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新聞評論教學改革探索
摘 要: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生產和傳播的機制,也使得新聞評論出現了新的變化:評論平台向移動端轉移,評論主體呈現多元化傾向,評論語言表達形式創新化。這種變化給高校新聞評論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教師應該順應變革,在了解當代學生群體特點的基礎上,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期培養出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全媒體評論人才。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新聞評論﹔教學改革
新聞評論作為輿論引導、思想交流的工具,被視作媒體的靈魂,是媒體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移動互聯網改變信息生產和傳播機制的同時,也豐富了新聞評論的形式和內涵,給高校評論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新聞評論的特點
1.評論平台的多樣化。“新聞評論最早起源於報刊,歷經廣播電視,進而發展到互聯網。[1]”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評論開始向移動端轉移,形成了報紙、廣播、電視、網站、移動互聯網多平台的格局。
評論平台的移動化首先體現在媒體新聞客戶端中。目前,傳統媒體、門戶網站紛紛推出了手機新聞客戶端,在這些新聞客戶端中,媒體都設置了評論欄目,如《人民日報》客戶端就將評論欄目放在僅次於熱點新聞的第二位置。除了新聞客戶端,微信公眾號也成為評論的最新入口。不少媒體評論部都開通了新聞評論類公眾號,例如《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日報評論”、《北京青年報》旗下的“團結湖參考”、鳳凰網的“鳳凰評論”等。
手機客戶端評論頻道、評論類微信公眾號的出現,擴大了新聞評論的入口。對評論教學而言,一方面豐富了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的資源,另一方也相應地要求教師能夠及時增補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探究移動平台評論的傳播規律,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
2.評論主體的多元化。除了多平台的評論格局,移動互聯網時代,新聞評論的主體也呈現多元化特征。不僅媒體可以發布官方評論,普通網民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參與到評論中來。
在媒體新聞客戶端的評論欄目中,評論的主體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代表媒體立場的官方社論,二是記者、編輯評論,三是專家評論,四是以網民為主體的網友來論和留言區即時跟帖評論。而在另一移動端的微信公眾平台上,除了媒體新聞評論類公眾號外,也出現了大批評論員、自媒體人的個人評論公眾號。例如,《中國青年報》評論員曹林開通的公眾號“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就以優質的原創評論和新聞課、輿情課的說課欄目吸引了大批粉絲。
評論主體的多元化,對評論教學而言,要讓學生關注到不同主體下新聞評論的區別。而類似於新聞課的公眾號則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了較好的平台。
3.話語表達形式的創新化。無論是手機客戶端的評論欄目,還是評論類微信公眾號,都可以推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信息,也支持利用超鏈接技術拓展評論空間,這就打破了傳統媒體對評論文本的限制,使評論不再是單一的文字傳播,而是具備了豐富的話語表達形式,能夠進行整合式創新。如騰訊網“今日話題”就以整合式編輯的方式創新了評論形態﹔《人民日報》客戶端中的評論欄目,在文字基礎上增加了音頻,簡單的創新使得評論具備可讀與可聽兩重特性。
對於評論教學而言,除了訓練學生的文字技能,也應該訓練學生的整合式編輯能力,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多媒體特性進行評論創新,優化評論的閱讀效果。
二、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群體的變化
1.碎片化的閱讀模式。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生產與傳播的機制,也改變了高校學生的認知和學習方式。學生越來越習慣從微信、手機客戶端獲取信息,但在快速、即時、高效接收信息的同時,也造成了閱讀的碎片化。
從筆者評論教學的具體實踐來看,學生就體現出了較強的碎片化閱讀習慣,他們常常利用課堂走神時、課間休息時登錄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接收來自移動端的信息,但對信息的閱讀往往是跳躍的、有選擇性的,對其記憶也是短時化的,常常隻記得住新聞標題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新聞。
對評論教學而言,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這種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去關注一些和評論教學相關的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同時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碎片時間閱讀的新聞來設置議題,進行相關評論訓練。
2.網絡端的表達習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普通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一定意義上擴大了言論的空間。新聞評論,“進入了‘公民寫作’和不同觀點辯駁的時代” [2]。對當代大學生而言,通過移動端能夠接觸到大量信息,因而他們的思想非常活躍,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他們更加願意在網絡平台,特別是社交媒體上進行表達,在實際的課堂討論中卻常常沉默。而同時,學生在社交媒體中的表達常常是碎片化的、隻言片語式的,有著獨特的觀點卻無法形成完整的邏輯。
以筆者所帶的評論班級為例,筆者的學生喜歡通過朋友圈、微博轉發信息並附帶評論,也常常會在微信公眾號的推文、筆者朋友圈的轉發文章下面進行留言。比如2016年7月筆者在朋友圈轉發了公眾號“團結湖參考”關於“天涯副總編金波猝死”的評論《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累死?》,許多學生就在底下留言。但在課堂上,他們常常不願意單獨發表意見。這種現象,一是由於互聯網身份的平等與自由,使他們更傾向於網絡端表達,而傳統課堂學生則認為自己是處於“被教導”的地位﹔二是出於社交安全的考量,他們更願意在匿名或在一群人中發表意見,而不願意單獨說話。因而,對評論教學而言,教師應該注意到這種現象,有技巧地引導,與學生開展有效溝通。
