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華語影壇武俠片跌入谷底 江湖已杳遠武俠亦凋零

2016年12月07日07:42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江湖已杳遠,武俠亦凋零

  上映5天總票房才6200萬元,豆瓣網上評分僅5.6分,爾冬升新版《三少爺的劍》在武俠迷的翹首期待中上映,本以為能讓影迷一飽眼福,沒想到票房、口碑均遭慘敗。誰還記得上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武俠片是什麼時候公映的?近兩年來,拍武俠片的導演越來越少,上映的也都是辜負觀眾的爛片。曾經在華語影壇裡獨樹一幟的武俠片,如今正以無可奈何的姿態迅速凋零,那些仗劍天涯的江湖兒女,也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定律

  武俠新作逃不開爛片宿命

  “現在哪還有人看武俠小說啊,都喜歡看網絡小說,看著帶勁。”同事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讓武俠迷“北岸花園”感受到了深深孤獨。不論是武俠小說、武俠電視劇還是武俠片,走下坡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他作為一個武俠迷不願說出的痛。

  “看以前的武俠片、武俠劇,感覺還是經典。但現在的各種豪華新片呢?看完了,隻會讓人覺得插曲還不錯,把歌下載下來,也就這樣了。”“北岸花園”經歷的“武俠荒”,也是每一個武俠迷正在經歷的。

  從2014年到現在,國內較受關注的幾部武俠大片,基本擺脫不了爛片的宿命。2014年黃曉明、范冰冰主演的《白發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尷尬做作的感情戲讓觀眾頻頻笑場﹔今年2月上映的《臥虎藏龍:青冥寶劍》,除了片名和李安那部一樣,剩下的全是老套無趣的情節,演員甚至全程英語對白,隻靠后期配音﹔《三少爺的劍》中,劍神謝曉峰毫無魅力可言,全程掙扎在狗血“三角戀”裡……從豆瓣評分上看,這些武俠大片全都不及格。

  從影片數量上看,武俠片也失去了投資人和導演的青睞,逐漸淪為少有人拍的冷門類型。據時光網統計,從2014年至2016年,標簽為“武俠”的電影一共隻有8部,其中5部的票房都少於1000萬元,票房最好的《臥虎藏龍:青冥寶劍》,最終也隻有2.56億元。再看電影局今年11月中旬公示的全國電影劇本備案立項通知,在即將投拍的74部故事片中,武俠片隻有一部《刺局》。這意味著,以后觀眾能看到的武俠片越來越少。

  悲哀

  如今導演拍武俠愛炒剩飯

  興起於上世紀20年代上海的武俠片,曾經是最能代表中國氣質的類型片,在華語影壇大放異彩。《火燒紅蓮寺》是武俠片的開山之作,后又有香港邵氏武俠將戲曲融入電影。此后《少林寺》《新龍門客棧》等新派武俠片各領風騷。到了2000年,李安的《臥虎藏龍》直接將中國武俠送上國際舞台,贏得全世界一片叫好。當大家都以為中國武俠片的時代再度來臨,之后張藝謀的《英雄》也開啟了中國大片模式,但引發一批蒼白、空洞的跟風之作,《十面埋伏》《無極》《夜宴》……每一部都口碑掃地,也逐漸消耗了武俠片的人氣。

  武俠片的沒落,也與武俠小說的后繼無人密不可分。如今武俠迷最為津津樂道的作品,仍是金庸、古龍、溫瑞安這些武俠大師幾十年前的創作。大師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卻沒有足夠分量的新人能夠繼承衣缽。

  90后、00后也少有痴迷於江湖兒女的武俠粉。“北岸花園”觀察到,公交車上看電子書的乘客,看的大多是穿越、修仙類小說。查閱起點中文網上的點擊量排行,閱讀量前20名多為言情、玄幻等類型,早已沒有武俠小說的蹤跡。

  時代在變,觀眾對武俠片這一類型也有新的要求,然而,拍武俠片的那批人,卻仍在炒剩飯。武俠故事多發生在古代,與觀眾的距離感本身很遠,要想引起觀眾共鳴,就必須切合時代脈搏,加入更多現實關懷的內容。然而,近兩年拍武俠大片的多為香港導演,他們很難把握到內地社會情緒和大眾心理,停留在懷舊的套路裡。在影評人邊浪看來,“《三少爺的劍》本來可以去挖掘中年男人的心理危機,但影片卻在玩‘三角戀’的情感套路,觀眾自然不買賬。”

  出路

  融合其他類型打造新武俠

  每一種電影類型都有沒落的時候,就像好萊塢的西部片一樣,武俠片在商業上同樣夕陽遲暮。但這並不意味著,武俠片就沒有了出路。將武俠作為一種元素與其他類型相結合,或者走出套路化表達,對已經陳舊的武俠片來一個顛覆,仍然是中國電影人可以探索的路子。

  電影產業研究專家蔣勇指出,單純的武俠片是一種比較單調的類型,如果再拍,也很難出彩。但武俠永遠是一種很獨特的中國元素,如果把它與其他類型相結合,會更容易讓觀眾接受。他舉例,“《西游·降魔篇》裡也有武俠元素,但又有玄幻、愛情等元素,這樣內容更豐富。還有徐克的‘狄仁杰系列’電影,把懸疑、動作、歷史結合在一起,注重特效、3D技術,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在武俠片中觀照現實,讓大俠接地氣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江湖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在這一點上,《繡春刀》和《一代宗師》就做得比較好。《繡春刀》走寫實路線,講的是底層錦衣衛在大時代的悲劇命運,片中的主角們也拿工資,也為生計發愁,還卷入政治斗爭,被觀眾戲謔地稱作《基層錦衣衛生活實錄》。《一代宗師》講的不是古代大俠的故事,展示了民國最后的武林紛爭,其中的愛恨情仇、人生百態,能讓觀眾領悟到現實生活中的哲理,因而耐人尋味。在業內人士看來,類似新型武俠片仍然值得開拓。(袁雲兒)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