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美國悲觀主義者的現實表達及其理想訴求

——一部沒有上帝的《上帝保佑美國》

謝明博
2016年12月06日15:36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很多人認為主人公“殺人狂”的形象在現實中難以尋找到模版,於是,理所當然地把《上帝保佑美國》看作是博卡·格德斯維特招牌式的黑色幽默喜劇,是其對現實生活中無意義與荒謬的回應。正常人的確不會演變成殺人狂,所以這種理解很容易令人接受,但事實並非如此,電影為了擺脫這種荒誕性做出了大量努力。文章主要針對美國悲觀主義者的現實表達及其理想訴求進行研究。

關鍵詞:悲觀主義者﹔現實表達﹔理想訴求

《上帝保佑美國》是一部由博卡·格德斯維特執導,喬爾·默裡、塔拉·林內·巴爾、麥肯澤·布魯克·史密斯等人聯袂出演的美國犯罪電影。並不算大牌的導演,合理的演員陣容,中規中矩的劇情安排,相對血腥、暴力的場景搭配大量的慢鏡頭呈現,這些都在受眾的接受范圍內。然而戲劇性的是,美國藝術評論雜志《村之聲》卻將其列為2012年度最差電影獎第二名,僅次《雲圖》,更有趣的是,盡管無法量化考評,但中國觀影大眾對電影的整體評價明顯好過美國《村之聲》。電影通過題材選取、形象設定、劇情安排與思想沖突所呈現出的價值觀點表達與受眾接收理解間的差異性,正是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

一、對影片的現實性與悲劇性研究

首先,在人物設定上,主人公弗蘭克是一位中年男人形象。對於多數男性而言,中年是其最為春風得意的人生階段,而弗蘭克不同,他肥胖的外形、失意的事業與離異的家庭清楚地向人們傳遞這樣的信息——弗蘭克的生活極其不如意。“你知不知道,你要去哪裡?你熱愛生活給予你的一切嗎?你要去哪裡?你知道嗎?你如願以償了嗎?你的願望呢?”斯蒂芬·克拉克的呆傻形象及其生澀的唱腔弱化了其歌詞的感染力,而正是這種視覺與聽覺上有意的弱化,讓正常人疏忽了其歌詞的感染力,而其歌詞與弱勢的地位恰好可以被失意與煩躁情緒籠罩的主人公捕捉到,這個精心安排,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人物設定,准確迎合了大眾正常的邏輯判斷——失意者會對現實生活產生更多不滿,並更容易實施反社會的報復行為。

其次,電影中為了讓主人公弗蘭克由一個失意的普通中年轉變成嗜血的“殺人狂”這一過程顯得合乎常理,使其在短時間內先后經歷了被鄰居欺負干擾、同事誤解、工作被辭、女兒嫌棄、患上癌症乃至坐到地上傷心都要被人驅趕的境況,這接連不斷甚至有些拖沓劇情的災難性打擊足夠將普通人逼至走投無路的絕望境地。弗蘭克輕生思想的產生因此順理成章了。

此外,為了將佛蘭克的輕生意識轉變為奪取他人生命的死亡意識,電影中另一重要元素——電視節目的重要作用便由此體現出來。影片中適時穿插的電視節目,不單體現著美國的聒噪與無序,更引導著主人公的意識轉變。電影開始不久,有“弗蘭克在聽著1966年德州大學槍擊案制造者查爾斯-惠特曼的紀錄片旁白聲中安恬入睡”這一特殊場景,電影《上帝保佑美國》中的電視節目多數都是用來影射現實而虛構的名目,唯有這個讓弗蘭克安恬入睡的槍擊案紀錄片是美國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由此人們可以感受到,這個“弗蘭克在聽著1966年德州大學槍擊案制造者查爾斯·惠特曼的紀錄片旁白聲中安恬入睡”特殊場景在為劇情發展做鋪墊的同時,更是在隱秘地告訴人們:電影中的弗蘭克,可能就生活在現實的美國當中。

