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6年·第11期

淺析廣播電視直播中主持人話語權的有效運用

丁友锏,楊正鶴
2016年12月07日08:5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 要:隨著直播節目的日趨常態化,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話語權得到了更大范圍的運用,但其運用情況喜憂參半、不容樂觀,從央視到地方台主持人播報屢次出現低級錯誤,直播主持人的話語權備受關注,更值得研究和改進,以便於提高節目質量和媒體公信力。

關鍵詞:播音員﹔主持人﹔直播﹔話語權

從1980年7月12日中央電視台專題部開播欄目《觀察與思考》,正式打出“主持人”字幕,標志我國節目主持人的誕生,同時開始初步運用“無稿播音”,意味著主持人開始擁有“話語權”。“話語權”即言論的權利,本文指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通過輿論媒介向受眾傳播與欄目相關的信息和情感。我國傳媒業起步晚於歐美國家,但步伐並不緩慢,尤其從1997年以來我國廣播電視行業步入直播時代的軌道,更多的節目和欄目涉及到話語權的運用,但也暴露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一、我國廣播電視主持人話語權現狀

1.語無倫次,不知所雲

2007年央視主播海霞形容災民收到救災物資時說:“他們的心情像過年一樣”,邱啟明連線嘉賓時說:“中國人有多少錢都要存起來”。這兩句話一出遭到網友炮轟,被指責深深傷害了人民,輿論壓力之下二位主播紛紛道歉,請求受眾原諒。筆者認為兩位主播並未有傷害觀眾的初衷,由於長期從事文字稿件播音,形成見字出聲的機械習慣,面對突如其來的即興點評時表現出“嘴在前,腦在后”,反映出思維的相對滯后和難以把握好話題切入點,大腦表層深處處於倦怠狀態,呈現被動語言樣態,不知“說什麼”、“怎麼說”。直播中言語和措辭頗有考究,稍不留神就會出現詞不達意甚至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2.失去控制,難以把控

2003年2月25日深夜,湖南人民廣播電台經濟頻道主持人羅剛直播《心靈之約》,互動環節導播示意下一位聽眾自稱是日本人,想探討人際交往的話題。羅剛同意並“保証”在三分鐘內不打斷對方。此后,該聽眾在七分半鐘裡對中華民族的大肆攻擊,“支那豬”等侮辱之詞屢次出現。

播出事故發生后,羅剛被開除,對該台經濟頻道總監和主管副總監給予免職處分,對該台主管副台長給予警告處分。對該經濟頻道給予黃牌警告並罰款一萬元。羅剛一味兌現“承諾”殊不知情況特殊,這樣處理對於節目甚至國家宣傳平台是種強有力的損壞和詆毀。主持人未能把控好孰輕孰重,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和后果,面對話筒不理解其含義和分量。主持人的主權即是掌控好話語權,涵蓋說話契機、場合以及著眼點、力度和涉及面,這也是主持人尤其是在直播中,進行採訪時為何不鬆開話筒的根本原因所在。

3.情緒激動,忘乎所以

湖南某頻道的兩位男主持人在節目錄制中幾度因話題而爭吵,不斷上升到人身攻擊,導致節目被迫中斷,暴露出嚴重缺乏節目意識和大局意識,兩位主持人給現場嘉賓和觀眾留下非常惡劣、難以挽回的形象,以自我為中心的主持人自然不會受到受眾的愛戴和擁護。不以大局為重,背離欄目初衷、違背觀眾意願,隻能將自私、蠻不講理和耍橫聯系起來,時間久了受眾隻能唾之棄之,使其失去話筒和舞台。

