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之光"聚焦千年古鎮 烏鎮新變化正接踵而至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盛會中的烏鎮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
昨天上午,在結束各項議程后,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省烏鎮落下帷幕。《2016年世界互聯網發展烏鎮報告》同時發布。
大會期間,來自五大洲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余名嘉賓齊聚烏鎮,圍繞“創新驅動 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並達成了諸多共識和成果。
一系列前沿科技也相繼在烏鎮發布。
這些互聯網成果,改變了這個“石拱橋和西市河搭起來的”小鎮。
剛剛過去的這幾天,烏鎮著實熱鬧了一番。
從世界各地趕來的3萬多名嘉賓踩著青石板走進烏鎮﹔車尾的電子顯示屏上寫著“互聯全世界”的城鄉公交車上,坐滿了人,路邊還不斷有人招手﹔就連烏鎮景區裡的津驛客棧,也一直忙著接待丁磊以及其他互聯網大佬們。
這些熱鬧的場面,緣於互聯網。
從去年馬雲在烏鎮吃羊肉面算起,這一年裡,互聯網再次改變了這個小鎮。
1.57萬烏鎮的老人實現了智慧養老的全覆蓋服務﹔從烏鎮發端的“互聯網醫院”在全國開了16家“分店”﹔“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開始應用於烏鎮的民宿入住登記﹔26條萬兆級光纜接入了烏鎮鎮區,上了年紀的烏鎮老人拿著手機熟練地刷著淘寶、支付寶……
新的機遇再次來臨。
昨天,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式閉幕。微軟、IBM、阿裡巴巴、騰訊、百度等31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和來自全國各地政府部門、高新區、特色小鎮、創業基地、創客空間、創業投資機構的約3萬名專業觀眾,在烏鎮一起討論互聯網,並達成了烏鎮共識,通過了《2016年世界互聯網發展烏鎮報告》。
不僅如此,大會期間,來自全球百余家企業的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也在烏鎮陸續亮相。
這些新技術、新話題,讓剛剛泛起互聯網之光的小鎮,越來越熱鬧了。
年輕人越來越多
最熱鬧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選擇在烏鎮落地創業,街頭巷尾的咖啡店裡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在探討互聯網與創業。這也是一年中,因為互聯網,烏鎮迎來的最大的變化。
“一些項目在產業或現行政策方面遇到瓶頸,需要先行先試的政策保障和優質的政府服務,希望在桐鄉烏鎮互聯網試驗區裡允許他們有一定的政策突破。”桐鄉市市長盛永軍的這番話,既肯定了互聯網的探索,也為年輕人的落地提供了支持。
懷揣著互聯網夢想的年輕人隨之而來,新的變化也開始在這個古鎮裡發生。
“我們推出的一款聾啞人手語翻譯手套,可以識別聾啞人手語,並實時同步進行語音翻譯。”來自桐鄉本地的年輕人陳聰在烏鎮創立了盈米科技,“我們在聾啞人手語翻譯手套中加入了合成聲揚聲器,不但能讓普通人看到文字翻譯,更能直接‘聽’懂對方手勢所表達的意思,解決與聾啞人‘溝通難’的問題。”
越來越多新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在烏鎮出現。
王硯澤就把原先位於北京豐台的埃洛克航空搬到了烏鎮。“桐鄉烏鎮具有互聯網企業生長的優良土壤和氛圍,對於互聯網人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同時,這裡對於在華東地區開展通航服務並輻射全國,有很大的意義。”
浙江阿特多多知識產權交易中心(ATIP)也選擇在烏鎮落戶。“一位畫家油畫中的人物,根據客戶需求,可以定制為一座雕塑,或成為一款絲巾上的圖像。”阿特多多董事長盛旸介紹,“中心推出了知識產權單位許可權交易,並結合衍生品定制。藝術創作、工藝制造、電子商務等行業都將從這一交易平台獲益。”
據了解,該平台落戶烏鎮以來,在22個交易日裡就實現累計交易總額超過10億元。
智慧養老全覆蓋
對於已經79歲的楊麗娟而言,這一年最大的變化就是,“養老也能智慧了”。
“我的子女都居住在桐鄉市區,自己獨居在烏鎮銀杏社區。年紀大了,血壓不太穩定,需要長期服藥。”就在去年互聯網大會前夕,烏鎮推出了“智慧養老”項目,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台啟動運行,讓楊麗娟實現了“居家養老”。
“這個平台由線上、線下兩部分組成,為老人和家庭提供居家預警、應急救助、健康管理等服務。其中線上平台主要通過為老人安裝智能居家照護設備、遠程健康照護設備、SOS呼叫跌倒與報警定位,並利用阿裡雲服務器、微信、APP等,進行遠程管理。”烏鎮“智慧養老”項目椿熙堂負責人介紹,平台會給每個老人配送一個紅色的手環,一旦老人跌倒或出現緊急情況,隻要按下手環中的按鈕,后台管理人員即可收到警報,迅速聯系其家人和社區工作人員,實現第一時間上門救助。
就在此次互聯網大會開幕之前,烏鎮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台又啟動了“2.0版本”,開啟了“烏鎮智慧養老2+2新模式”。
“僅僅依托‘線上’的養老不是真正的智慧養老。”椿熙堂負責人介紹,如今,烏鎮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各級站點,“可以為老人提供理發、家政、助浴、健康檢測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烏鎮的智慧養老已經實現了全鎮1.57萬老人的全覆蓋。
更讓楊麗娟覺得欣慰的是,“在家門口也能看一些大的病了。”
就在去年12月7日,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在烏鎮正式上線“開診”,開啟了“互聯網+醫療”的全新模式探索。
這讓像楊麗娟一樣的老人,實現了“互聯網看診”。
如今,烏鎮互聯網醫院與全國1900家醫院實現了信息系統的連接,7200組專家團隊以國家鼓勵的多點執業方式在烏鎮互聯網醫院開通了在線診室。截至目前,烏鎮互聯網醫院接診量已超過2.1萬人次/日。
這些,只是這個小鎮一年中變化的一個縮影。昨日閉幕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再次為這個小鎮注入了新的互聯網活力。
新的變化,正接踵而至。(記者 程鵬宇 陸燁 吳靜 文 記者 步恩撒 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