影片中,在弗蘭克開始殺人之前,人物形象與故事背景基本介紹完畢,主人公的“殺人之旅”由此開始。影片運用了大量的寫實手法來呈現主人公的殺人過程及之后的心理活動,包括各種血腥場面的精心布置與勒人過程中的逼真表演,以及適當的慢鏡頭及人物細節呈現等。此外,在弗蘭克第一次實施殺人行動中,影片內有這樣一段呈現:弗蘭克把想要殺害的嬌慣女孩克洛伊困在車內后,把准備好的紗布塞進油箱,背景音樂適時地響起,當他點燃紗布並從容點上一支煙准備離開時,卻轉頭發現塞進油箱的紗布被風吹掉,背景音樂也適時地消失,進而出現的是弗蘭克手忙腳亂想撿起紗布無果后,槍擊車內的女孩並慌張逃跑的鏡頭。這個場景的確有著喜劇色彩,但更多的是在向觀眾展示影片故事的現實性與合理性。

盡管多數人在觀影過程中可能並不以現實的眼光去看,還容易受到影片中某些滑稽的人物表演與情景設定而忍俊不禁,但通過客觀冷靜地分析,不難發現,《上帝保佑美國》向人們呈現出的就是一部現實主義悲劇。

二、影片內人物語言行為沖突與影片外受眾思想意識沖突的根源性剖析

在弗蘭克與他人的矛盾沖突激化之前,影片塑造出的弗蘭克,是一個面對鄰居失禮行為仍然能夠克制自己怒火、對待工作勤懇認真、對女兒盡心盡責、對女同事體貼友好的人,總體而言,影片呈現出來的弗蘭克是一個具有傳統美好道德的中年男人。他用他傳統的道德觀來規范自己的行為,以求達到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但是,他發現他付出的與他所得到回報不一致:他盡量克制他對無理鄰居的怒火,卻得到鄰居更加肆無忌憚地欺辱﹔他盡心盡責地想做一個好父親,想帶女兒去動物園等,但收獲的卻是女兒的厭嫌。此外,他發現他傳達的信息與別人感知到的信息也不一致:他向背靠背的同事闡述他的價值觀念,結果卻得到同事對他言語的誤解與惡意曲解﹔他只是單純地向前台女孩表達友好之意,向其送花也是出於緩解其低落情緒的目的,但卻因此被女孩誤解為騷擾,並因此丟掉工作。最后,他還從醫生那兒領來了癌症通知。

影片中,他是少有的堅持傳統道德觀念的人之一,而更多的人崇尚摻雜了自私與享樂主義的美國自由主義。他之所以收到令他失望的回應,不是因為他付出得不夠、表達得不好,而是因為他付出與表達的方式與內容與別人格格不入。別人的規則和他的規則不一致。所以,他想要別人像他對待別人一樣過對待自己的意願便無法得到滿足,因此,他認為他和這個美國社會的多數人產生了矛盾和沖突。

在解決他與別人價值觀矛盾的問題上,原本可以有三種選擇。第一,他融入大眾,和別人一樣﹔第二,他教育大眾,讓別人和他一樣﹔第三,死亡,他自己的死亡或者別人的死亡,都可以解決他和別人的矛盾。由於劇情設定他身患絕症,時間有限,所以讓他融入大眾或者教育大眾這兩個選擇都失去了意義,他隻能選擇死亡,因為個人身患絕症,他起初想要選擇個人的死亡,但外部電視節目與之后少女伙伴克洛西的出現,讓他最終選擇了他人的死亡,其實,這也是他自我保護意識的覺醒。不斷地失望讓他明白互助互利地“烏托邦”構想難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意識沖突還是用別人的消亡來解決最簡潔有效。由此可見,影片內人物語言行為沖突的根源在於他們的價值道德觀沖突,而這價值觀沖突來源於人的自我維護意識,而敵對勢力的消亡正是自我維護的有效手段。影片的劇情發展的內驅動力正是人的自我維護意識,而死亡就是這種動力外在的形式體現。

