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論梁衡新聞寫作的致勝“三招”

姜婷婷
2016年12月07日08:42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報》山西記者站記者。當時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教育事業亮點不多,並不是《光明日報》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這九年間卻碩果累累,他發出的稿件往往能佔據頭條等重要地位,還獲得不少獎項,成為令人耳熟能詳的新時期中國新聞名篇范文,使得新聞這種“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這得益於他新聞寫作的致勝“三招”:主動記錄歷史,為無名者立名和以文學入新聞。

關鍵詞:梁衡﹔新聞寫作﹔文學與新聞

1978年到1987年,梁衡任《光明日報》山西記者站記者。當時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科學教育事業亮點不多,並不是《光明日報》的主要供稿基地,但是梁衡在山西的這九年間卻碩果累累,他發出的稿件往往能佔據頭條等重要地位,還獲得不少獎項,成為令人耳熟能詳的新時期中國新聞名篇范文,使得新聞這種“易碎品”也能有一定的“持久度”。之所以能在不出大新聞的地方發現好新聞,除了得益於梁衡本人作為一名優秀記者的深厚功力之外,他對於新聞的透徹理解與精准把握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一、主動記錄歷史

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所謂時勢造英雄,很多記者都是因為報道了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而被人們所廣泛了解。威廉·拉塞爾因報道了1853~1856年的克裡米亞戰爭而長期被認為是第一個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因西班牙內戰中的一幅照片《共和軍士兵之死》而名滿天下,朱啟平因報道了日本的投降簽字儀式的《落日》而被人們所知曉。但是梁衡所在的山西遠離政治中心、遠離經濟中心,地理位置決定了他不太可能搶到重大事件的獨家新聞並因此揚名天下。他的新聞作品能夠獲得那麼多榮譽,得益於他選擇新聞題材的時候,自覺地以社會觀察員的敏銳觸角,發現時代新變化,有意識地記錄歷史。

1978到1987這九年,正是文革過后百廢俱興的九年。中國社會的變革與發展這一宏大歷史的脈動,會在每一個哪怕不太起眼的人物及其活動中得到體現。所謂“一葉落知天下秋”,記者最重要的是能在“天下秋”之前找到這落下的第一片葉子,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葉子。梁衡善於把握大勢,抓住生活中細屑變動的人和事,以此反映時代的變化,表現歷史的脈動。

1980年5月14日,《光明日報》一版發表消息《解進保自薦任林科所負責人,取得顯著成績》,這篇短消息充分體現了梁衡敏銳的時代感知力。文章描述的事情很簡單,導語可說明一切:“山西省交城縣林業局技術員解進保毛遂自薦,在艱苦的條件下辦起了一個林科所,用合同制的辦法擇優用人,並實行一套有效的獎懲制度,一年來已經取得顯著的成績。”現在來看,這樣的新聞可能並不是多麼出彩,但是這篇稿子獲得了首屆全國林業好新聞獎,並被列為140篇獲獎作品的第一篇。《全國林業好新聞獲獎作品選》收錄此文的評價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科技界不少有識之士都意識到科研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至於如何改法,一時又說不出個究竟。這篇消息的好處,就在於它較早地提出了這個帶有方向性的問題。”結合歷史條件可知,該文的亮點有二:一是在全國林業科技界,最早報道了“自薦、承包”這件新事物。二是昭示知識分子的春天到來了。解進保是1962年參加工作的農業專科學校畢業生,也屬於“文革”中被壓在最底層的知識分子,但是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他站了出來,成為時代的浪尖上的人物。他的成功是一個信號,是給所有的知識分子的信號,改革開始了,人才又都有了用武之地。

梁衡的兩篇后續報道也很能說明問題。首篇報道見報后不久,《光明日報》記者部收到“告狀”信,狀告記者梁衡吃了研究所的一餐5元的招待飯,就塑造了解進保這樣一個假典型,梁衡隨即前往交城縣調查情況。解進保的成功導致了他被迫害、毆打,梁衡在了解到事實以后寫了一份內參《交城縣應迅速處理毆打科研人員的事件》,而這份內參稿也在1980年7月23日的《光明日報》二版公開見報。解進保是一個小人物,而這個小人物的命運反映出的正是國家在大變革中的情況縮影,十年浩劫過去,百廢俱興,有人才敢於站出來帶頭改革,也有人在背后搗亂,但是搗亂的人是無法阻止改革的步伐的。該系列的第三篇報道為《交城棗樹研究所貼錢向棗農傳授新技術》,發表於1986年9月22日《光明日報》二版,則通過對這家林科所的跟蹤報道,傳達出改革勢在必行、改革會越來越好這樣的時代信息。

由這一系列報道,梁衡在《和你筆下的人物同命運》一文總結道:“我常想,記者的命運是什麼?就是時代的命運。歷史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許多一般化的時日、歲月和人物早被雨打風吹去,唯有那些歷史轉折時期的事情及做出這些事情的人才會留存下來作為歷史發展的座標。新聞的任務就是記錄這些座標。一個記者如果發現並報道了這些人和事,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也就在歷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二、為無名者立名

