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人民日報新聞研究網>>社領導論壇

盧新寧:我們這一代黨報人,都是歷史的見証人

2016年12月06日15:06 |
小字號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在第23屆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上表示,新聞報道和評論,涉及復雜的社會認知和人生感悟。“算法”流行的時代,還是離不開新聞“把關人”。

◎傳統媒體是什麼?能做什麼?

近年來融合發展已成為媒體最閃亮的關鍵詞。如果說2014年中央深改組將媒體融合確立為國家戰略是“融合元年”,那麼如今已是融合三年。站在3年的基礎上回望,我們既欣喜於融合的決心之大、步伐之快,也感慨於融合的任務之重、道路之長。在某種程度上,報業轉型仍然處於前端的探索期、艱難的爬升期。

在國內,我們聽到了一些都市類媒體黯然退場的消息﹔而美國大選之后,有人更是把川普的勝利總結為自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勝利,進而認定川普獲勝是自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加冕禮,也是傳統媒體喪失話語權、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在今天這個時代,傳統媒體到底是什麼?又能夠做什麼?是被新技術的冰山擊中、行將沉沒的泰坦尼克號,還是擺脫民粹主義的裹挾、拯救一個時代理性和價值的諾亞方舟,又或者還有更合適的定位和未來?

◎老編輯的茶缸,沉澱著歲月

1991我從大學畢業后進人民日報工作,對於老夜班編輯的茶缸印象深刻,大茶缸裡濃重的茶垢,沉澱著黨報工作者煎熬著心血辦報的無私奉獻﹔同時也提示著傳統媒體幾十年如一日波瀾不驚的生產方式。

而互聯網的發展可謂一日千裡,百度一天收到60億次搜索請求,微信公眾號平均每天增加1萬個,現有公眾號2000萬個,而目前全國報紙約2000家、雜志約1萬家。媒體人隻要不坐井觀天,都會感到外面世界的變化,也正在謀求自身的改變。然而,在互聯網海量信息、龐大流量的沖擊下,我們沒有必要懷疑自己,失去媒體人的尊嚴和自信。

◎“算法”流行,離不開“把關人”

有人說,今天是靠互聯網精准分發新聞的時代,用戶對什麼感興趣就推送什麼信息。今年谷歌AlphaGo機器人戰勝圍棋高手李世石,當時很多媒體都做了報道,這是人工智能引人入勝的華彩瞬間,也是對人類自身的一個巨大挑戰。但我依然相信,人類作為萬物的靈長、世界的主宰,李白的豪邁、蘇軾的狂放,李清照的婉約,辛棄疾的愛國情懷,杜甫的家國憂思,絕不是人工智能所能盡知的。上海學者趙鑫珊說過:科技的進步一年一個樣,但人性的進化很慢,千年難變。更何況我們所從事的新聞報道和評論,涉及最復雜的社會認知和人生感悟。我們這個時代還是離不開總編輯的角色,離不開對信息的篩選和評論,離不開新聞把關人。

◎我們這一代黨報人,都是歷史的見証人

今年3月,我給人民日報評論部策劃了一組文章,題目叫《堅守融合時代的媒體信仰》。當時我寫了一段話:“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的平台介質或許會式微,但是新聞沒有消亡,媒體還有責任,理想還有價值,職業還有擔當。我們相信不管媒體形態怎麼變,輿論格局怎麼變,原創依然是這個社會最寶貴的資源,思想依然是媒體最重要的品質,理性仍然是時代最需要的力量。”我覺得隻有認可了媒體作為優質內容提供者、作為思想生產者的不可或缺,才能進一步討論媒體所應當承擔的社會角色和歷史使命,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探討“政治家辦報”的命題。

毫無疑問,互聯網自媒體的普及,為實現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提供了技術保障。但我們也要看到,網上的信息常常真偽莫辨,人們的情緒有時也會劍走偏鋒,需要職業媒體去還原真相、疏導情緒、引導輿論,從而更好地回應網民關切,凝聚社會共識,這可能是傳統媒體,特別是黨報的優勢。

我們這一代黨報人都是歷史的見証人。在推進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面臨一些時代課題,主要是四個方面:如何做到導向、立場和效果統一﹔如何做到技術、渠道與內容的統一﹔如何做到分享、開放與保護的統一﹔如何做到存量、增量與流量的統一。

◎主流敘述,也應有話語魅力

第一是導向、立場和效果統一。我們看到,在融合發展進程中,黨報旗下的新媒體,即便去掉書名號,加上了“@”,國內外仍然視同為黨報發聲。不管是在紙媒生產中,還是在新媒體輿論場,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應該是黨報始終不渝的生命線。

但同時我們還要尊重新聞傳播規律,要創新方法手段,政治立場最終要用傳播效果來檢驗。融合發展提出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面對全媒體的受眾,我們如何根據輿論陣地的變化,完善自己的主流敘述。這種主流敘述不是說大話、空話、硬話,也不是小清新小時代小感懷﹔不是自娛自樂,也不是媚俗迎合。這種“主流敘述”,要有“為黨立言”“凝聚共識”的政治定力,也要有“感染人、吸引人、打動人”的話語魅力。