影片外,受眾與受眾間的思想意識沖突,和影片內主人公弗蘭克與別人的沖突一樣,是彼此間表達方式與內容的不同而引起的沖突。在此,值得分析的是受眾個體心理上的矛盾與沖突。這部影片相比於美國英雄主義電影不同的是,它很難讓人界定主人公行為的是非功過,它沒有給主人公完美的人物形象與偉大的個人成就,所以多數觀眾不會對主人公弗蘭克有較大認同感,但在主觀情感上,又不會對其過於苛責,於是,大家就更願意當其是一部荒誕的不需要認真解構的黑色幽默喜劇。其實不然。受眾的這種模棱兩可的矛盾心理,從電影本身尋找原因,可以直觀地發現,主人公的道德觀還是很為大眾所贊同,由於影片緊湊而夸張的呈現,受眾也很容易能察覺到影片中被殺人物身上聒噪、自私等令人生厭的劣跡,從這方面來講,受眾對主人公弗蘭克有一定的情感支持。而與此同時,受眾又能發現死者雖有過錯,但罪不至死,弗蘭克的屠戮行為明顯過激,而且,弗蘭克本身也並不具備完美的道德。於是,電影本身提供給觀眾的直觀體驗就很容易令觀眾產生心理矛盾。此外,想要了解人內心矛盾產生的原因,還需要對人本身進行解讀。馬爾庫塞在《愛欲與文明》中對人的愛欲與死欲進行了深刻剖析。影片中大量的血腥畫面很容易激發出觀眾的死欲力量,而人的愛欲力量又會讓人對死者產生憐憫,當觀眾將自身分別代入影片中的殺人者弗蘭克與被殺者時,很容易產生兩種不同的本能反應,而這種矛盾,也就成了人本能的體現。

三、《上帝保佑美國》中透露出的哲學思考與觀點表達

當人們拋棄年齡、性別與外貌等條件,簡單地思考影片為人們提供的這樣一個假想:一個具有傳統道德觀念的人屠戮崇尚自我、享樂、無序的自由主義者。

具有傳統道德觀念的人,屠戮別人,肆意剝奪他人生命,就說明這人已經喪失了傳統道德觀,而自由主義者也因此被毀滅。這是兩種意識形態捆綁在一起的共同毀滅。影片中,弗蘭克多次描述他的文明的理想國,與此同時,更多的人在享受這個時代各媒體的愚弄。從社會角度看,無論互相尊重、友好的傳統道德觀,還是享樂、無序的自由主義,都是人類為構建理想世界而進行的思想嘗試,更准確地說,是不同時代的人共同的烏托邦訴求。而從個人層面上看,自我、享樂、崇尚自由與克己、友好是人不同境況下不同的價值取向,克己、友好是欲望滿足后的無聊表現,而自我、享樂則是人痛苦地追求欲望滿足的過程。類似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觀點: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與無聊間搖擺。電影為叔本華的這句名言添加了下一句:擺脫痛苦與無聊的方法,就是死亡。

影片最后,主人公弗蘭克與少女克洛西都倒在了血泊中,影片所代表的美國悲觀主義者終究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訴求,隻能以死亡這一無意義的悲劇性行為來解決自認為無法解決的問題。電影沒有給弗蘭克融入大眾的機會,也不賦予弗蘭克教育大眾的能力,只是蠻橫給了他“死亡”這個工具。而在中國傳承了數千年儒家思想則截然不同,孔子認為是人可教育的,認為隻要積極探求,可以達到中庸的平衡,儒家闡述並追求中庸之道,追求的正是這無聊與痛苦之間的平衡,雖然結果尚未可知,但至少自孔子辦學傳道以來,人們都還為自己留著除死亡外的另兩個選擇。

參考文獻:

[1] 周如菁.我的“美國”絕不需要由你來當“上帝”——評美國電影《上帝保佑美國》[J].青年文學家,2013(13).

[2] 張曄.黑色幽默中綻放的美國自由主義[J].電影文學, 2015(9):154-156.

[3] 張珊珊.逐漸流失的文明[J].華章,2012(31).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