3.學習過程中的互聯網依存症。媒介技術的發展,擴大信息獲取渠道、觀點表達渠道的同時,也擴大了知識獲取渠道,給大學生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產生了不少隱患,許多大學生不願意費力去記憶專業知識,閱讀專業書籍,進行獨立思考,而常常利用網絡特別是搜索引擎完成作業,產生了學習中的互聯網依存症。事實上,網絡上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無法幫助學生構建起專業學習的完整邏輯。而對評論學習而言,最重要的是觀點的表達,學生需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對新聞形成自己鮮明、深刻的判斷,並將這種判斷表達出來。這種能力的培養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學生多讀書、多觀察、多思索、多寫作,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注意。
三、移動互聯網背景下評論教學改革的思路
1.課程目標的調整。以往評論課程的教學,往往局限在傳統評論,通過案例分析、寫作訓練讓學生了解“社論”“評論員文章”“編者按”“短評”“廣播電視評論”等的文體特征,掌握這些評論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新聞業務能力,較少涉及網絡評論,基本不涉及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出現的微博、微信、朋友圈評論等新型評論樣式的教學。對學生的訓練,更側重於文字技能的培養,把“新聞評論”變成“評論寫作課”,忽視了移動媒體環境下學生綜合編輯能力的培養。學生學完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評論課程,僅僅熟悉了傳統媒體的寫作套路而不了解新媒體評論。但事實上,對學生而言,畢業后可能會進入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也可能會進入企業網站、公眾平台從事新媒體編輯。
因而,在新聞評論課程目標的設計上,教師應該樹立全媒體意識,通過課程的講授與訓練,使學生了解移動互聯網時代評論的表現特點和表達方式,掌握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整合式編輯技能,培養能夠適應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全媒體平台的新聞評論人才。
2.教材內容的增補。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是“根據課程目標、課程標准(教學大綱)的要求,系統地闡述一門課程內容的教學材料,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3]”目前國內評論教材有很多,有偏重理論的,也有偏重實踐的,但都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評論課程教材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馬少華編著的《新聞評論教程》(第二版),這本教材以案例貫穿評論知識,並在每章后面都有相應的練習題,實踐性較強,比較適合應用型本科高校。但第二版出版時間為2012年,距今已有四年,教材內容還是以傳統評論為主,網絡評論隻有一個章節,沒有最新的網絡評論專題、微博言論、微信評論等教學內容。因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調整了課程內容,減少了傳統評論的教學課時,增補了“網站評論頻道編輯”“網絡評論專題制作”“微博言論呈現形態與編輯技巧”“微信評論公眾號編輯”等內容,以專題形式講授,與業界現實接軌,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教學方法的改進。評論寫作會佔據大量時間,因此教師通常將寫作訓練放到課堂之外,以作業形式布置。在傳統評論課堂之中,還是遵循“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這樣的“滿堂灌”形式,使學生會認為自己處於“被教學”的地位,主體意識不高,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事實上,“如同電視現場需要觀眾的積極參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僅是教的角色,學生也不僅僅是學的角色。[4]”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計形式豐富的活動,增加評論課程的實踐性和趣味性。以筆者教學為例,除“小組討論”“五分鐘熱點講評”常規活動外,筆者還安排了富有特色的“做中講”活動。“做中講”改變了傳統評論寫作訓練在課堂之外的模式,通常在前一天給學生布置評論話題,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標題、論點提煉、寫作思路梳理或微博評論等簡單的訓練內容,再講授具體內容,講授完成后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再次修改作業,形成“做中學”“學中做”的一體化模式。
除了富有特色的教學活動,筆者還改進了案例教學法,案例的選擇不局限於傳統評論,而是在新媒體中挖掘多樣化的案例。案例的講解也不是單向的“教師講+學生聽”,而是建立教師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通過提問、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實現思想的碰撞。
在課堂之外,筆者利用新媒體建立了評論精品課程網站、學生微信社群,突破了單一課堂的時空局限,構建起全方位的互聯網學習平台。課程網站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彌補了課堂知識的不足,實現了資源共享,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微信社群的建立,則有助於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在社群中適時地發起話題討論、進行觀點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激發評論興趣。通過多重教學方法改革,筆者較好地提升了評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丹婧.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新聞評論創新發展研究——以《南方都市報》評論版與騰訊《今日話題》為比較對象[D].暨南大學,2015.
[2] 馬少華.眺望更開闊的評論教學范式[J].國際新聞界,2004(6).
[3] 周川.簡明高等教育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 郭之文.如何讓高校評論教學教出新意[J].傳媒觀察, 2012(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