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華老報館與人民日報的淵源

趙興林
2016年11月19日10: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中華老報館與人民日報的淵源

  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報》

  創建於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中華老報館,目前藏有不同歷史年代的各種報紙雜志、圖書、史料及與報紙有關的實物,可開發藏品8000余種,各種報刊500多萬份,另有不同歷史時期專題老報刊影像資料800余部﹔藏品內容幾乎涵蓋社會史、新聞史、革命史等。

  人民日報是黨中央機關報,不僅發行量大、覆蓋面廣,而且報道具有權威性、可讀性。作為人民日報的忠實讀者,中華老報館館長馮藝不僅對人民日報情有獨鐘,而且收藏老報紙也緣於人民日報。

  那是1999年的一天,他在北京潘家園逛古玩市場,無意中看到一份1949年4月下旬的人民日報,頭版刊登30萬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佔領南京的新聞報道。馮藝出生在部隊大院,父母都是革命軍人且參加過渡江戰役,自己也曾入伍當兵,他看到這篇報道備感親切,當即買下這張報紙,回到家中看了一遍又一遍。由此萌生收藏舊報紙的意向,以后一發而不可收,並將收藏人民日報列為重中之重。

  如今,中華老報館的人民日報藏品數量眾多,且有珍品系列。其中創刊號有1946年5月15日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創刊號,1947年5月15日人民日報畫刊創刊號,1948年6月15日華北中央局人民日報創刊號,1949年3月14日人民日報北平版創刊號至停刊號全套,1949年8月1日人民日報北平新聞創刊號至停刊號全套,1949年5月7日人民晚報創刊號至停刊號全套。此外,還收集到曾多年擔任人民日報主要領導職務的鄧拓同志使用保密本書寫的筆記,這是馮藝從潘家園市場一攤販手中購買的,后經鄧拓親屬確認是珍品﹔人民日報進北平后曾出版的《北平新聞》,1949年僅出版18期,其中刊登范長江手稿的《北平新聞》亦被收藏。

  在收藏人民日報系列藏品過程中,馮藝努力從老報紙中汲取政治營養和專業知識,從而對一些重大事件及相關重要人物的內在聯系,做到心中有數。比如,他從網上搜索到有人要出售1948年6月15日的人民日報創刊號,索價8000元。后來,他看到那張報紙是用大白紙(新聞紙)印刷的,可是他也曾見到過同樣標榜人民日報創刊號的報紙,則是採用土紙印刷的。為辨別真偽,馮藝多方找尋並買到“晉察冀日報”的精裝合訂本,打開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六月十四日(1948年6月14日)刊登“本刊終刊啟事”的報紙,同樣是用大白紙印刷的。經分析判斷,網上出售的那份人民日報創刊號是真品。原因有二:一是買到的精裝“晉察冀日報”合訂本是用布料包裝的,與晉察冀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包裝用料一致﹔二是按慣例“晉察冀日報”每逢重大事件才用大白紙印刷。基於上述兩點判斷,他出高價買回那份人民日報創刊號。

  還有一次,是收藏人民日報報系的“人民晚報”。他在北京舊貨市場上看到“人民晚報”合訂本,共91期,出版時間是1949年5—7月,索價3萬元。當時不敢確認它是否是人民日報子報,后經仔細辨認,“人民晚報”出版單位是人民日報社,而人民日報8月1日刊登的“停止發刊”文中有這樣的話:“凡有關發行上的未完手續,仍由人民日報發行部清理結束。”由此判斷“人民晚報”確屬人民日報報系,刊登文章的文風有別於一般報紙。

  馮藝通過學習和知識積累,遇到有關重大事件和人物報道,常常以人民日報的權威性作衡量標准,藏品極具真實性、准確性、可信性。

  馮藝曾搜集到3個董存瑞式戰斗英雄的事跡報道:1948年9月16日“冀熱遼導報”頭版刊登戰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新聞報道,題目為“董存瑞壯舉震山河”,社會反響很大。繼董存瑞之后,人民日報於1948年12月6日、12月13日連續報道了兩個董存瑞式的戰斗英雄,前者張樹才是位解放戰士,剛加入人民解放軍不久,舍身炸敵人地堡而英勇犧牲﹔后者梁士英、共產黨員,在我軍攻打錦州戰爭中英勇獻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3篇報道,對於宣傳革命英烈的事跡,駁斥極個別詆毀英雄人物的言論,具有重要的價值。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