梁衡的成名作是人物通訊《一個農民養豬專家的故事》,刊登於《光明日報》1980年11月14日的二版,這篇人物通訊寫的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是卻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文章見報后半年的時間內,文中的養豬專家岳安林共收到了3000多封讀者來信。梁衡筆下的人物多是農村鄉間地頭的普通人,梁衡在獨白《為隱者立傳,給無名者傳名》中寫道:“倒不是他們多麼偉大,但他們為國為民甘願吃苦這種精神實在是人類的一份重要的財富。他們根本不想出名,但人們卻應該記住他們。這正是我們當記者的責任。”

《熱炕》一文描述的是一個在一盤土炕上教書二十五年的鄉村女教師。這篇文章的題記中梁衡寫道:“她們(教師)實在太偉大了,卻又太平凡。事情平凡得讓人無從下筆,可品格又是高尚得叫人心顫。我每採訪一次,心裡就經歷一次這樣的矛盾和痛苦。”《沒有新聞的角落》一書共收錄了三篇關於鄉村女教師的故事,她們的故事很平凡,但是平凡中又蘊含著感動。

像這樣新聞性不強的故事,很難寫出彩,但是梁衡因著自己內心作為一名記者的責任感,他也要為這些平凡的人傳名。他們中有擅於從報刊、雜志上獲取信息致富的農民,有農民中的滅鼠能手,有不願意當官的工程師,也有甘願扎根山區的林業工程師,這些人物在平時都是不太起眼的小人物,但是梁衡發現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他們也因此被世人所知。

而梁衡之所以能在類似報道中成功,據他自己訴說是有三個原因,首先是他本是農民的兒子,對於農村生活相當熟悉,對於故事中的主人公也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農民們迫切需要知道的信息是什麼,前文所說岳安林收到的3000多封讀者來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詢問豬飼料的配方以及養豬的經驗﹔其次是他在十年動亂中看到的榮辱浮沉,他本人也在大學畢業后被發配到一個內蒙古小縣當農民,這些經歷都讓他更加地懂得了社會,懂得了人心﹔最后才是他在寫作上的技巧,深厚的古文基礎讓他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地駕馭文字,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飽滿。

三、以文學入新聞

梁衡認為新聞是“易碎品”,因為新聞中傳遞的信息時過境遷以后就失去了它在當時的意義,但是如果能在新聞的寫作中加入一點文學手法,那麼一段時間以后,人們也許會“為了看文學而還記得這些新聞”。他筆下人物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新聞性不強,因此隻能從文學性上來補足。比如他在寫農民滅鼠能手趙生成這個人物的時候,選擇了“口技誘鼠”“現場擒鼠”“鼠洞辨偽”三個場景描寫,通過文學中的形象來展示出新聞所需的“現場感”,一個農民捕鼠能手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現在讀者的面前,同時也沒有違背新聞真實性的原則。用梁衡自己的話說就是“借文學來傳播新聞,保存新聞。隨著時間的推移,稿件中的新聞性會逐漸揮發掉,而藝術性卻會保存下來。”

作者除了是記者之外,還是散文家,新聞為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生活中的素材,而他在文學上的造詣又讓他成為新聞大家。許多享有世界聲譽的偉大文學家,如狄更斯、馬克·吐溫、海明威都曾經當過記者,而我國文壇巨匠魯迅、郭沫若、矛盾也都曾辦過報,當記者時的經歷和閱歷可以為有志於文學的人打下基礎,而文學也能夠反哺新聞,讓寫出的新聞更具有可讀性、持久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文學手法都適合新聞使用,新聞向文學借鑒的總原則性是不能影響新聞真實性。白描是最適合新聞借鑒的文學手法,在真實性的總原則下,白描能讓文章在強調細節的情況下不失朴素平實﹔其次,新聞還應當向文學借鑒錘字煉句的功夫,盡量簡短而准確地描述新聞中的內容﹔最后新聞可以借鑒修辭方法,使得新聞的可讀性更強,也更容易被讀者所接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學和新聞還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在吸收借鑒的同時要保証我們借鑒的文學的手法應當是更加有利於新聞的形式,但是新聞本質上還是新聞。這點從梁衡總結出的新聞和文學的12點不同就能看到,有關研究已經較多,在此不再贅述。

不管是主動地記錄歷史,為無名者傳名,還是借鑒文學手法寫新聞,梁衡所做的,都是讓新聞這樣“易碎品”能夠有一點持久度,這可能也是每一名新聞人的夢想。最后用梁衡的一段話作結:“報紙是時代的記錄簿,是將來的歷史。”

參考文獻:

[1] 梁衡.沒有新聞的角落[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2] 鴻暉.記者——作家[J].新聞大學,1982(2).

[3] 梁衡.新聞原理的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