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歌手網上發歌成爆款 網絡平台爭相扶持音樂人

不靠電視選秀節目,原創音樂人在網上有了一片新天地。 漫畫/王鵬
近日,《中國好歌曲》將停播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電視綜藝原創音樂人選秀節目日漸蕭條,不免令人唏噓。與之相對的是,不少原創音樂人現在把目光轉向了互聯網:備受90后喜愛的謝春花、張羿凡等新秀通過網絡打榜脫穎而出,趙雷等資深原創音樂人也直接借助互聯網音樂平台進行線上推廣。
上周,網易雲音樂發布斥資2億元扶持獨立音樂人的“石頭計劃”,太合音樂集團旗下音樂人事部合音量也啟動音樂人扶持計劃“T制造”。越來越多的互聯網與移動端音樂平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與社交化優勢,對原創音樂人進行扶持,而原創音樂人也打開了一扇新的成功之門。
音樂人
靠網友賞金就能養活自己
如果不是加入了“T制造”的扶持音樂人計劃,在民謠圈小有名氣的新晉音樂人張羿凡可能還只是一位懷揣著音樂夢想的白領。如今,全職做音樂的他已經成為了以《你可以簡單地飛舞嗎》為主打歌的發片歌手。他走入觀眾視線的方式,就是通過移動互聯網端。
張羿凡曾是一個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小白領,盡管從2006年起,他就開始兼職寫歌創作,並多次在麻雀瓦舍、蝸牛的家等著名livehouse演出,但找不到發展方向的他仍不敢以此為主業。“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鄭鈞主持的線上征歌活動,我的歌被他聽到,這才一路走到現在。”張羿凡說的正是鄭鈞發起的百萬征歌活動。鄭鈞在自己創辦的音樂APP“合音量”平台上,向草根歌手征集歌曲進行打榜,並向優勝者給予現金資助。
張羿凡自己都沒想到,他的創作在榜單上脫穎而出,一下就獲得了10萬元的現金獎勵。隨后他又在樂童音樂的互聯網平台發起新專輯眾籌,在短短一天內,他就完成了眾籌計劃,新專輯也將在下月進行發售。“年少時候我就非常喜歡鄭鈞,對音樂更是有很深的情結,但當一位全職音樂人,這條路真的挺難。”張羿凡說,能走到獨立發唱片的今天,“T制造”扶持計劃在精神上和經濟上給了他很大的支持。
如果說前一陣,原創音樂人的爆紅方式是靠大牌歌星在電視綜藝上翻唱他們的歌曲,那麼現在,他們能通過互聯網音樂平台直接成為明星。95后獨立音樂人謝春花就是在網易雲音樂上起家的,她入駐網易雲音樂原創音樂人之后,不僅在線上發新歌,還時不時與粉絲互動,粉絲數躍至17萬。李志、齊一等音樂人還在網易雲音樂為原創音樂人開通的贊賞功能中實現創收,短短幾個月間,齊一獲得了來自粉絲的近萬元賞金。“對一部分獨立音樂人來說,贊賞金額可能成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作為年輕的獨立音樂人,齊一非常興奮,“這也是對我作品的認可!”
音樂平台
用大數據向聽眾精准推新歌
“現在很多網友都在抱怨‘歌荒’,找不到喜歡的歌聽,可在網上發表作品的音樂人不在少數,也不是沒有好歌,最主要的原因是,好歌曲沒有被廣泛地知曉,沒有被發現。”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介紹,正是由於音樂人與聽眾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網易雲音樂才推出了扶持獨立音樂人的“石頭計劃”:利用互聯網平台,把原創音樂人的作品推廣出去,在音樂人與聽眾之間搭建橋梁。
對於新歌、好歌的發現,互聯網音樂平台有大數據的優勢,能更准確地把握哪些歌可能成為“爆款”,並適時把它們推送出去。上個月末,民謠音樂人趙雷線上發布歌曲《成都》,新歌上線僅5個小時,網絡平台中的評論數就突破了1萬條。“根據這些前台與后台的數據,負責運營的同事判斷這首歌必火。”網易雲音樂副總裁李茵介紹,於是平台加大推廣力度,讓這首《成都》出現在APP的開機屏等多個位置,引來大量歌迷關注,這首歌也就經由二次傳播火遍了全網。
在歌曲的宣傳推廣階段,音樂平台也有自己的玩法。近期,張羿凡新專輯主打歌《你可以簡單地飛舞嗎》上線,為張羿凡負責宣傳的“T制造”團隊沒有像傳統唱片公司一樣,把他拉到小型場地做首唱會,也沒有按慣例安排訪談活動,而是在互聯網上發起“寫評論、吃火鍋”的活動。凡是在平台上為這首歌寫評論的網友,都有可能被邀請和他一起吃火鍋,和張羿凡近距離接觸,一下引發粉絲熱烈反響。
“目前華語唱片行業已經全面進入‘音樂+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分享,按照唱片行業的傳統模式打造藝人的思路已經過時,不如打掉中間隔閡,為音樂人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服務空間。”樂評人流水紀認為,這也是互聯網平台推廣音樂人的一大優勢。
專家看法
各大平台燒錢搶版權資源
“互聯網平台對音樂人的扶持,其實源於他們對歌曲版權的需求。”新音樂產業觀察創始人、樂評人陳賢江一語道破真相。在他看來,這是音樂行業“最嚴版權令”發布后所產生的變動效應。
去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責令各大音樂平台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這導致各大音樂平台的曲庫有不同程度的縮水。“版權市場的存量有限,各大平台就需要開拓新的版權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就會為原創音樂人提供大量的推廣資源。”陳賢江舉例,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投放高達2億元的資金,而蝦米音樂也可能開啟新的扶持計劃。
除了大型互聯網平台,由音樂人鄭鈞打造的APP“合音量”、汪峰打造的APP“碎樂”也加入挖掘新秀的戰場,承諾為選拔出的優秀音樂人提供后續發展資源。“以前雖然也有一些讓新人發表作品的平台,但都是小團隊在運作,他們能掌握的資源自然也比較差。”陳賢江認為,鄭鈞、汪峰等明星級音樂人的入局,也讓更多的資源向原創音樂人傾斜。
目前互聯網音樂平台扶持原創音樂人的計劃剛啟動,效果如何,大家也在觀望之中。“現階段的數字音樂還沒有很好的運營模式,平台對音樂人的扶持依舊停留在純投入的階段,隻有運營好的平台才能為音樂人提供更多的資源,未來收效如何,還要看音樂平台自身能運營到何種量級。”陳賢江說,“不過相比從前,原創音樂人的選擇越來越多了,這確實是一件好事。”(記者 韓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