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獎系列│范敬宜:一生一世新聞情
今天,清華大學迎來一場新聞教育的盛典——“第四屆范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暨第二屆媒體總編與新聞學院院長高層論壇”。全國各地優秀的新聞良師、良友和新聞學子們將接受屬於他們的榮譽。
范敬宜和范敬宜新聞教育獎,是人民日報等新聞單位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緣分所系。
今天,我們特意摘編《人民日報》2010年11月22日“文化”版發表的文章《范敬宜:一生一世新聞情》,這是現為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溫紅彥回憶紀念范總的文章。
報人老范
沉到基層,吶喊時代
范敬宜,字羽詵,1931年出生於江蘇蘇州,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孫。他是中國當代備受尊敬的新聞前輩,新聞界都叫他“老范”。
老范與新聞有不解之緣,在“最可愛的人”的感召下,1951年大學畢業奔赴白山黑水,進入東北日報,即后來的遼寧日報當記者。然而,命運跌宕起伏,6年后被錯劃成右派,記者生涯中斷20年。“文革”再遭厄運,被下放到遼西最貧困的農村建昌。
建昌10年,對他來說是生命中的浴火重生。他說,正是沉到社會最底層的那些年,才讓他了解了中國的國情、民情,特別是中國的農村,也才真正意識到,“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
1978年,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回到遼寧日報社,重新拿起筆。他熟悉農村,深入農村,傾聽農民的呼聲,了解農民的實情,在農家炕頭點燈披衣,揮筆寫下著名的述評《莫把開頭當過頭》,回擊了對農村改革的錯誤認識,旗幟鮮明地提出農村改革才剛剛開頭。該文在遼寧日報首發,被人民日報作為頭版頭條全文轉載,有力地推動全國農村改革的加速和深化。從此,他邁上新聞事業新境界,輾轉歷任遼寧日報社副總編輯、國家外文局局長、經濟日報社總編輯。1993年出任人民日報社總編輯,1998年離任后擔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他十分珍惜時代賜予的寶貴機遇,從重返新聞隊伍那天起,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手中的筆,即使記者寫稿的“藍筆”換成編輯改稿的“紅筆”,也沒有停止參與採寫,而且不擇題材大小,不論文字長短,樂此不疲。他說他的動機很簡單,既然改革開放的時代把“筆”還給了他,他就要不遺余力地用這支筆為時代謳歌,為時代吶喊。他常說,如果有來生,還要當記者。
新聞界大多都讀過老范的《總編輯手記》,這是他在人民日報工作時期利用午休寫下的值班手記,手記有感而發,點到為止,論述的卻多為新聞宣傳工作的共性和一般規律,成為許多編輯記者的案頭參考書。
清華范爺爺
面向主流,培養高手
在學生們心中,范敬宜不是“范院長”,也不是“范總編”,而是敬愛的“范爺爺”。
2002年,范敬宜以古稀之軀,擔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首任院長,也是當時全國新聞院系年紀最大的院長。他說要把這裡看作是新聞事業的延續,把自己一輩子的感悟、經驗和教訓,講給學生聽。他親自講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評論”“新聞與文化”等課程。每次開課,他都認真地、一字一句地撰寫講稿﹔對每一位同學的作業,他同樣一字一句批閱,直到因病離開講台。
《鄉村八記》的作者、新聞與傳播學院07級碩士、人民日報記者李強說:“范老師對我恩重如山,我無以為報,我會永遠記住他對我們說過的話,了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不要隻看到眼前的一平方公裡,要經常了解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上的喜怒哀樂。”
經濟日報記者喬申穎,曾是范院長的第一任助教,2001年到清華讀研時,已經在一家省報工作了3年。新聞是她唯一的選擇,但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讓她迷茫。她說如果在清華依然找不到對新聞事業的歸宿感,畢業后就不再當記者了。聽了范老師的新聞評論課,她清楚地感覺到這就是她來清華要找的東西,懂得了新聞工作值得期待也需要堅守。喬申穎說,范老師或許不知道,他於生活的信仰,就像光源一樣,對身邊的人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黨委書記胡和平在致范敬宜先生家屬的信中說:先生不僅是聲譽卓著的新聞工作者,也是卓有建樹的新聞教育家。
本色范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范敬宜工作過的地方,人們對他稱贊有加,而他自己卻仍是那樣溫和謙慎,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他總是對自己嚴格要求,而給別人以最大的寬容,有人向他討字畫,他幾乎有求必應,有人約他寫文作序,他也不推脫,因此一年到頭總是“文債如山”,每天都要寫寫畫畫到很晚,他不僅不煩,還說感謝人家對他“壓、逼、榨”。
在79年的人生征程中,范敬宜越陌度阡,孜孜不倦,邁上了一個又一個事業的高峰。他於幾個領域都有建樹,在報界為翹楚,在學界為名師,在文壇為大家。而他最痴情的,還是辦報,歷經磨難也割不斷這一生一世的新聞情。
編輯:戴莉莉 統籌:耿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