◎渠道是“霸道”,內容是“王道”

第二是技術、渠道和內容的統一。現在的微博和微信已超出了社交應用的范疇,成為一種平台級的入口。微信公眾號平台的文章每天閱讀量是30億, 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在技術大江大流紛涌的時代,媒體人很容易產生一種誘惑,有些人可能被技術和渠道壓垮了心智,有些人甚至為了刷屏干脆犧牲掉內容。我覺得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媒體短時間看起來是要依附於技術的發展,但是如果技術發展到了很成熟的階段,成為了媒體的“基礎設施”,媒體最根本的東西,即能生產有思想、有價值的內容的能力,就會顯現出來。

目前,各地黨報都有了兩微一端。比如人民日報客戶端,在不到兩年內下載量超過了1.4億,開辟了一個新媒體的戰場。這對媒體而言好像不是一件難事,但關鍵是從長遠來看,我們是否有優質的內容去聚攏用戶、黏住用戶。渠道是霸道,內容是王道,一時勝負在於力,千古興亡在於理。王道才是根本。黨報加強內容供給建設、提供主流價值的優質產能,用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這是推動融合發展的核心因素。

當然,也不是說簡單的把傳統媒體生產的內容直接放到技術平台上。媒體融合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融合,也是化學意義上的融合,還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轉基因工程。我們必須在內容上植入互聯網的思維,才能在智能屏幕的時代保有優勢。

◎團結起來,亮出版權保護旗幟

第三是分享、開放和保護的統一。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點擊、分享”成為人們閱讀新知、傳播信息的日常方式。而移動端的版權意識薄弱,有人聲稱“不做新聞生產者,隻做新聞搬運工”。那麼,傳統媒體花大力氣出產優質內容,是否依然會淪為免費的“內容奶牛”?

今年兩會后,武漢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光谷客”花了三個多月時間,推出深度報道《武鋼減員5萬人背后 一個普通鋼鐵家庭的命運沉浮》。但這篇報道迅速被瘋狂抄襲,復制粘貼轉發到PC端網站論壇和自媒體頭條號。憤怒的作者寫了一篇檄文,名為《從武鋼稿看傳媒生態——抄無可抄,新聞已死”》。我認為,職業媒體在移動端的版權保護問題比pc端更嚴峻。因此,媒體人更應團結起來,亮出版權保護的旗幟,保護原創內容的生產。

從PC互聯網時代開始,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競爭就是高度不對稱的。時至今日,主流媒體也好,報紙也好,應該有更強的底氣去進行版權保護。我們有了自己的兩微一端和新媒體平台,不至於飲鴆止渴賤賣內容產品。主流媒體和各級黨報系統可以攜手聲張原創的價值,做一些聯合和推轉,保護新聞的原創力,其實也是保護文化創造力。

◎梅長蘇后面,有一個信息機關

第四是存量、增量和流量的關系。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媒體融合站到了一個轉折點上,這個點就是從“相加”階段向“相融”階段邁進。對於各級黨報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處理報紙的存量、新媒體的增量和受眾流量之間的關系,換言之,如何推進新聞生產方式和體制機制的深度融合,從而真正佔據輿論場上的優勢和強勢?

今天說媒體融合,不只是一方面堅守紙媒生產、一方面在新媒體開疆拓土,但兩部分各干各的,“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毫不相關,而是要推動體制機制的變革,從“相加”到“相融”的突破。為了這種突破,人民日報“中央廚房”2015年2月啟動,這是“供給側改革”的一種嘗試:以重大事件為突破口,重構新聞內容生產、寫作、分發的業務模式和流程,至今已經啟動20次,總計發布新聞作品超過3000件。為推進這種“融合機制”常態化,我們計劃在中央廚房的框架下設立10—20個內容頻道,以牽頭人的形式組建“融新聞工作室”,成立了新地平線、新長征路上、麻辣財經、長三角等一系列融新聞工作室,用新流程、新機制去激活新產能、發動媒體人,為人民日報盤活存量、做大增量、匯聚流量。

媒體特別是紙媒,由於兵力有限,我們的原創內容隻能做精做深。但我們必須學會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做好數據挖掘和數據新聞。現在80%的數據在政府手裡,而黨報征集和研究政務數據,具有先天的優勢。此外,社會上“互聯網+”蓬勃發展,每天都產生了大量極具研究價值的數據,能夠體現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提示中國人的商業消費、出行習慣和生活方式,構成轉型期社會的“全息地圖”。充分挖掘后,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議程設置,可以提升輿論引導效果,也能作為決策參考。拿電視劇《琅琊榜》為例,說“得梅長蘇者得天下”,但梅長蘇背后有琅琊閣的“大數據”支撐,所以其實是得信息者、得數據者得天下,對於我們今天的媒體而言也同樣如此。

最后想引用一句話:“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對傳統媒體而言,媒體融合正是這樣一種命運與共的事業,我相信這也是激發我們攜手探索未來道路、尋求共識的基礎。

(本文由解放日報記者劉璐、徐佳晨根據盧新寧在第23屆全國省級黨報總編輯年會上的演講整理,原標題為《在全媒體輿論場構筑我們的“主流敘述”》,有刪節)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編: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