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志願者 烏鎮遍植"小梧桐"
新落成的烏鎮國際會展中心燈火通明,美輪美奐。劉 紅攝
11月18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圓滿落下帷幕。大會期間,志願者熱情細致周到的服務,給與會中外嘉賓留下美好記憶。
千余名大學生當起志願者
G20杭州峰會上,4000余名“小青荷”志願者在西子湖畔的精彩表現,贏得海內外一致點贊。
在烏鎮的大街小巷、車站碼頭、文博場館、街道社區,處處可見志願者充滿青春朝氣的身影,他們為來到烏鎮的參會嘉賓提供各類服務。其中,來自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省內17所高校的1072名大學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梧桐”。
在志願者服務工作啟動儀式上,參與服務過G20杭州峰會的浙江工商大學大三學生何麗瑤,從6700余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幸運地成為志願者代表,登台接過錄用通知書。除了滿足必要的身高形象要求以外,志願者還要接受互聯網大會知識、志願服務經驗、外語水平等內容的考核。兩個月來,大會志願者還根據分工及需要,參加了知識培訓、形體訓練等。
大會志願服務部負責人介紹,之所以稱為“小梧桐”,是因為梧桐是桐鄉的市樹,“梧桐”諧音“互通”,寓意著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精神內核。
“面對嘉賓,要自信,落落大方,服務細致,專業知識也要過硬。”何麗瑤對自己的上崗表現信心十足。
會務服務用上“指揮通”
互聯網大會期間,浙江省各地的安保、交通、電力、消防、教育部門紛紛派出青年骨干,組成志願者隊伍服務盛會。
今年,志願者們在服務中用上了新式武器——新款掌上“指揮通”客戶端。大會期間,志願者隻需下載“指揮通”APP,通過身份識別、驗証登錄后,立刻就可以將手機“搖身一變”成為一款指揮系統的智能終端。在8.1萬平方米的峰會主會場,“小梧桐”通過“指揮通”組織人員一鍵簽到和簽退,省去了從集合到歸位的諸多麻煩。“指揮通”自帶的地圖定位系統和指揮平台呼叫系統,讓會務服務指揮者可以實時掌握服務人員分布和工作開展情況。
在距離烏鎮峰會主會場55公裡的秦山核電站,來自杭州的電力保障志願者張陽陽打開手機,通過線路杆塔定位系統准確地找到了聯通核電站的50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並指揮員工對設備進行檢查。在融合嘉興電力部門提供的配套數據包之后,這套全新的定位導航系統讓參加烏鎮峰會電力保障的103名杭州電力志願者,能夠輕鬆找到目標設備位置,實時對電力設備進行監控。
為水鄉夜景巡視值守
會議期間,烏鎮的夜景“美爆了”眾多代表的朋友圈。入夜之后,烏鎮街頭兩側路燈准時點亮,暖黃色的燈光斜照在波光粼粼的沿街河面上,讓人流連忘返。大會期間,為了點亮烏鎮夜色,一支支“共產黨員紅船小分隊”在不停巡視。
“我們實行變電站有人值守,每天6次以上設備特巡,其中包括紅外線測溫、檢修專業化巡視等等”,變電站運維人員葉樂樂介紹。夜間,他們還要拿著巡視設備與記錄單,進行夜間特巡,一旦發現隱患,立即採取有效措施。今年的互聯網大會主會場實現了“雙電源、雙線路、雙接入”的“三雙兩接”可靠供電,廣泛運用數據即時採集和大數據分析,實現對存在的安全風險實時應急反應,以確保峰會供電“零故障、零閃動、零差錯、零投訴”。(冷麗華 求 力 廉 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