二、我國電視主持人話語權掌握不好的原因

1.科班出身居多,培養模式滯后

目前全國已有三百多所高校開設播音主持專業,在校專業課學習集中在普通話語音、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廣播播音、電視主持等課程上,強調語言技巧,卻忽略內涵建設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校期間缺乏節目責任感和大局意識為題的講座,畢業到崗后知識面過於狹窄,掌握話語權時不知所雲,說不到點子上,不能給受眾正確引導和宣傳,隻作見字出聲的機器,忽視發暖聲、說人話、道真情,這不得不說是教育體制所造成,培養方式的單一,隻學技巧類課程,很少涉人文社會學學科的融會貫通。

2.專業招聘局限,主播缺乏經驗

招聘體制的不夠健全。多數傳媒業在招聘時限制專業,將其他專業優秀人才拒之門外。倘若如此,撒貝寧、張羽、張泉靈等名嘴今生也與電視無緣,那將會損失不少優秀主持人和精品欄目。國外傳媒業恰好相反,全球唯有我國開辦播音主持專業。國外尤其是西歐國家的主持人高等教育階段學習均為人文社科類專業,且須有十年以上的記者生涯,而國內不乏本科畢業就坐上主播台,其實未必是好事,缺乏豐富閱歷的主持人難以做到一針見血的精彩點評,把持話語權時難以做到“三貼近”,所以新聞評論時不能吸引受眾,過於平庸化和表層化。

3.缺乏職業教育,加強后續學習

倪萍曾說:“主持人是語言的專家,知識的雜家!”,青年主持人的后續學習充電就顯得尤為重要,儲備知識、轉換觀念、為適應時代媒體的新發展、新要求,新目標,要具備“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信念,唯有如此才能將節目做得受眾“入耳”“入心”,自己做得得心應手。

4.隊伍良莠不齊,情緒隨意傳達

當今主持人隊伍中學歷普遍達到本科,但文化儲備不足,知識構架不夠完善,心態不佳,不時伴有自負感,直播時說出有損搭檔的話,甚至進行隱私揭露,自我炒作和隨意詆毀他人,誤以為節目中可以“任我說”,缺乏道德底線。某主持人上班途中搭車被拒后把情緒帶到節目中,反復強調“今天壞心情”“很煩”之類的話語,作為缺乏職業操守的表現,難免影響受眾收視心理和收視情緒,更影響該欄目在受眾中的定位和認知。

三、廣播電視主持人話語權解決方式

1.招聘全面考核、仔細篩選

打破招聘科班局限,考核內容不僅限於專業技能,增加新聞業務、職業道德、心理測試的考察,涉及觀念意識、節目意識和大局意識。就像央視一樣按大類招聘,將具有思想深度、廣度的非科班人士吸納到報名考核中,熟知的白岩鬆、張悅、倪萍、李思思等人均不是科班畢業,但在不同節目類型中獨樹一幟,創立品牌欄目,毋庸置疑是成功的典范!招聘絕不流於形式,不膚淺地把上鏡好看、漂亮、帥氣、普通話標准作為重要甚至唯一的因素去考慮,現在傳媒業嚴重缺乏的是像白岩鬆這樣思想深邃、觀察力敏銳、反應機智、知識構建全面而系統的新聞評論員和主持人。

2.不定期培訓學習、加強監管

各傳媒單位要不定期的舉行業務培訓,邀請資深員工進行節目監聽,把當天節目中出現的問題、分寸火候掌握不好和導向性缺失記錄下來,定期集體參評、議評和分析,同時也可邀請高校該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節目監聽,幫助年輕主持人更好地駕馭話筒前的有聲語言表達,創作出更加優秀的廣播電視節目!培訓的側重點放在話語權的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導向。牢記話語權是黨和政府所給予,神聖而權威,任何個人不能肆意使用,更不能將過多負能量的信息進行傳播,嚴厲杜絕導向性的偏差。

