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影人金馬獎大放異彩 狂攬數個"重量級"獎項
《八月》導演張大磊
《八月》劇照
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26日晚在台北舉行。大陸電影人大放異彩,狂攬數個“重量級”獎項——張大磊的《八月》獲最佳劇情片獎,馮小剛憑借《我不是潘金蓮》獲最佳導演獎,范偉獲最佳男主角獎,馬思純和周冬雨雙雙獲最佳女主角獎。
斬獲金馬獎,對大陸影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首先自然是藝術的肯定。2010年,徐帆入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最后惜敗給呂麗萍。陪同妻子出席金馬獎的馮小剛,當時曾炮轟金馬獎。去年在馮小剛未出席的情況下,金馬獎把影帝頒給他,今年馮小剛又拿下最佳導演。連續兩年獲得金馬獎的禮遇,馮小剛也和金馬重歸於好了,“所以我剛才說要感謝金馬獎的胸懷,確實讓我看到它的公正。”
拍攝《我不是潘金蓮》,馮小剛大膽採訪了圓形畫面。此舉遭遇了不小的阻力,這次得獎,對馮小剛無疑是一種肯定,所以在獲獎感言中就說,“我不知道這樣做(圓形畫幅)是不是對的。我的很多好朋友都反對我用這個方式來拍,今天金馬獎給了我一個答案,告訴我這個堅持是對的。”
馮小剛之所以如此高興,除了藝術上的肯定之外,還有經濟的回報——這一獎項將為《我不是潘金蓮》進軍台灣市場打開了大門。
長期以來,台灣地區對大陸影片實行配額制——每年隻有10部配額。大陸影片如果想要在台灣公映,都得在歲末年初去報名排隊參加第二年的抽簽。由於抽簽的偶然性,大陸很多大制作影片無法在台灣公映。
2014年,台灣對“電影法”進行了部分修改,打破了每年大陸隻有10部電影上映的名額限制,規定在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獎)、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和美國奧斯卡獲得獎項的中國大陸電影,可不受配額限制,直接申請在台灣上映。
盡管這些年大陸電影市場蓬勃發展,但擁有600個放映廳的台灣電影市場也依然不容小視(大陸影院超過6300家)——獲2015年台灣地區電影票房冠軍的《我的少女時代》,在台灣就斬獲了超過4億新台幣(1人民幣約合4.6新台幣)的票房。而當年大陸影片《畫皮2》和《被偷走的那五年》就在台灣創造了796.9萬元和1806萬元的票房。
《我不是潘金蓮》採取5億票房保底發行,業內人士預測其在大陸的票房為4.75億左右。這,加上中國香港、北美等地票房,達到目標應該問題不大。如今憑馮小剛獲金馬最佳導演而贏得進軍台灣市場的資格,對於《我不是潘金蓮》也是意外之喜。鑒於《我的少女時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等偏文藝的影片在台灣票房的成功,同樣偏文藝的《我不是潘金蓮》以及《八月》能走紅台灣,也並非沒有可能。
說句題外話——大陸市場對台灣影片有何規定呢?過去,台灣電影每年有20部配額的限制。隨著大陸與台灣經濟協議(ECFA)正式實施五項服務業項目的早期收獲優惠,從2011年1月1日起,凡是大陸同意在台灣注冊的公司所拍攝、擁有50%以上著作權的華語片,經大陸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后,不受進口配額限制,均可在大陸發行放映。
處女作電影《八月》一夜之間聲名鵲起 昔日演員和主創零酬勞工作
導演張大磊:堅持很奢侈,必須有人犧牲付出
黑白影像、文學化敘事、小男孩主角、全“素人”表演、處女作攬6項提名並獲最佳劇情片和最佳新演員獎……經由第53屆金馬獎,大陸影片《八月》一夜之間聲名鵲起。來台北參加金馬獎的導演張大磊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回望7年創作歷程,他說,不過是想以初心拍一部“簡單的片子”,致敬父輩,也回望童年。
充滿詩意的年代素描
上世紀90年代,12歲少年曉雷結束了小升初考試迎來沒有作業的暑假,他的父母卻在找盡關系為他安排學校。當剪輯師的父親和國營制片廠的同事們下崗無事,看似平靜的生活狀態下,心卻像烈日炙烤那般燥熱。為了生活,父親離開家鄉去私人劇組做場工,家裡隻剩下了母子倆,曉雷才著實感覺到生活在起變化。立秋那天夜裡,他家的曇花悄然開放……這是《八月》的故事梗概,英文名叫“The Summer is gone”。
拍攝創作生涯的第一部長片,這位在內蒙古電影制片廠大院長大的“80后”導演很自然地將鏡頭對准最熟悉的人和事。“‘曉雷’作為旁觀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視作當年的我。影片講述的90年代就是投射到一個小男孩視角裡的模樣。”張大磊說,生活方式、人際關系都顯得相對簡單,“有對美好事物的熱愛,有從早到晚時光流逝的過程感,有父輩們接受變革的從容姿態”。
沒有沖突、對立或者批判,隻用基本的敘事與抒情,帶出全片的平穩節奏和安靜氛圍。“我想影片能打動觀眾和評審的東西,就是簡單但起碼很真誠。”張大磊說,“呈現家庭生活本來的模樣就挺好,觀眾會從每個人物的小片段感受到其中的美好、遺憾和期待。”
堅持“奢侈的堅持”
全“素人”演出陣容是《八月》的一個亮點。張大磊說,“實際上,非職業演員一旦信任導演,表現會很驚人。”
“曉雷”扮演者、10歲的孔維一就是極好的例証。這個脖子上挂著雙截棍、總是用安靜又好奇的眼神打量世界的小男孩,得到金馬獎評審青睞,榮獲最佳新演員獎。
“我和孔維一的交情是從陪他放風箏、教他玩雙截棍和紅白機開始的。”張大磊說,然后讓他試著過沒有手機和無線網絡的生活,還要每天睡午覺。很快,小男孩就“沉”進了懷舊模式。拍攝期間,他甚至會從角色人物的思維出發,與大人們探討該怎麼演。就這樣,一群“素人”演員在一位“新人”導演的調度下,拍出了“完全沒有表演痕跡”的《八月》。“這部作品,讓我更明白以后的路要怎麼走。”張大磊說。
入圍的6個獎項提名裡,最佳劇情片可能是《八月》劇組最不抱希望的一個。當評審團主席許鞍華念出這個“壓軸大獎”的名單,驚訝與喜悅同時呈現在張大磊的臉上。領獎時,他說:“能堅持一件事特別奢侈,必須有人犧牲付出。”
這句話的背后,是《八月》拍攝過程中費用捉襟見肘,演員和主創零酬勞工作﹔是資金鏈幾度斷裂,最后由退休多年的剪輯師父親自掏腰包支持他把電影拍完。
“畢竟影片的敘事性很弱,光看劇本能了解到的內容就更少,投資人想要掙錢,不看好這個劇本也屬正常。”張大磊說。幸運的是,《八月》拍完后因為出色的品質得到投資人關注,市場發行工作也有了專業人員接手進行。11月20日,《八月》在北京一家知名電影藝術中心舉辦“金馬入夢”試映活動,同時公布將成為愛奇藝影業出品的首部文藝片。(新華社記者 趙博 付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