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炮轟萬達? 新仇舊恨說到底都是為了票房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劇照。
昨天是馮小剛新片《我不是潘金蓮》(以下簡稱《潘金蓮》)上映首日,馮小剛再度發揮他“小鋼炮”的性格,而這次開炮的對象竟然是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10.9%的排片,反映貴集團10.9%的胸懷”。
《潘金蓮》首日排片超7.5萬場。國內票房前五家院線排片情況是——上海聯和45.7%、中影星美41.79%、大地45.3%、南方新干線37.35%,排片佔比都接近或超過40%,而萬達排片隻有10.9%。
一封公開信
翻開華誼與萬達的“新仇舊恨”
昨日,馮小剛先在微博上預告“中午12:30將在朋友圈和微博轉發一封潘金蓮寫給王健林的公開信”。導火線就是《潘金蓮》排片遭萬達院線擠壓。
隨后,公開信果然准時放送。
這封公開信全文以“潘金蓮”為第一人稱,一口一個小女子把自己說得委屈至極。
而公開信的背后,則是華誼與萬達的“新仇舊恨”。
華誼與萬達的“新仇”,即萬達隻給《潘金蓮》10.9%排片。《潘金蓮》首日排片在其他院線幾乎達到40%,但唯獨在第一大院線萬達遭到冷遇,甚至低於同天上映的《勇士之門》以及上周公映的《奇異博士》。
暑期檔的《搖滾藏獒》,萬達給華誼這部片子也是極低的排片。現在輪到馮小剛的《潘金蓮》。業內普遍猜測萬達給華誼片子低排片的原因,是萬達對華誼的“舊恨”,華誼從萬達挖牆腳。
馮小剛信中的“小牆皮”指的是現在華誼的CEO,前萬達影業高管葉寧。在他主管萬達影業期間,萬達影片無一虧損,還被王健林表揚過。但就是這麼一個被看好的人才,卻在2016年2月離開萬達,並帶走了正在研發中的一些項目,不久后便出任華誼CEO。
隨后又有業內人士指出,萬達還有個“舊仇”,是《潘金蓮》原來是萬達的“孩子”。《潘金蓮》制片人杜楊四年前就職於萬達,而《潘金蓮》電影版權正是當時杜楊在萬達時買下的。
馮小剛的“公開信”還批了萬達在國內日漸形成壟斷。今年,萬達院線收購萬達影視,相當於國內最大的電影院線收購了國內排名前茅的影視制作公司,再加上發行公司,萬達在國內電影垂直產業鏈中佔據了重要地位。萬達成為“老大”之后,誰的賬都可以不買,馮小剛對王健林也是無計可施。
而充滿戲劇的是,馮小剛公開信后的兩個小后,王思聰也不甘示弱,把矛頭指向馮小剛。王思聰通過微博,並直接@馮小剛,把《潘金蓮》排片問題及萬達和華誼兄弟之間的“恩怨”作了解釋。
正當大家以為狗血劇要結束時,“小鋼炮”仍不甘示弱,直接轉發了王思聰的微博,再度進行反擊。
如此你來我往,堪稱昨天網絡最熱門事件,一時看呆吃瓜觀眾。
好萊塢給“潘金蓮”讓位
馮小剛被指矯情炒作
不過,很快網友就反應過來。出人意外的是,小鋼炮這次竟然沒有得到同情。
有網友表示,口口聲聲控訴萬達給自己不公待遇的《潘金蓮》,其實已佔盡便宜,原本11月18日上映的《神奇動物在哪裡》要給《潘金蓮》讓位,被迫推遲一周。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薩利機長》也順延到12月9日。而且《潘金蓮》首日40%的排片已是力壓山河,而同天李安的《中場戰事》排片被擠壓到了3%,“馮小剛還要叫冤,顯得太矯情”。
網友將馮小剛此次的開炮,歸結為新片上映的一次博眼球炒作。
昨日記者在影院看了《潘金蓮》,發現該片與馮小剛之前片子完全不同,沒有任何商業賣點和娛樂元素,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只是雖然這是一部有“意義”的電影,但情節冗長沉悶,圓形畫幅帶來視覺疲勞,讓電影可看度降低。
馮小剛用這種炒作方式,讓自己的“准文藝片”吸引更多觀眾,也是可以理解。因為《潘金蓮》有一個“5億保底票房”。
據悉,耀萊影視在《潘金蓮》開拍前,就以5億元保底票房協議,獲得電影20%的投資份額。當影片票房低於5億元時,耀萊支付2億元的票房淨收益﹔票房5億元至8億元部分,淨收益由耀萊獨享﹔票房超出8億元部分,耀萊將獲得票房淨收益的50%。而馮小剛又是耀萊影視的股東。《潘金蓮》因審查問題改檔,但耀萊頂著經濟壓力繼續履行保底協議。
耀萊影視與萬達進軍電影業的路徑十分相同,通過投資影院建立渠道,然后向上游挺近,未來仍准備用20億建90家影院。可以說,耀萊也是萬達的一個競爭對手。此外,這次貓眼電影發行《潘金蓮》,對電影大力度票補,也是對萬達發行的一次挑戰。
所以這事情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票房,尤其是《潘金蓮》票房保底數是“5億元”。昨日,《潘金蓮》票房7350萬元,屬正常開局,不過,要達到5億元這個數字還需不斷的話題和炒作。
首周末排片
對電影至關重要
馮小剛因《潘金蓮》排片“手撕”王健林,讓“排片”一詞自方勵為《百鳥朝鳳》排片下跪之后,再度成為熱門詞匯。
影院對一部電影的排片,真的那麼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
尤其是新片上映,首個周末三天的排片,可以說決定了一部電影的命運。
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好的電影內容、營銷宣傳、票補,都是為了這三天在電影院能有高排片率。
隻有排片率高才能獲得購票者的關注,才有可能創造高票房,形成話題,創造影響力,吸引更多人觀看,形成良性循環。
反之,排片少,關注少,票房低,觀影人次逐步下降,就會形成惡性循環。(陸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