3.適當放手話語權,精彩絕倫呈現

2008年5月抗震救災的報道鋪天蓋地,緊急情況來不及寫稿,更多的話語權下放給直播主持人,正是如此誕生了一段段精彩絕倫的話語典范,當播放抗震救災視頻畫面時,央視主持人趙普即興說:“為什麼我們總是被這樣的畫面,被這樣的聲音所感動,為什麼我們總是看著看著就會眼含熱淚,因為我們愛得深沉!”這段即興話語哽咽多次,熱淚盈眶、泣不成聲,這次即興點評卻勝過無數的“有稿播音”,堪稱精彩絕倫的評述,感染了億萬觀眾並讓觀眾所熟知和熱愛。

同時期四川衛視的主播寧遠,穿著藏青色上衣出境,淚流滿臉面的講述一個真實故事,由於頭天節目中貿然打斷被掩埋60多小時的地震災民陳堅的連線,導致這段連線視頻成為陳堅的遺言,妻子每次想念丈夫時隻能去網吧看看這一段被打斷的視頻。作為參與者的寧遠在節目中向陳堅的家人淚流滿面的賠禮道歉,幾度哽咽、痛哭流涕的場景讓億萬觀眾動容。為此寧遠被網友譽為“最美女主播”,同年榮獲主持人的最高獎——“金話筒獎”!筆者認為倘若沒有大膽下放話語權,受眾的心靈不會如此震撼,就未能領略到話語權所帶來的精彩魅力!對於擁有豐富主持經驗的主播,台領導可以考慮適當放手話語權,促使節目更好看,錘煉直播更多精彩看點,但是“何時放權”和放權在“哪裡”卻值得商榷和考究。

4.結合現場情景,張弛鬆緊有度

我們熟知直播節目中往往存在不可掌控的因素,因此節目時間難免會出現空檔,這就需要主持人填充主持詞。說什麼、怎麼說,這就要看主持人的把握和掌控。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弄巧成拙,甚至釀成大錯,但是如果掌握得妙,往往能化險為夷,鑄就經典。

(1)掌握時機,看准下手。在某年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中,何炅在訪談郭達,回憶到當年生活的艱辛和飢寒交迫,甚至還去偷雞時,嘉賓郭達已經淚光閃閃,何炅意識到和節目的定位不太吻合且急需打斷,恰逢有觀眾上台送花,何炅調侃道:“人家正在偷雞呢,你就上來送花了。”一句話全場都樂了,也回歸到輕鬆快樂的主題上。打斷略顯不太禮貌但又必須打斷,這就需要把握准好時機,從容截流、另辟新徑。該段成為主持人理論學習的典范,數次在高校教學和講座中被點贊!

(2)借景抒情,順勢而下。在1998年麗江抗震救災直播節目中,倪萍懷中抱著一個地震中出生的嬰兒,由於地震而誕生,取名震生,倪萍說:“震生,來給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一下我們”這時候孩子“啊”了一聲,倪萍接著說,“咱們震生啊,要好好的長大,長大以后好好的報答關心我們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這時候孩子像是聽懂了一樣,又“啊”了一聲,在場的觀眾無不動容和熱淚盈眶。

巧妙把握時機,真情流露、順勢而下、水到渠成,這裡需要“真看”“真聽”“真想”同時要有極佳的心理素質相匹配。這段即興話語寫進了多位專家、教授的著作中,屢次在象牙塔裡被傳頌!

廣播電視直播中主持人的“話語權”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隻要細心觀察、注重積累、錘煉技能,運用時附上機智、敏銳與平和之心,一定能夠化險為夷,畫龍點睛,不必懼怕,即興發揮﹔隻要勤學、苦練、多實踐,務必能錦上添花,將有聲語言的魅力發揚光大,做到美不勝收、留有韻味。

參考文獻:

[1] 陸錫初.節目主持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

[2] 劉廣亮.新聞節目的公信力及其主持人的話語權問題探析[J].新聞知識,2012(9).

[3] 宋秋怡.電視節目主持人話語權的掌控分析[J].新聞傳播,2014(2).

[4] 陶皆良.主持人話語權怎麼體現[J].視聽界,2010(3). 

(責編:石思嘉(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