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秀恩愛:秀秀更恩愛 還是秀秀分得快
對單身的人們來說,歲末年初最是難熬。朋友圈即將迎來一輪又一輪的粉紅轟炸: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聖誕節、12月31日跨年夜、2017年1月1日新年,這都是情侶們秀恩愛的重要時間節點。然后是除夕、春節、情人節、白色情人節,不留一絲喘息余地。當然,之后也還有兒童節花式秀恩愛、七夕濃情秀恩愛、中秋月圓秀恩愛,“雙11”“雙12”再看人家晒兩波禮物,啊,又到平安夜,備受傷害的一年過去了。
“有情人”們也未必輕鬆。禮物要准備,節目要安排,大餐必不可少,偶爾還要在朋友圈裡有所表示。不然,很可能就要頭痛地看女友發帖吐槽“男朋友不把我公布在朋友圈”被推送上熱點,下面一群“有故事的女同學”建言獻策:無非三種情況——嫌你長得丑、假裝單身狗、隨時想分手。總之就是不愛!然而如果發了朋友圈,就會迎來鋪天蓋地的群嘲:直抒愛意當然是秀恩愛,貼情侶照也是秀恩愛,發家常小物隻要成雙成對的都是秀恩愛,就連窩家裡做頓飯晒出來都是“秀恩愛並對單身造成一萬點傷害”。真是生活中不缺少秀恩愛,更不缺少一雙雙發現秀恩愛的眼睛。
秀恩愛,學名“公共場所親熱”,英文縮寫PDA(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原本是指在公共場合進行牽手、擁抱、親吻等身體上的親密接觸,現在擴大到了情侶在社交媒體乃至網絡空間的一切親密展示。特別是朋友圈平台,既可以視作私人記錄生活的領地,又可以視作公共互動交流的空間,半公半私,性質特殊,更是秀恩愛的重災區。人們對於朋友圈秀恩愛這一現象感情矛盾:一方面,社會調查顯示,秀恩愛高票入選“朋友圈十大惹人厭行為”,很多人都會暗念那道魔咒:“秀恩愛,分得快”﹔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的另一半從不在朋友圈秀恩愛,甚至連有伴的狀態也從未透露,又不免心生狐疑,猜疑對方愛的誠意。
關於朋友圈秀恩愛究竟是越秀越恩愛還是越秀分得越快,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的研究人員給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比如,支持“越秀越恩愛”觀點的人認為:朋友圈貼圖等秀恩愛方式有助於情侶一致認同“我們”的概念,強化戀愛中的美好時光,提升關系質量,從而擁有更高的關系滿意度、親密度和忠誠度﹔而認同“秀恩愛,分得快”觀點的人則認為:秀恩愛滿足的是虛榮心,也可能是自卑、自戀、空虛、缺乏安全感的體現,沉溺於秀恩愛會回避親密關系中的真實問題,同時會給另一方造成壓力,還容易招致第三者覬覦。
其實,秀恩愛只是恩愛的一個產物。“秀”本身並不能決定一對情侶“更恩愛”還是“分得快”,核心因素還是處於一段親密關系中的兩個人的切身感受、溝通狀況,以及雙方為積極維護關系付出的努力。比如,女人介意“男友從不把我公布在朋友圈”,並不是要把男友的朋友圈變成自己的寫真集,而是對這段關系缺乏安全感。做男友的如果只是反復解釋“做人低調不願秀恩愛”“朋友圈人際關系復雜不想給無關人等看”,顯然解決不了問題﹔耍小聰明、發朋友圈隻給女友一人看,更是火上澆油。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在現實生活中大方把女友引見給自己的社交圈,在日常交往中真心相對、坦誠相待,讓她充分感受到愛的誠意,疑慮自然會打消。再比如,那些明星情侶“秀恩愛、分得快”的“血的教訓”,也從不是因秀生嫌、關系破裂的佐証,當然是恩愛先沒了,所謂的秀才會成為公眾眼中的一場笑話。
所以,與其說“秀恩愛、分得快”,不如說秀恩愛者最大的擔心是萬一分手,會分得不Quiet。曾為人所知的感情,一旦破裂,勢必要面對善意的嘆息或惡意的嘲諷。那一刻的真情表露、柔情蜜意,也都淪為不堪的回憶、回首的惘然。就算是沒有分手、共度白頭,等歲月沖去浮華,揭開生活柔情脈脈的面紗,炙熱的情感經瑣碎的日常和紛繁的矛盾不斷打磨,總會慢慢淡漠下來。於是當爭論今天誰洗碗時,當埋怨“這孩子這點不好隨誰”時,當爭吵“要你媽還是要我”時,再翻看過往留下的這些“有你足矣”“感謝命運”的肉麻情話,那時的懊惱和追悔才無異啪啪自打耳光。
但也有可能,你看到了自己曾經真心實意留下的感慨,會想起曾經恩愛的時光,會想起彼此年輕的模樣,會想起對方曾經給過的溫存和愛意,會想起自己不顧“秀恩愛死得快”的群嘲也要留下甜蜜瞬間、越秀越恩愛的勇氣。然后柔和了怒不可遏的目光,咽下了沖到嘴邊的惡語,再把這“過不下去”的日子過下去,也未可知。
唉。所以啊,對於戀愛中的人兒來說,討論秀恩愛究竟是越秀越恩愛還是越秀分得越快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就算秀得高調分得再快,那也比時時刻刻惦著念著、隻擔心自己的愛情分得不Quiet強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