絡自治,一個是網絡的管制。關於治理、自治,通過網絡的契約、網絡的能力、網絡的自律和一定的技術來實現網絡的序化,而網絡管制認為可能要加強政府對網絡的控制,否則這個網絡的濫用可能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和網絡空間的混亂。這兩種觀點都是存在的,我們今天主要講前一個觀點,后一個觀點,我們認為也非常重要,今天講的案例主要是前一個觀點。
我選擇的是網絡百科,大家非常清楚,百科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系統。可能各位嘉賓會說,百科系統是一個非常中心的,其實這上面也有很多分歧,所以要在這樣一個媒介上實現和諧是非常困難的,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些功能,大概就是下面列的這些編輯格式、新增的內容、修訂內容、IP禁止、版本對比、版本追訴。這個系統之所以運行的非常好,有五大理念。首先我承認我的系統就是一個百科全書,這是目標。第二,網絡百科要堅持中立的特點,然后是一個自由的文本,也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編輯,任何人都可以修改別人的版本,而且是沒有版權的,你也不能反對別人編輯你的詞條和文章,另外有行為准則。沒有硬性規定,我想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是目標、特征,還有性質和文化,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約定,正是在這樣的五大支柱支撐之下,形成了特定的一些體系,這些方針、這些指引,都成為用戶必須遵守的規則,這就是這個系統要有行為准則,強調要有行為准則。
關於剛才講的五大支柱,應該說是網絡百科達到序化的非常重要的目標,確立了這個社區的目標要求內容原則、行為方式、行為尺度和中心文化,這些原則不是硬性規定,而是通過用戶自下而上討論得出來的,首先是由創始人提出了五大理念,然后由廣大的用戶討論基礎之上產生了這樣一個規則,這樣一個行為准則。在這個行為規則之下,就形成了這個系統的一個自身自發秩序,而這個自身自發秩序,可能早先來源於經濟學,比如我們講的市場經濟,但是在這個系統當中,由於用戶的自律和協作,所以也產生了自身自發的一個體系,一個趨勢。這個趨勢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我想這個機制之所以產生,主要是來源於用戶之間的協作,這個機制主要是社區文化的一種認同感,另外網絡技術的低門檻,使得所有人都方便編輯,還有個人的價值觀,會褒獎個人對百科系統做出的貢獻。一個暢通的信息表達和交流的渠道,最后是用戶協作的控制機制,用戶的自我約束,自上而下的管控流程。
另一個我們認為是復雜系統,這個復雜系統,用戶不僅僅是系統的參與者,而且更應該是系統的實驗者,在實驗當中演化出組織的規則和序化的趨勢。我們借用這樣一個Starlogo系統模擬序化趨勢的形成,這個Starlogo系統是MIT研制的,我們改進以后模擬百科系統的序化過程,這個序化過程之所以能夠在這上面體現,我們可以看到把參與百科系統的用戶、網民的行為規則,都把它放在了系統當中去,於是我們給出了這樣一個七種主體.我們設計了一個窗口屏幕,七種主體,背景顏色是黑色的,所以任何參與者都可以在背景上涂上顏色,紅色表示正確的內容,黃色表示創新的內容,天藍色、藍色和綠色分別表示三種不同興趣的內容,我們還可以拓展,這種不同興趣的內容根據用戶的群體還可以增加還可以劃分。
白色表示錯誤的內容,我們把這樣一些行為主體的行為都列到了這個表當中,我簡要地敘述一下,這是行為准則,然后是模擬的意義,專家是人形,在背景上涂紅色,我們知道傳統的百科全書都是邀請專家撰寫的,而網絡百科系統是由用戶參與自己寫出的,所以有人提出了疑義,用戶參與編輯的百科是不是可信的,是不是錯誤百出,結果一個英國學者進行了研究,分別從百科系統當中抽樣,從傳統的大英百科全書當中抽樣,對比結果發現網絡百科系統的准確率和我們原來權威的大百科全書的准確率是相當的,說明這個系統是值得信賴的。我們看到專家在上面涂的紅色,隻有紅色是正確的顏色,棕色表示用戶群體,他們雖然不直接參與詞條編輯,但是談到瀏覽,他們也會這個系統提供了貢獻。
在我們剛才的模擬之下可以看到,這幾種主體他們在背景色當中,當程序運行到一百次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背景上是五彩斑斕的,也就是說黃色是創新的,紅色才是正確的內容,而綠色、藍色是不正確的內容,是三種不同作者書寫的內容,白色是錯誤的內容,經過這樣一個運行之后,我們看到這個程序,這是程序運行到兩千多次的時候的狀態,這個狀態從原來的五彩斑斕的畫面已經演變成紅色的畫面,也就是說,在專家的人數這樣少的情況下,我們隻設定了一個人,在這種少的情況下,大量是自由的參與者,他們在這樣一種行為規則的控制下,最后這個背景演化出了這樣一個紅色,也就是說趨勢是走向了序化,因此我們說可以通過用戶的自律,通過行為規則的控制來實現互聯網信息生產的序化。
在這當中,我們知道專家雖然能夠寫正確的內容,但是數量是有限的,上限設定的非常少,而且有IP禁止、頁面鎖定這樣一些功能,創新者他們是系統活力的源泉,一般作者數量最多,雖然他們開始寫的不是正確的內容,結果他們通過不斷地修正、修復使得這個系統逐漸的趨於正確,這就是百科系統之所以出現序化最重要的一個群體。這個模型應該說非常直觀的說明了這個系統演化的過程和機理,這個機理就是對我們百科系統行為規則一個非常生動形象的一個模擬,通過這個模擬我們的結論是如果從用戶這一端考察,互聯網實際上可以通過用戶的自律、自組織實現信息的序化和治理。我想希望通過這個案例,能夠對互聯網信息的生成編輯和管理提供一個借鑒,謝謝大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